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澤東
(河南省新蔡縣農業農村局,河南 新蔡 463500)
農業是我國經濟發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隨著我國國際地位的提升,農業也隨之蓬勃發展,而農業的發展與農業相關技術的推廣體系有著緊密的聯系?;A性的農業技術推廣體制推動著農業的發展,它不僅降低了農民各方面的成本,增加了農民的收入,還間接的促進了鄉村的發展。但是基礎性農業技術在推廣時,依然會遇到接連不斷的問題,這些問題會影響農業的發展,甚至間接影響國家生產力的發展,因此,為適應新時期農業的迅速發展,必須將農業新型技術的推廣體制進行改革創新,我們在推廣基層農業技術時,我們需要對基礎性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現狀深入研究,找出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現狀的阻礙,然后對推廣體系提出創新策略。
近年來,基層農業推廣體系在發展時出現了推廣體系不完善、配套政策不成熟的問題,使農業推廣受到阻礙。目前,從事新型農業技術傳播的專業人員很少,缺少農業新技術推廣的后繼人才。由于農業技術的推廣體系不完善,部分農業技術推廣的推廣人員缺乏責任,缺乏工作的熱情與主動性,相關的部分缺乏有效的考評考核機制[1]。在新的時代機遇來臨時,之前的傳播體系已經難以適應現在的社會發展需求,所以要對原來的不完善的基礎性農業技術推廣方式進行完善。
我國推廣農業技術的經費主要由國家和政府對進行投資,以及經過貸款方式獲取。但是由于一些綜合因素的影響與限制,部分推廣農業技術部門的資金依然短缺,資金的使用有一定的限制,員工資金不能及時發放,因此會影響到員工對農業技術的推廣,嚴重影響了推廣人員的積極性,并且由于資金短缺,先進的勞作方式的引進和普及可能受此影響,因此,農業技術的普及也會受到制約。
農業技術進行推廣的目的是使農產品在市場經濟中擁有立足之地,它在市場活動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2]。但是由于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部分地區人民的勞作方式依舊是落后的,并且缺乏從事農業勞動的專業技能,所以,創新技術的發展幾乎處于停滯狀態,更談不上推廣。農業技術的研究人員對農業技術的推廣研究不足,缺乏對農業技術推廣的創新,在推廣力量薄弱和創新方法不足的情況下,新型農業技術的推廣面臨著巨大的障礙。
一方面,要樹立推廣新時代先進農業生產技術的基本理念,建設豐富多元的市場發展理念。根據國家政策支持與當地具有特色農業的優勢相結合,促進農村變為經營的主體,達到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布局更全面合理的目的。另一方面要充分體現出政府在支持農業新技術運用上的主導作用,推動以多種形式、多種經營方式共同發展農業、建設農業,對農業生產的措施進行全面的改善,實施精準的農業作業方式,實現自動化與專業化結合的生產模式,降低農業的勞作成本,提高農業發展在各個方面的最大利益。
一方面要對先進的農業技術進行引進,對優質的品種和新型品種進行培育,要擴大農業技術的推廣途徑,只有這樣,才能加快農業技術的改革創新。另一方面,要善于利用平臺,可以主動與農學院進行對接,結合當地具有特色的農業的發展情況,科學化進行管理,經營規范化運行,這樣才能促進農業技術與科技創新體系的結合,達到農業技術體系的創新的目的。
要想解決農業技術在推廣上面臨的種種困難,各種措施一定要落到實處,不能浮于表面。首先,相關部門和人員一定要積極行動,勇于承擔責任,在相關技術推廣之前,對農民進行相關理論知識與技能進行培訓,畢竟農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所以進行相關培訓是十分必要的,只有這樣才能加強農民對相關的農業技術的認可和理解,激發他們進一步學習的動力。簡而言之,要想促進農業的發展,對農民進行相關技術的培訓是不可或缺的。另外,應該提倡農民有不懂的問題要及時提出或者相互討論得出答案以進行更好的農業生產。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各行各業蓬勃興起,全國經濟水平迅速提高。其中,農業經濟的發展也成為了不可缺失的一部分,而推廣基層農業技術更是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但是它的發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成效也并不是立竿見影的。因此,我們必須要提高對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的重視程度,構建現代化農業生產推廣體系,加強農業技術與科技創新體系的推廣,從而更好的發揮基層農業技術在農業發展中的作用,使農業發展和我國經濟發展更加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