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偉,王春蘭,周紅梅,楊光君,黃信誠*
(1.汶上縣次丘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山東 汶上 272504; 2.濟寧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山東 濟寧 272000; 3.濟寧豐澤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山東 濟寧 272000)
本實驗研究在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山東省濟寧市汶上縣次邱鎮村莊某大學生態系統定位站進行分析分析研究。本次研究所選擇的試驗位置是處于中緯度的,就當地的降水量來看每年大約達到799.21mm,根據當地所處的位置及地形特征當地平均溫度大約是15.12攝氏度,在開展本次研究之前本實驗田就沒有使用任何化肥,堅持使用牛糞養地大約十年。本次研究中所選擇的土壤是棕色土壤,研究中所用的大蒜時脫毒蒼山蒜品種。
在整個試驗過程中對實驗田進行科學處理,為了方便區分分為四種處理方法,分別對試驗土壤進行腐熟牛糞處理,為cm;給土壤使用腐熟兔糞,為rm;給土壤施加大豆發酵肥,為sm;不施肥的土壤為ck。在進行土壤處理之后進行隨機排列,把土壤進行分區劃分,此項操作最少要堅持三次,進行退讓劃分時劃定每塊區域內土壤地塊的面積,本次研究中每塊土地的長度為五米,面積為20平方米。試驗研究的大蒜是在本次研究中下月的20號播種的,播種過程中為了保持一致性需要控制好每個大蒜株苗的距離,按照通常的種植經驗橫向兩顆之間大約距離11厘米,各行之間的距離控制在22厘米左右,大蒜種植完成之后會在次年的年中收獲。種植過程中給每個試驗區進行施肥,施肥過程中控制好氮肥的量,施肥量不能超過291千克,施肥是在大蒜播種之前進行深耕施肥,此時需要把氮肥一次性播入土壤內部。
1.3.1 樣品采集
大蒜收獲之后,對各個區的大蒜進行取樣,本次研究選取的樣品分別是土壤層在20厘米以下和40厘米以下20厘米以上土層的樣品,提出樣品中的其他物質進行風干研磨處理,選擇合適規格過篩處理。
大蒜成熟期選擇典型植株,把所有部位清洗干凈,按部位分樣,后續經過殺青之后烘干。
1.3.2 測定項目
利用重鉻酸鉀容量分析土壤中的有機氮含量;通過濃硫酸消煮分析土壤全氮差異。利用測量方法進行株高、葉長和各莖葉。根據實際情況利用計算公式計算出本次實驗田大蒜產量。
利用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進行數據檢測建立相關的系數方程,觀察大蒜生長身的具體情況,在實驗數據基礎上進行差異性顯著試驗,最終結果進行檢驗。
本次試驗結果表明,在大蒜種植完成時,從土層與基礎地力方面對比各土壤在20厘米以下有機碳沒有明顯差異,但經過處理土層與基礎地力表現整體上為cm和rm顯著高于sm和ck。40厘米以下20厘米以上土層基礎地力與進行cm處理之后差異不大,但是此范圍內的土壤在經過rm處理之后降低明顯,剩余的sm和ck處理之后則呈升高趨勢。土壤全氮分析,20厘米以下土壤cm處理之后差異不大,rm、sm和ck處理之后明顯降低,從整體看土壤全氮基礎地力精處理后都有所降低。
各處理之后的土壤生長出來的大蒜植株高度、葉寬兩項指標上并沒有明顯差異,就葉長來看sm處理之后明顯比cm處理后小。
土壤經過不同方式處理之后,就備用的植株研磨物質質量來看,四種處理之后的質量差異不大。從多方面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大蒜生產的鱗莖產量與大蒜自身的鱗芽數量、大蒜每瓣的質量以及大蒜株苗的橫縱徑之間的關系類似,相互之間沒有明顯差異。
由以上論述可知,土壤是一種有機體,土壤具有生物活性,在土壤上種植各種作物,最終的收獲情況都需要根據土壤肥力判定,當前我國種植過程中為了提升土壤肥力會利用有機肥培肥,進而發展具有特色的農業種植。土壤中的有機質是重要養分來源,土壤中種植植物之后需要依靠土壤有機質保持水分和養料,由此可知土壤有機質非常重要。通過土壤內的有機碳含量來計算有機質多少,在變化過程中有機碳含量和有機質是同方向的。植物生長過程中會需要氮磷鉀元素,所以通常判定土壤肥力會根據此三種元素的含量來確定,就實際分析可知,在土壤中施加有機肥可以提升全氮,增強土壤中磷元素的作用。本次試驗中20厘米以下土壤cm處理之后sm方式全氮、全磷最低,但是此時40厘米以下20厘米以上土層全氮、全磷最高,與之相對應的是cm處理方式。本次試驗中不同處理方式對大蒜農藝性狀的影響較小?;A地力ck處理方式中土層肥力表現一般,綜上可知,為了保持土壤的肥力需要長期施用有機肥才能達到養地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