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蘭

體育學科有其獨特的學科特性,具有廣泛的育人價值與空間。它涉及育人的各個領域,是實現學生全面發展不可缺少的學科之一。體育大課間活動是學校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設計好合理、科學、充滿美感的學校體育大課間活動,對豐富體育課程的內涵、延伸體育課程的空間、拓展體育課程的教育價值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體育大課間活動”自20世紀90年代興起,現已在全國全面普及。同傳統課外體育活動相比,體育大課間活動的時間相對較長,內容更為豐富,形式也更多樣。針對場地小、學生多、練習內容單一、學生興趣缺乏等問題,上海市嘉定區安亭小學(以下簡稱“安亭小學”)將繩梯引入大課間體育活動中,設計豐富多樣的活動內容與活動形式,從而滿足學生身心發展要求,豐富學生的校園體育文化生活,也有助于培養學生助人為樂、團結協作等良好品質。
體育大課間活動的設計與開展須遵循以下原則。一是堅持教育性、科學性、趣味性原則。大課間活動要堅持育人的宗旨,遵循教育規律和中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寓學于樂,寓練于樂。二是堅持全面性原則。大課間活動應與日常教育教學工作有機結合,與新課標理念相結合,與學生綜合素質培養有機結合,盡量滿足各年齡段學生體能發展的要求,促進學生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和審美素質的全面提高。三是堅持安全第一原則。教師在大課間活動的組織與實施過程中,要加強安全教育,制定出安全措施、應急措施和防范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四是堅持科學性原則。大課間活動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從實際出發,以全面落實教學計劃且不增加學業負擔為前提,合理安排大課間的課程計劃和內容,將藝術、體育與學校特色創建融為一體。
在上述原則的指導下,學校希望通過體育大課間活動達到以下目標——改革學校課外體育活動,優化課間操的實施內容、組織形式、運動負荷等,使學生樂于參加,主動掌握體育鍛煉方法并自覺鍛煉;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的發展,全面提高學校師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師生、生生間的和諧關系,提高學生的合作、競爭意識和交往能力;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營造“向善、向上”的學風。
基于學校響應兒童需要的辦學理念和體育大課間活動現狀,安亭小學以培養學生“五育”發展為目標,發揮體育組教師的個人專業特長,根據各年齡段學生身心發展特點開發體育大課間活動內容——課間跑、廣播操、趣味化身體素質練習及充滿地域特色的童謠放松練習。課間跑和廣播操練習,可以鍛煉學生體能,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能力、規則意識與堅忍的意志品質。趣味化身體素質練習的器材是繩梯,它可以組合成不同形狀,針對學生不同的身體素質需求衍生出多種練習方法,使素質練習游戲化、趣味化。童謠練習,選取了學生們耳熟能詳的童謠作為背景音樂,以單人、多人組合的形式,讓學生在固定區域內互動放松。
體育大課間活動開展以來,形式多樣、豐富有趣的活動內容激發了學生參與的熱情,增強了學生體質,使學生各方面素質得到一定提升。通過集體活動,生生關系更為緊密,他們在活動中互幫互助、合作交流、勇于共同挑戰困難,有利于自身的全面發展。不過在實施過程中也產生了一些問題,亟須改進,如活動內容需要根據學生的需求進行適當調整,學校的場地也要充分利用起來。接下來,學校將針對問題繼續優化,進一步提升學校大課間活動的實效性。
(作者單位:上海市嘉定區安亭小學)
責任編輯:王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