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娜
【摘 要】在“互聯網+”發展思維的引領下,電視新聞編輯制作中信息手段與網絡技術的強強聯合與創新應用更加廣泛,因而帶來電視新聞編輯產業的轉型與升級。只有在合理利用新媒介基礎上積極創新編輯制作方法,才能提升編輯制作的吸引力。
【關鍵詞】“互聯網+”? ?電視新聞? ?編輯? ?調整
網絡時代信息海量,傳播迅速,“互聯網+”思維也更趨成熟,影響更為深遠。在“互聯網+”的大環境下,電視新聞編輯制作必須順應潮流,推陳出新,升級改革。基于新媒體互聯網等新興技術,充分發揮微信、微博等新興媒介宣導優勢,進一步明確電視新聞編輯制作的目標導向及傳播形態等,以獲得理想的新聞傳播效果與收視率。
一、“互聯網+”環境下電視新聞編輯制作調整
1.調整制作目標。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傳統媒體在網絡媒體的沖擊下,信息的雙向流通更為明顯,電視新聞傳播呈現出明顯的空間化與數字化特征。用戶的需求擴大,關注用戶需求、提升用戶滿意度是電視新聞編輯制作的一大主導方向,也成為其“互聯網+”環境下目標優化的著眼點,因此,通過制作目標的優化,呈現更符合用戶觀看習慣、滿足其個性化需求的新聞節目具有現實必要性。
2.調整制作方向。“互聯網+”環境下的電視新聞編輯制作必須關注產業創新與跨界融合,這是基于媒介融合的大趨勢所作出的必然轉變,以互聯網與新聞報道的深度融合,創造全新的新聞生態系統與全新的信息傳播體系,帶動電視新聞編輯制作方向的轉變。
3.調整制作方式。“互聯網+”環境要求電視新聞編輯制作中必須關注傳播方式的創新轉變,以信息通信平臺和技術的合理應用,帶動互聯網與電視新聞制作的融合,打造全新的電視新聞觀看體驗,而不是簡單地將互聯網與電視新聞疊加。“互聯網+”環境下,新聞傳播形式更為多元,在編輯制作時要注意到傳播形式的轉變。多渠道傳播,以網絡為載體進行新聞影響力的提升,增加電視新聞生產力與創新力,以多樣化的傳播提升電視新聞節目的最終效果。
4.調整制作流程。“互聯網+”環境下,電視新聞編輯制作方法的創新也必須落腳于制作流程的優化。基于獨立傳播設計的工作理念,關注編輯制作方法的創新優化,實現其與各個行業的連接。以有效的連接獲得用戶對新聞的反饋意見,了解用戶的觀賞體驗,指導電視新聞編輯制作流程和方式的優化。同時以用戶反饋作為電視新聞編輯制作效果的評價指標和輿論考核點,督促電視新聞制作水平的穩步提升。
二、“互聯網+”電視新聞編輯制作方法的創新
1.直播模式的有效依托。“互聯網+”時代的直播備受關注,為電視新聞編輯制作方法的創新提供了借鑒。通過對直播模式的合理應用,帶動編輯制作方法的創新。新聞編輯制作中引入直播活動,有助于增強編輯制作的連續性。如健身、美食等娛樂性較強的節目,通過直播,讓電視新聞觀眾了解各地的美食習俗、學習健身知識,讓新聞編輯制作輸出表達更靈活。
2.互聯網形式下的互動。“互聯網+”帶來了信息雙向傳輸,其開放性的網絡特征也使得網絡互動更為頻繁與深入,電視新聞編輯制作方法的創新,也應著眼于互聯網帶來的良好條件,增強出品方與受眾之間的互動。
3.合理利用微信等新興媒介。“互聯網+”環境下,微信、微博以及短視頻應用廣泛且成熟,這些新興媒介為電視新聞編輯制作方法的創新提供了載體支持。電視新聞編輯制作方法的創新應充分利用微信等新興媒介模式,發揮其宣傳互動優勢,提升電視新聞節目的吸引力。在利用微信等媒介時,可以嘗試將二維碼掃描融入節目互動中,使新聞觀眾的社會互動更為熱烈。借助微信等媒介進行新聞制作,也可以獲得收視率數據的分析結果,制作人員及時了解新聞報道的側重點和觀眾觀賞傾向,提高報道的針對性,培養觀眾的忠誠度。
4.海量的新聞信息量。“互聯網+”時代信息海量傳播迅速,新聞信息量的增強具有現實必要性與可行性。在增加信息量過程中,應以互聯網本身強大的信息量為前提,關注受眾的個性化傾向,于新聞編輯內容中增加更多的新聞元素,使得新聞內容更多元化。同時將傳統電視新聞媒體與創新的新聞制作技術有效融合,既帶來理想的收視率,也獲得良好的社會效應。
5.編輯角度的合理切換。編輯角度的合理切換對電視新聞編輯效果有著直接性影響,“互聯網+”的時代環境也為編輯角度的合理切換提供了便利,堅持“以質取勝”的編輯原則,在一些熱點話題探討編輯時應盡量保證選題角度的新穎化,鼓勵編輯制作另辟蹊徑,這要求編輯制作人員嘗試將視角“沉下去”,多關注底層與基層。在點滴生活小事中尋找新聞價值點,小事的新聞報道積累與重大新聞事件的深度報道并不矛盾,在電視新聞編輯制作中,編輯角度的切換追求的是以小見大、見微知著。
三、電視新聞編輯制作方法創新保障
“互聯網+”環境下,電視新聞編輯制作方法的創新需要高效創新的管理模式作支持,需要專業優化的人才隊伍作保障,加強對媒體各類資源的管理。互聯網上信息紛雜,新聞媒體工作者要及時篩選有效信息,精準傳播,而新聞媒體平臺也應著眼于經營模式的改善,強化觀眾互動,多傾聽觀眾的想法,以有效的信息反饋指導媒體平臺的改善與創新。同時要加快人才隊伍優化建設,電視新聞編輯制作者要保持職業道德感,具備專業的編輯處理能力,以高度的工作熱忱和責任心去推動電視新聞編輯制作方法的創新落地。
四、結語
綜合來說,“互聯網+”時代發展潮流不可逆,而電視新聞編輯制作要想取得更理想的輸出效果,就必須著眼于制作方法的創新與改革,積極探索創新的路徑。關注觀眾需求,增強與觀眾的互動,在技術的創新支持下,獲得電視新聞編輯制作理想的輸出效果。
(作者單位:遼寧廣播電視臺)
【參考文獻】
[1]劉奇明.“互聯網+”環境下電視新聞編輯制作方法創新思考[J].中國傳媒科技,2019(10):101-103.
[2]楊志芳.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編輯的互聯網思維探討[J].電視指南,2017(24):139.
[3]韓京霞.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能力初探[J].電視指南,2017(17):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