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凡


臨沂市農業科學院是臨沂市最大的農業公益一類事業單位,主要從事農業科技研發、新品種選育、農業新技術推廣等工作。
近年來,臨沂市農科院深入推進紅色基因傳承,以提升“農科先鋒、豐收沂蒙”黨建品牌為抓手,教育和引導全體農科人把信仰的種子植入靈魂、把紅色的基因融人血脈、把忠誠的信仰之魂刻人心間,在助推新時代沂蒙鄉村振興上奮力譜寫新篇章,“農科先鋒、豐收沂蒙”黨建品牌被授予2019年度臨沂市直機關“十佳黨建品牌”榮譽稱號。
完善體制機制擦亮黨建品牌
培養和造就一支既勇于創新,又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高素質專業化的科技工作隊伍,對于實現農業科技事業跨越發展,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順利實施具有重大意義。對此,臨沂市農科院黨委以“農科先鋒、豐收沂蒙”黨建品牌為引領,有針對性地建立和完善人才工作體制機制,創新評價考核辦法,積極搭建人才施展才華的舞臺。
首先,合理設置黨支部,把黨小組建在創新團隊上,改變了過去后勤管理科室與科研所混編在一個黨支部的問題,探索黨小組與創新團隊深度融合新途徑。把一個創新團隊作為一個黨小組,黨小組主題黨日實踐活動與科技創新服務密切結合,通過到示范基地、龍頭企業、鄉村振興片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進行指導服務,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把論文寫在大地上,幫助企業解決技術難題,使黨建工作更規范、科研成果更顯著。
第二,建立黨委書記為第一責任人、黨支部書記為主要責任人的新機制,堅持黨建與中心工作一起謀劃、一起部署、一起考核,形成“一崗雙責、兩者相融、上下貫通、層層落實”的聯動機制。
第三,堅持“什么弱就強什么,什么缺就補什么”策略,開辟“農科先鋒、豐收沂蒙”大講堂,定期對廣大黨員干部進行形勢任務宣傳、先進經驗分享、思想政治教育,把基層實踐鍛煉作為黨員干部錘煉黨性的“訓練場”,將主題活動作為提升隊伍能力的“實戰場”。
第四,不斷創新黨建工作方式,探索黨品牌提升路徑與措施,使黨建工作真正成為了科研工作的助推器,擦亮“農科先鋒豐收沂蒙”黨建品牌,引領全院廣大干部職工堅持“干”字當頭、“實”字為先、“拼”字求勝,盡非常之責、用非常之策、舉非常之力、創非常之績,為成功打造“黨建引領、和合發展、特色鮮明、區域知名”的特色強院,貢獻更多更大的力量。
加大科研攻關做好農技服務
近年來,臨沂市農科院積極加大科研攻關,將科研院所與企業、市場高效對接,加快科技成果推廣,不斷延伸產業鏈條,增加附加值,有力促進農業企業持續增收,提升全市農業產業化、規模化、標準化發展水平。
今年年初,臨沂市農科院公布了“2019年科研工作十件大事”。“臨麥9號”小麥新品種及“臨花17”“臨花18”花生新品種成功轉讓品種經營權,“大豆種質資源創新利用”及“設施蔬菜全產業鏈提質增效關鍵技術集成應用”成果培育取得突破,回顧2019年,臨沂市農科院在農業技術研究、推廣及轉換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今年臨沂市農科院為落實市委、市政府橫向“打擂臺”、縱向“抓攻堅”的工作部署,采取“綜合性重點工作抓攻堅、專業性亮點項目抓突破”的辦法,研究確定“農科先鋒豐收沂蒙”黨建品牌提升工程、市農科院與浙大山東(臨沂)農研院融合發展工程、農業科技服務創新工程等5個重點攻堅工程,持續推進科技研發轉化。
同時,扎實推進院重點工作落實督辦機制、院年度考核辦法改進與創新、高產多抗小麥新品種臨麥9號高產創建與大面積推廣應用等7個亮點突破項目;打造文明創建、科研業績、管理服務、學習強國、基本素質5大擂臺賽,制定詳細的工作任務分工方案,將各項工作穩步落實。
進園入企常態化實地解決難題
今年以來,為進一步提升“弘揚沂蒙精神”成效,推動“沂蒙精神”落地生根、開花結果。臨沂市農科院黨委以支部為單位開展了“踐行沂蒙精神、助推鄉村振興”主題黨日活動,不斷提升支部建設規范化水平,鼓勵黨員干部撲下身子抓落實。
“要加大機插秧苗病蟲害管理,這樣才能提高機插秧苗整體質量。”6月,在郯城縣種子公司里,來自市農科院“進園人企”志愿服務隊第四、第九小分隊的成員們正在給公司經理楊百戰講解著管理知識。
這已經是今年以來市農科院組織的第60次科技人員“進園人企”志愿服務活動。
據了解,為認真貫徹2020年中央、山東省一號文件精神,發揮市農業科技人員的技術優勢,助力疫情防控及綠色高效農業發展,臨沂市農科院組建了14個農科“進園入企”志愿服務小分隊,今年來,累計開展志愿服務活動60余次,累計培訓人員1000余人。每個小分隊固定聯系服務的園區、企業不少于4個,多方式提升服務主體的科研水平、創新能力;根據各小分隊特長和農事季節及應急狀況,提出指導意見,舉辦培訓班;對新型經營主體需要解決的問題及困難,第一時間到現場指導,解決疑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