譚綺霞
對于小學三年級學生而言,英語是他們新接觸的第二語言。因此打好他們的語音語調基礎,增強他們的語感,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嘗試設計創新型的英語課外作業,可以讓學生體驗自主學習的快樂。對此,我做了以下探索:
一、小學英語語音教學的內容及特征
小學英語語音教學的內容可以分為三個方面:語音、節奏、語調。語音的教學內容主要是輔音和元音的區分;節奏的教學重點是重音的解決;語調方面,需要學生掌握正確的朗讀與交流的技巧。
語音是語言學習的基礎與關鍵,就如高樓大廈的根基一樣重要。在小學英語語音教學中,我們會采取集中與分散的方式進行講授。我們會集中講解發音的原理,如:在學習字母的時候,讓學生明白輔音字母的發音有清濁之分,簡單的辨別方式是手摸喉嚨,感受顫動與否,發音時顫動的就是濁輔音,不顫動的就是清輔音。通過這一舉措,使學生加深對英語語音的認識。而分散教學,則是在英語的學習過程中不斷地滲透,如,通過自然拼讀法,讓學生根據所學發音規律自學新詞。
傳統的語音作業普遍存在這樣一些問題:側重于書面作業,而忽視了語音作業的布置與檢查;布置的形式較為單一,機械性作業較多,缺乏趣味性;缺乏個性化,沒有顧及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要;語音作業反饋途徑有局限。
二、小學英語有效課外語音作業的設計與實踐
根據多元化原則、總量適宜原則、循序漸進原則及合作學習原則等,我在作業布置方面采取了以下實踐——
1 .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布置作業
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不管是心理、生理還是智力發展都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在作業的布置上,我們也要兼顧學生的個性差異。例如:我們可以把學生按實際分成不同層次,然后再合理安排學習的任務。除了難度以外,在作業量及完成時間的要求上也要進行適當的調整。讓每個學生都能夠通過自身的努力爭取進步,慢慢建立起學習的自信心。
2 .閱讀類作業
小學英語課外作業的布置應該考慮到學生以后的長遠發展。要擺脫教材的束縛,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真實的環境中尋找一切可以學習英語的機會。例如:讓學生記錄一天當中看到或學到的英語知識,可以是單詞,可以是句子,甚至是一些有趣的標志。此外,閱讀也是提升學生英語能力的重要方式。我們可以挑選一些適合學生的小文章讓他們閱讀。上課時,教師可以針對這些文章的內容進行隨機提問,以檢測學生學習的情況。我相信,隨著閱讀量的不斷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一定會得到明顯的提升。
3 .表演類作業
小學生天生愛熱鬧,喜歡表演。根據這一特點,我們不妨布置如下作業:讓學生根據每單元的核心話題內容進行表演,以話題聯系生活,同學之間互相合作,去編、導、演相關的情境。表演類作業不僅會幫助學生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而且在表演的過程中,學生的通力合作、相互協調會增進他們之間的友情。
4 .演唱類作業
粵教版《開心學英語》的每一課,都會有與本單元內容相協調的英語歌曲或者是chant。這些歌曲內容獨特,旋律優美,節奏明快活潑,從而深受學生們的喜愛。據此,在英語課外作業的布置上,我們可以把本節課的重點句型巧妙融合在學生熟悉的歌曲中。在不斷的演唱中,學生會深化對重點句型的理解與運用,在愉悅的氣氛中潛移默化地鞏固所學的英語知識。
5 .給予適當的評價和激勵
為了對語音作業做出準確的評價,我們設計了聽、讀、錄作業等級評價表,并附上詳細的評分說明。學生若在一周中得到3顆“star”(英語之星),則給予一定的獎勵。
每次都讓家長根據自己孩子錄音的主動性、內容、時間來填寫評價表。通過持續的填表了解,讓家長明白錄音作業的重要性,也促進了家校攜手教育的良好氛圍。與此同時,教師可以根據錄音作業完成的情況進行相應的獎勵。比如,得到一顆星就可以獎勵一張“free card”,免做一次抄寫作業;連續得到3顆星的,老師會向全班家長發一條表揚短信。
教師應嘗試設計創新型的英語課外作業,將英語知識的獲得和多種能力的訓練完美結合,讓學生在輕松、自由、自主的學習環境下,真正體驗學習帶來的無窮樂趣。
責任編輯 晁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