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旭
(安徽省阜陽市潁州區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安徽 阜陽 236000)
現階段,在農機組織合作發展進程中依然存在著些許問題,比如農機合作機制不健全、農機合作組織管理水平有限與綜合性服務不夠完善等等[1]。農機專業合作社有關工作人員如果不能及時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就會限制農機合作組織的進一步發展。因此,農機專業合作社應結合發展現狀,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以此探尋促進農機合作組織有序發展的途徑[2]。
(1)農業生產組織化規模擴大
近些年來,農業機械化程度不斷加深,越來越多的大型農機具被廣泛應用于農業生產過程中,同時當地政府也將更多的補貼資金投入到農機專業合作社建設當中,進一步提升了農業生產效率。但是,由于大多數農機合作社從業人員都是來自于基層田間作業,他們對于信息缺乏敏感度且無法精準把握相關的農機信息,往往依靠自身的經驗來進行農機組織管理與區域農業生產,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農業組織制作設的專業化、集中化發展。基于此,當地農機專業合作社可充分利用組織人員多、信息廣的優勢,廣大農機從業人員應當確定明確的農機服務目標,使得農業生產更具目的性組織性,從而強化農機作業過程的規范化。
(2)農機具利用效率逐步提高
在現代化農業生產與農機合作組織專業化管理過程中,如何提高農機具利用效率并有效增加農民的經濟收入是當前農機合作社發展中重要的任務。農機專業合作社具備較強的組織管理作用,可實現各種農業機械的合理購買與配置使用,通過不同農機具的集中調劑使用,可進一步提升農業機械設備的使用效率。農機專業合作社可結合田間作業需求,靈活匹配相應的農機具,以此達到一機多用的效果。農機合作社將各種農機設備器械應用于田間作業能夠有效增加農民的經濟收入,農業專業合作社可發揮自身的組織管理優勢,科學合理配置各種各樣的農機資源,這樣既可加深農業生產機械化程度,又可增加農機專業合作社的經濟效益。
(3)加速農村土地流轉
隨著大量農村青壯年勞動力的持續流逝,造成了大面積田地無人種植的現象,針對這種情況,農機合作社可大力推廣機械化種植,借助農機具類型多、生產效率高與機動性強等特定,以大規模連篇機械化作業代替傳統人工作業,以此減少人工成本投入,并大幅提升農業機械化作業效率。將更多的農機具應用于農業生產過程中,可有效節省農業生產支出,進一步增加農業生產投入產出比。促使更多的農機合作社服務于農業生產的全過程,打造從各種農作物的耕種到糧食收割的機械化服務,這種大面積機械化農業作業無需農戶投入過多的精力,以其全程一站式服務,為廣大農戶提供育苗育秧、耕地整地、機器播種等全套服務,不僅解決了當地農村勞動力匱乏的問題,而且在極大程度上減輕了農民田間作業的負擔。廣大農戶通過與當地農機合作社簽訂土地承包合同及農機具租用合同,與此同時,農機專業合作社向各大農戶提供相應的農機具,如此便可加速農戶的土地流轉,從而有效緩解大面積農村土地因缺乏勞動力而無人種植的情況。
盡管農機專業合作社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獲得了當地政府及廣大農戶的支持與肯定,但是在實際的農業合作社發展進程中依然存在著諸多的問題,需要當地農機專業合作社重點關注,農機合作社的問題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缺乏健全的農機合作機制
一些農機合作社的層次相對比較低,在組織管理上還比較松散,總體上來說其服務功能、規模實力不夠突出,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弱了農機合作社的輻射帶動性。一些農機合作社僅僅是為了響應當地政府號召才成立,農機合作社的日常工作就是開開會、走走流程并沒有展現出實質性的作用。還有一些區域成立農機合作社的主要目的是獲得國家及地方政府的資金補助與優惠政策支持。很多機制合作組織制定了一些規章制度,但是這些制度只是參照借鑒其他與農機合作社經營管理經驗,并沒有根據合作社自身的實際情況,使得這些規章制度與農機專業合作社的組織管理不相適應。以往農機合作社的大多數農機手都是獨立作戰,缺少集體組織管理,一些農機工作人員的文化素養不高、管理意識淡薄,農機合作社的工作人員不能嚴格按照相關種組織管理規章制度進行農機具的管理及相關工作。這些工作人員通常以個人利益為出發點,長期處在這種組織管理模式下,極其不利于農機專業合作社的建設與發展。
(2)農機合作組織管理水平需進一步提高
農機合作社的管理人員都是當地村組干部與農機大戶,這些人在當地農戶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他們部件掌握扎實的農機操作技術與豐富的農機設備使用經驗,同時還具備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可帶領當地農戶實現共同致富,對于農機專業合作社的前期發展發揮著重要的促進作用。隨著農機合作社規模的不斷擴大,這類農機合作社管理人員的能力就稍顯不足,大多數管理人員都來自于基層,他們不具備組織管理、協調統籌以及財務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更加無法有效解決農機合作社日常組織管理中遇到的問題。
(3)農機專業合作社的綜合服務有待完善
由于農村青壯年勞動力的俞漸短缺,現代農業生產過程中對于農機專業合作社的綜合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農機專業合作社既需要向廣大農戶提供農作物耕種、收割等農業生產服務,還需要提供相關的田間管理、農產品深加工等農業生產增值服務。實際情況下,多事地區的農機合作社的規模有限,其綜合性服務能力比較弱,無法為農業生產的全過程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一些農機合作社無法為已經簽訂合同的農戶提供相應的服務,進而造成農戶的經濟效益受到損失。隨著大型農機具的大范圍推廣使用,而相應的大型農機操作使用培訓卻無法緊跟時代步伐,許多農戶沒有及時掌握大型農機具的操作技術,因而降低了農機專業合作社的綜合服務能力。
推動農機專業合作社優化發展,提高各種農機具使用效率,需要合作社積極轉變農業生產經營模式,以機械化生產代替人工田間作業,并全面實行聯產責任承包制。農機專業好合作社應大力宣傳農機具,堅持自愿原則,將農村零散的土地進行集中的機械化生產,實現有組織、有目的的大面積連片種植,在此基礎上,農機合作社應當提供專業化、全方位的服務,農機專業合作社可結合當地農村田間作業的實際情況,積極推動農業生產的聯產聯動。就當前農業發展來開,要想發揮出農機專業合作社的優勢,需要提升農機專業合作社管理人員的組織管理能力。農機合作社應當吸引更多專業型管理人才投身于農機管理過程中,當地政府也應當增加資金投入來進一步加強農機合作社的服務品質,構建聯合農機專業合作社。相較于單個農機專業合作社,聯合農機專業合作社的綜合服務性能更加突出、農機具的類型更加齊全,且多個聯合農業專業合作社在技術條件、生產設備及土地資源規劃上更具優勢,所以說組建區域聯合農機專業合作社更有利于農業機械化生產。
結合農機專業合作社的發展現狀及相關性問題,農機合作社應當根據當地農業生產實際情況,大力推廣各種類型農機具的使用,并為農業生產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