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香玉
把一切平凡的事做好即不平凡,把一切簡單的事做好即不簡單。無論是赴學生“陪考”之約的宿管阿姨裘益君,還是被孩子喚作“甘媽”的生活老師甘知華,都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校園“后勤人”。她們在不起眼的崗位上做著力所能及的事,用自己樸素的愛溫暖著她們在學校里的“孩子”。她們沒有高深的學問,也顧不上打扮自己,卻擁有感染人心的人格魅力。她們用質樸的言行,潛移默化地“教育”著學生,打動著學生的心靈,引領著學生的成長。
這樣的校園“后勤人”還有很多,如:南京信息工程宿管員吳光華,她在畢業典禮上的發言讓不少學生哭濕了眼眶,不到800字的講話,被學生的掌聲打斷11次,還有學生拉出“吳阿姨,我們愛您”的橫幅;華中科技大學自動化學院宿管員金林君,以一封《山高水長,我心永遠》的告別信,刷爆了學子的朋友圈;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宿管徐媽媽”,在退休之日,她所管的寢室樓800多名同學集體“請愿”將她留下;疫情期間,溫州少藝校的老師和孩子們惦念身在疫情重災區的老胡,并把濃濃的牽掛寫成了一首歌——《湖北的那個門衛大叔》,感動了無數網友……
以心育人,情暖校園。教育,絕不僅僅是對書本知識的答疑解惑,還蘊含著做人做事的智慧。校園里的“后勤人”,努力踐行著生活育人的獨特使命,為遠在他鄉求學的孩子守候著“第二個家”,給他們帶去家的溫暖。天冷了,她們提醒學生添加衣物;學生病了,她們煎藥煮粥,安慰照顧;學生的衣服掉扣斷線,她們拿出手中線幫忙修補;考研的學生要在圖書館學習到深夜,她們就坐等學生歸來;在畢業季找工作遇到困難時,她們來為學生“解心寬”……她們以自己特有的方式關愛和影響著學生,“教”給他們什么是愛與責任、如何與他人相處,這樣的“課”,無疑是溫馨而深刻的。
以身育人,榜樣示范。除了用心用愛,她們還以身作則,帶領學生一起“筑夢”前行。只有小學文化程度,長年在高校做宿舍管理工作的湯杏芳常年堅持寫作,6年寫了6部小說,共計200萬字,不僅被浙江省網絡作家協會吸收為會員,還受杭州電子科大邀請,當上了學校寫作公開課老師;浙江農林大學“章學青名師工作室”的主持人就是學校后勤的宿管阿姨章學青,她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主動學習、不斷提升,讓“簡單”的工作更加充實、出彩。她們秉持“言傳身教”的信條,用自己努力的樣子帶動學生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
向善而行,成人達己。自古,做人最重要的是善良,好人自有好報。被稱為“三嫂”的香港大學學生宿舍管理員袁蘇妹,沒有上過大學,一生只會寫十來個漢字,沒做過什么驚天動地的偉業,只是44年如一日地為學生做飯、掃地。就是這樣一位平凡的老太太,在2009年被授予了香港大學榮譽院士的頭銜;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江蘇淮安淮陰工學院宿管阿姨戴娟帶領所在團隊幫助一萬多名學生曬被子,感動了很多人,戴娟被學校破例轉正,并享受事業編制待遇;還有不少學校將“宿管阿姨”改名為“生活指導老師”,這不僅是稱謂上的變化,更賦予了“宿管阿姨”豐富的德育內涵……她們用美好和善良贏得了學生的尊重和喜愛,還意外收獲了學校的認可與嘉獎,感受到了“選擇后勤,青春無悔”的美好。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強調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全過程育人。不止宿管阿姨,無數的“后勤人”正默默釋放著自己的能量,散發著有力的光芒。校園生活的正常運轉,離不開“后勤人”的實干付出;學生的安全健康與幸福成長,更離不開“后勤人”的用心守望。在生活中育人,以服務育人,期待更多心中有愛的“后勤人”,在平凡的崗位上發揮其獨特的育人功能,走出一條特色育人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