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楊一
剛搬來新家不久,一天下午,我正在家里寫作業。
突然,傳來“咚咚咚”的敲門聲,我以為媽媽回來了,快速跑過去,誰知打開門一看,原來是一個小巴郎。
只見,小巴郎端著一小盆粉湯,操著不太標準的漢語,說:“鄰居朋友,快吃吧!我媽媽讓我送過來給你的!”我有些不知所措,說道:“你怎么無緣無故地送東西呢?”小巴郎說:“你不知道嗎?今天是古爾邦節,我們家家戶戶都做好吃的。這盆粉湯,你就收下,嘗嘗吧!可好吃呢!”
我很不好意思地接過了這盆粉湯,并邀請他進家坐坐。這粉湯確實不錯!我一邊吃,一邊稱贊。小巴郎看到我吃得津津有味,他也很開心。
吃完這盆粉湯后,我和小巴郎聊了一會兒天。這才得知,原來他也在第五小學上學。“太好呀!”我高興得蹦了起來,“我也在第五小學上學呀!這樣的話,以后我們就可以一起上下學了!”小巴郎也蹦了起來:“好呀,一起上下學!”
最后,我送走了小巴郎,并且約定:“從明天開始,我們一起上學,一起下學!”
關上門后,我高興地哼唱:“小巴郎,小巴郎,我們一起做朋友!”
(注:“小巴郎”即小伙子。)
老師小評
小作者描寫鄰居小巴郎送粉湯的過程,“我”的態度由“不知所措”到“稱贊”再到“高興得蹦起來”,表現出對小巴郎態度的轉變,字里行間流露出小作者對交到新伙伴的欣喜。
【作者系新疆哈密市第五小學三·6班學生,指導并置評:尤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