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紅
摘 要: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擾亂了我們熱鬧的春節。隨著商場關閉、居家隔離、延遲開學等一項項措施的頒布,打亂了孩子們正常的學習生活節奏。家長們是否感到焦慮?孩子們是否感到無措?在疫情當下,“家庭”作為國家的小單位,也面臨著隱形的疫情抗爭。對此,我們積極響應教育局“停課不停學”的號召,科學指導家庭適應防疫期間的假期生活,將互動場域從線下轉為線上,園家攜手,開啟一場云端的陪伴之旅!
關鍵詞:疫情當下 園家互動線上 云端
都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雖然假期延長了,但龍幼的老師們卻紛紛上線,解鎖陪伴新姿勢。線上的園家共育,是傳統形式的變革,也是對老師的一項挑戰。如何通過網絡云端的形式發揮園家共育的最大價值,我們邊嘗試、邊探索,力求打造有效的互動場,以下是我們班級在線上活動推進中的一些感悟。
1 明晰亮點,著眼常態品質
1.1 宅家課程不停送
陳鶴琴先生的“活教育”思想指出: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我們的活教材,生活即教育,因此,這個“不一樣的假期”是一個寶貴的教育契機,我們的課程不會因放假而停止。龍幼的老師們根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和《綱要》等精神,提取了適合線上學習、家庭操作的內容。每一天,班級老師都會為孩子們定時推送“宅家課程”,鼓勵孩子在家積極嘗試。同時家長們也充分利用班級QQ群,不定期發送幼兒宅家生活的精彩內容,例如才藝、作品、趣事等。
1.2 語音互動話家常
園家互動的本質是通過指導看到幼兒需要,促進幼兒成長,才是我們探尋園家溝通藝術的初心使命。3-6歲的幼兒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他們并不認識文字,但能看懂圖片、聽懂話語。為此,我們以幼兒為主體,一改發送文字消息的傳統形式,通過發送語音將話語直達孩子的耳中。孩子們聽到老師的語音后也十分激動,紛紛在群里留言,有的訴說想念,有的唱起新學的歌。語音互動,讓孩子聽得到、聽得懂,才能有興趣、有發展。
1.3 在線視頻有方法
長時間的宅家生活,勾起了老師與幼兒之間的思念之情。為進一步促進彼此的交流和溝通,我們開啟視頻,邀請小朋友們在云端相見。由于班級一共有38名幼兒,為保證視頻質量,我們將幼兒隨機分成A、B、C三小組,每小組12-13人,每周視頻三次,三組輪流,家長和孩子可以結合自身情況預約報名。同時老師提前一天預設互動話題,并在組內公布,讓家庭有計劃、有準備。
2 反思難點,聚焦互動問題
2.1 互動內容單一
積極有效的互動是指師幼雙方在互動過程中表現出的主動意識和互為主體的信息交流與情感溝通狀態。在幾次的群聊天和視頻過后,我發現孩子們的互動內容多為分享作品和趣事上,內容比較單一。在互動過程中,小朋友會出現不聽、坐不住的情況,互動質量不高。
2.2 互動關系傳統
在幼兒健康成長的過程中,師幼互動關系和幼幼互動關系是相輔相成的,對幼兒的發展起著很大的促進作用。不管是QQ群還是視頻,實踐下來發現多為老師與孩子間的對話,缺乏幼幼間的互動,互動模式也比較單一,多為一問一答式,缺乏啟發性和擴散性的對話。
2.3 互動人數減少
在幾輪視頻過后,在線視頻報名人數明顯減少。通過詢問了解到,很多家長開始復工,白天多為祖輩照料孩子,不能及時關注群內動態,晚上回去后也很少有精力再去嘗試宅家課程,所以導致互動人數下滑的現象。
3 策略支持,促進溝通效度
3.1 趣味游戲齊上陣
《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明確規定:幼兒園應當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為避免在線視頻會出現的冷場尷尬,同時更大的發揮園家視頻的對幼兒的積極意義,我們從孩子的興趣入手,加入了如猜謎、制作手工、歌唱會等趣味游戲。話題提前一天公布,讓幼兒有準備、有興趣、有展示。在視頻過程中,明顯能感覺到孩子們更加積極,樂于展現了,也能從屏幕中聽到家長們發出的陣陣笑意和掌聲。視頻結束后,我們也收到家長對于視頻互動的體會和謝意!至此,也堅定了我們以游戲為“引”,架起幼兒園與家庭、教師與幼兒的溝通橋梁。
3.2 互動反思勤預設
園家互動的主體孩子和家長,在其中發揮主導地位的是教師。如何讓互動發揮最大的價值,首先我們老師要做足準備、提前預設、勤于反思。在每期的視頻過后,我們班級三位老師會形成討論組,針對當天的情況分析優缺,反思不足。細化到每天的開場白,乃至回應語,討論下期的話題準備,不斷打磨,力求打造最有效最真摯的園家互動場。
3.3 關注整體融個體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幼兒也是如此,作為一名班主任,應該深度了解每個孩子的性格特點,針對不同類型的孩子要有個性的指導策略。比如平時表現比較內斂的孩子,可以讓其提前準備假期里的手工、繪畫作品等,以圖片展示為主,有層次的切入聊天場;有的孩子比較活潑,能說會道,則可以進行自主預約小主播的形式,由孩子串起聊天場,拉近彼此間距離的同時,也助推了孩子的語言表達和互動交往能力。
3.4 資源挖掘巧互動
在復工潮流下,我們的園家互動遇到了瓶頸期,面對很多家長沒時間的情況,我們決定依托家委會平臺,以及平時比較活躍和時間充沛的家長,在群內起領頭羊的作用,拋磚引玉般帶動群體間互動。同時也彈性實施互動頻率,放寬互動時間。做到家長有發布,老師及時回應。
教育場從學校轉向家庭,疫情當下的園家互動也在不斷創新。一場線上的碰面,云端的相會,讓園家攜手共筑幼兒成長的之路。寒冬過后,便是陽春。讓我們共同懷著這份美好的心情,期待彼此更美的相遇……
參考文獻:
[1]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教育局頒布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