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強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在這個大背景下,農業農村經濟生活發展迎來了重大戰略機遇。一條條蜿蜒平坦的新公路節節延伸;一個個獨具特色的新村莊星羅棋布;一處處花紅柳綠的新生態美景賞心悅目……
行走在新時代的山野鄉村,“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的景象隨處可見。
鄉村振興離不開鄉村教育的快速發展,而鄉村教育的快速發展離不開鄉村教師的無私奉獻。對于廣大鄉村而言,鄉村教師不僅承載著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塑造文明鄉風的重要職能,更承擔著為鄉村建設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的歷史使命。為此,一代代鄉村教師用一生芳華,堅守在寂寞的大山,傳道于貧瘠的丘陵,誨人于拓荒的鄉野……他們是照亮鄉村暗夜的明燈,貢獻著實現鄉村振興的文化力量,他們為小鄉村帶來大希望!
巨鹿縣堤村鄉賈莊校區薄莊小學薄貴平老師,45年堅守在鄉村教育教學第一線。他用滿腔熱情和淵博學識助力鄉村教師快速成長;他用畢生心血和辛勤汗水澆灌鄉村少年的人生希望;他用崇高信念和一生堅守譜寫著振興鄉村教育的炫彩華章。
臨城縣崗西學區趙家崇小學高永起老師,用師者仁心潤澤著自己高潔的信仰,永遠做一個默默無聞的教育守望者,守望著鄉村教育陣地,守望著鄉村那些對知識如饑似渴的孩子,守望著自己一生的教育夢想。
南和縣閆里學區段村學校白芬芳老師,一如她的名字,在鄉村教育的廣闊田野上,以“新教育實驗”為土壤,以“愛生如子”為陽光,以“螢火蟲故事會”為雨露,春風化雨,換來滿園桃李芬芳。
平鄉縣油召鄉李元寨小學白恒云老師,用慈母之愛滋潤著每一個鄉村少年,以園丁之責哺育著每一棵鄉間幼苗。她堅守在寂寞的鄉村,行走在崎嶇的鄉間小路,訴說著對鄉村教育無限的熱愛。
在邢臺廣袤的土地上,有26295名鄉村教師,活躍在千村百鄉。他們離開繁華的城鎮,堅守在閉塞的山鄉;他們憑著高尚的師德和淵博的學識,播撒著智慧的光芒;他們為了改善鄉村貧困兒童的生活,慷慨解囊;他們青燈孤影鉆研教材盡自己最大的力量,點亮鄉村少年成長的希望……他們“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是鄉村教育無限的榮光,為鄉村振興貢獻著自己無盡的力量。
我們看到一個個鄉村少年在他們的教育引領下,走出了鄉村,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才智;一個個有志之士在他們的精神感召下,來到了鄉村,為助力鄉村振興砥礪奮進。
“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為了扶持鄉村教育,促進鄉村振興,近年來我市先后印發了《邢臺市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實施辦法》《邢臺市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建設規劃(2016-2020)》等一系列文件,在有效拓展鄉村教師補充渠道、關于職稱(職務)評聘向鄉村教師傾斜、提高鄉村教師生活待遇、加強鄉村教師和校長交流等方面出臺了相應的支持政策。我市鄉村教師短缺、職業吸引力不強、補充渠道不暢、優質資源配置不足、結構不盡合理、整體素質不高等問題得到了顯著改善。
關愛鄉村教師,鄉村教師才能更加奮發有為;支持鄉村教育,鄉村教育才能愈加煥發生機。未來,我們將繼續下力氣、用實招,積極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用優厚待遇保障鄉村教師安居樂業,用優質教育為鄉村振興增添動力。我們要讓鄉村教師看得見希望,要讓鄉村少年看得見希望,要讓鄉村振興充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