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張鳳元 孫晶超
在世界屋脊的邊緣,遙遠的阿爾金山北麓,一條毗鄰阿爾金山自然保護區,蜿蜒曲折,連通生命禁區的牧道,帶給鐵木里克村這個遙遠的村落,脫貧致富的希冀與轉機。
鐵木里克村位于阿爾金山與祁曼塔格山相夾的羌塘高原,隸屬于新疆巴州若羌縣鐵木里克鄉管轄,是自治區級貧困村,雖然2016年全村已達到整體脫貧標準,脫貧摘帽,但對于這個單一牧業村,穩住當地牧民收入,才能有效保障脫貧攻堅工作成果。交通運輸部印發《“十三五”交通扶貧規劃》明確交通扶貧脫貧攻堅八大任務,貧困地區交通運輸發展的實際需要,在大山里的體現就是道路的修建,“進得來、出得去、行得通、走得暢”是致富的基礎保障。
以貧困地區全面建成“外通內聯、通村暢鄉、班車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運輸網絡為目標,一條盤旋曲折,全長9公里的牧道在大山中歷時兩個月修建而成。庫爾勒公路管理局作為后盾單位支援2.1萬元,庫爾勒公路管理局阿爾金山分局駐鐵木里克鄉“訪惠聚”工作隊為節約成本,聯系當地砂石廠、熟悉的本地裝載車司機免費提供幫助。
大山中的牧民逐草而居,牧道是牧民帶著羊群轉場、日常生產生活的必要通道。俗話說“要致富,先修路”,牧道的打通讓大山中的牧民感覺到好日子即將來臨。作為交通行業,庫爾勒公路管理局利用公路工作的優勢助力扶貧。打通道路只是第一步,為群眾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特色產業生產線”,帶領群眾自主創收才是扶貧工作的根本。
精準施策,扶貧項目依靠地域自然環境和諧發展。庫爾勒公路管理局各“訪惠聚”工作隊瞄準產業扶貧下功夫,面對單一牧業村,就要從牧業上想辦法。入戶走訪、請教牧業行家里手、上網查詢解決辦法。在多方查閱資料、實地考察研究的基礎上,確定了三個扶貧項目進行申報,巴州若羌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大力支持,項目順利落地。當地鄉政府與“訪惠聚”工作隊隊員齊心協力、積極配合,保證牧民冬季羊群越冬飼料的顆粒飼料生產線,用于牧民盤點和藥浴羊群的新盤點、藥浴一體圈,幫助貧困戶提高牲畜收益的育肥基地整體完工并投入使用。這幾個扶貧項目從羊群防疫、飼料、育肥的角度,有效提高羊群繁殖率,降低死亡率,轄區牲畜的出欄數量持續增加。
畜牧養得好還要賣得出,“訪惠聚”工作隊又出新招兒。出不去那就請進來,庫爾勒公路管理局阿爾金山分局駐鐵木里克村“訪惠聚”工作隊和當地鄉政府召開畜牧“競拍會”來確定畜牧價格,用優先購買權吸引“羊老板”上山買羊。“訪惠聚”工作隊和鄉政府通過電話、微信及網絡與新疆當地、及青海等全國各地的畜牧業養殖、銷售單位取得聯系,告知鐵木里克鄉競拍會即將開幕的消息,廣發“邀請函”,競拍會當天7家畜牧業單位到場,爭相競價,實現牧區與市場深度接軌,真正讓利潤直接進入牧民的口袋。
“2020年鐵木里克鄉集體、百分羊競拍會”幫助牧民銷售畜牧7000余只,成交額達到760多萬元,實現了轄區牧民群眾年度收益最大化。
庫爾勒公路管理局且末分局“訪惠聚”工作隊為牧民制定的致富“套餐”是“低成本養殖”。考慮到畜牧飼草料和畜牧圈舍是養殖過程中開銷最大的兩個部分,帶領秉承“大錢少花,小錢不花”理論,夏季就開始為冬季畜牧飼草料做準備,青儲窖這個項目在此刻落成,“訪惠聚”工作隊組織牧民在夏季收集公路旁的蘆葦,集中起來制作青儲飼料,冬季羊群過冬再將制作好的青儲飼料返還給牧民,曾經冬季購買羊群飼草料的錢左口袋出,右口袋進,直接變成了牧民的利潤。
在庫爾勒公路管理局且末分局20噸水泥的支援與工作隊和村“兩委”共同努力下,低成本養殖羊圈的項目也順利完成。低成本養殖羊圈建設全程圍繞一個“省”字,羊圈采用簡單鋼結構,頂部用蘆葦板加鐵皮固定,省材料;羊圈的墻由“訪惠聚”工作隊隊員、村干部帶領牧民自己動手砌起來,省工費。每個羊圈成本僅有6000元,建造完成后,“訪惠聚”工作隊又申請畜牧專項資金,為每一戶牧民補助6000元,真正把最大的實惠讓到牧民手里。
新疆交通人在大山中履職盡責,一條條牧道承載著致富的希望鋪進大山,鋪到牧民家門口,致富的“金點子”層出不窮,一項項致富的本領交到牧民手中,脫貧攻堅戰場上,新疆交通人將青春與汗水揮灑在大山中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