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華 王景艷
清暉藝術工作室
陶瓷藝術是我國流傳已久的藝術類型,體現了我國豐富的傳統文化,擁有顯著的民族特征,隨著陶瓷藝術的不斷發展,陶瓷藝術創作理念中加入了現代化理念,為新彩陶瓷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動力。常見的陶瓷顏色包括深黑、白、天藍、寶石紅等,在進行陶瓷繪畫時需要應用到寫實技法,需要畫師擁有較強的造型能力。在進行動物繪畫時因其身體特征較為明顯,會增加繪畫難度,且在動物繪畫過程中需要使用到較多的顏色,畫師需要對色彩擁有較高的理解能力,合理應用油畫技法來展示不同動物的特點。
新彩陶藝術分為現代和傳統兩個類別,現代藝術中對傳統技藝進行了創新和加工,在藝術創作方面取得了新的進展。在傳統新彩陶藝術中會按照陶瓷的特殊性質進行繪畫,如果畫面有需求會選擇適當留白或者刮白,如果所繪畫的動物擁有白色皮毛則利用這種方式代替,在陶瓷燒成之后陶瓷表面也會較為光滑,但是色彩會讓人感覺較為單一。現代新彩陶藝術則大膽地使用了各種色彩,色彩極其豐富,為了保證在陶瓷燒成后能夠給人以厚重感,會選擇118白色對白色毛發進行處理,更加重視寫實技法的應用,選擇以色面來代替線條,進而重點突出色彩的明暗關系。
在寫實動物的繪畫過程中難度最大的屬于動物皮毛,這是由于動物皮毛具有不規則性,在進行繪畫的過程中選擇少許深黑色和天藍色,準備好顏料之后利用排列整齊的短毛將動物的輪廓勾勒出來,之后選擇平拖筆染,并不斷進行反復的撕毛和調整。在實際繪畫過程中需要根據動物種類和毛發特點的不同進行特殊處理,例如,一個動物不同身體部位的特點不同、不同種類動物毛發顏色和形態存在差異等,這需要畫師結合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畫法。
黑白毛動物是極其常見的寫實動物類型,并且多數動物身上都帶有白毛,例如,熊貓、白羊等,以及動物的肚皮位置和頸部位置。如果畫師沒有正確、透徹地理解色彩,會為了更加突出白毛層次感和走向選擇過多用色,會導致原本的白毛出現越畫越深的問題,導致白毛位置畫得并不白,或者沒有層次感。以圖1為例,在圖中所展現的熊貓是典型的黑白毛動物,在繪畫黑毛和白毛的過程中需要按照正確的方法進行繪畫。在畫黑毛的過程中主要注意兩點:第一是深淺色變化;第二是深淺色層次。在繪畫圖中的熊貓時需要選擇黑中帶藍、黑中帶棕以及黑中帶灰的顏色,不能把黑毛畫成一篇漆黑的狀態,否則會影響到熊貓的繪畫效果。在處理熊貓的白毛時可以選擇118白色進行提亮,可以避免熊貓的白色被其他顏色所遮蓋,不會出現灰毛或者藍毛等問題。118白色是寫實動物創作過程中所需要的重要顏色,在繪畫時能夠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可以給眼睛增加亮光,也能夠更好地繪畫白毛。熊貓在繪畫時即通過118白色進行了眼部提亮和白毛提亮,使熊貓的眼神變得更加憨態可掬。
圖1 示例
在繪畫長毛的過程中必須保證用筆的流暢性,要求在細柔變化的情況下有亂的狀態,在亂的皮毛中可以找到皮毛的規律,在進行繪畫時要在下筆和起筆時減輕力度。動物的長毛多數生長在尾巴、頸部以及肚皮位置,這些地方的毛發本身較為柔軟,如果用筆過重會無法體現毛發的柔軟感,進而影響到整體的繪畫效果。
在進行短毛處理時主要會選擇兩種方法:第一種方法是下筆要重,但是起筆要輕,除了毛發本身較短的動物之外,一般動物的短毛都分布在爪子、四肢或者鼻梁位置;第二種是指下筆要輕,但是起筆要重,在描繪動物四肢彎曲位置時可以選擇這種方法,可以利用硬筆的方式讓短毛呈現出放射狀,進而營造蓬松感。
除此之外,亂毛和創傷毛皮也屬于較難繪畫的位置,這需要畫師能夠根據外界的影響因素來進行創作,根據變化情況來將原有毛皮打亂,保證原有毛發可以更加接近自然,體現出亂毛和創傷毛皮的實際特點。
寫實動物畫和以往所進行的工筆動物畫存在較多差異,工筆動物畫重視將動物的毛發具體表現出來,做到根根分明的狀態,在色彩選擇方面較為單一。然而在現代新彩陶瓷藝術中,寫實動物的繪畫需要運用到更加豐富的色彩,在動物皮毛之間會使用大量的復色和環境色,無需根根分明即可以更好地展現出動物皮毛的柔軟特點,擁有較強的質感。作為畫師需要正確認識寫實動物的繪畫特點,合理應用顏色和手法來突出寫實動物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