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榮

“足球大課堂”是指在同一節課中,同一年級或同一水平的二至四個自然班合并在一起上課,可根據課堂學習需要進行綜合分組的一種以足球練習為基本手段的課堂教學形式。以番禺區某小學為例,抽取該小學二年級90人、四年級86人、六年級86人作為研究對象,并選取對應年級的班級作為實驗對照班,其中二年級86人、四年級88人、六年級80人,以檢驗實施“足球大課堂”的教學效果。
一、實驗測試指標
實驗測試指標包括學生體質水平與足球運動技能的測試:
二年級:足球運動技能(5米定點射門、帶球轉身、帶球繞桿、顛球),體能測試(50米跑、坐位體前屈、一分鐘跳繩、肺活量)。
四年級:足球運動技能(6米定點射門、帶球轉身、繞桿繞桿、顛球),體能測試(50米跑、坐位體前屈、一分鐘跳繩、肺活量、一分鐘仰臥起坐)。
六年級:足球運動技能(8米定點射門、帶球轉身、繞桿繞桿、顛球),體能測試(50米跑、坐位體前屈、一分鐘跳繩、肺活量、一分鐘仰臥起坐、50米×8折返跑)。
二、實驗測試方法
定點射門:計算練習者在5次足球射門中,擊中目標的次數。目標為180cm×120cm球門,水平一標準為距離球門5米,水平二為距離球門6米,水平三為距離球門8米。
帶球轉身:計算練習者在30秒之內在指定區域內帶球來回轉身的有效次數。區域大小為2米×2米正方形平整地面,練習者每次轉身需經過正方形的邊線一次。
帶球繞桿:計算練習者帶球繞標一個來回的用時。標準為起終點5米距離繞間隔相同的4支桿,出現漏桿情況需重測。
控球:計算練習者在30秒內完成有效顛球的次數。顛一次需讓球落地一次,并且需要用到腳的不同部位來控球。
體能測試辦法參照全國中小學生體質健康測試辦法執行。
三、實驗結果與分析
1 .足球大課堂對小學不同水平學生體質水平的效果分析
通過對小學不同水平的學生進行為期一個學期的足球大課堂教學實驗,從結果(見表1)來看,對照班與實驗班的教學對提升小學不同年級學生的體質水平均有效果,足球大課堂對于提高四、六年級學生心肺功能、速度、靈敏、協調、耐力等身體素質效果比對照班的效果更明顯。
2 .足球大課堂對小學不同水平學生足球運動技能的提升效果分析
從結果(見表2)可以看出,二、四、六年級的對照班在非足球專業體育教師的課堂指導下,部分技術性簡單的技能有提升,但技術性較大的技能卻沒有得到較好的提升。而由專業足球教練員主教的實驗班,他們所有技能均得到了很好的提升,而且兩班對比可以發現,各個水平的實驗班教學效果要比對照班效果好。
四、結論與建議
足球大課堂對提高小學生足球運動技能水平有顯著效果,并有效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在足球專業教師不足的情況下,應加大對非足球專業體育教師的培養,每年開展相關專項培訓活動,加大培訓覆蓋面,提升體育教師隊伍的足球專業知識與足球教育教學技能。此外,建議學校聘請專業足球教練員進入課堂,實現足球教學專業化,進而推動校園足球的發展。
責任編輯 韋英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