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麗
(大冶有色金屬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湖北 黃石 435000)
習總書記曾強調,組織建設是黨的建設的重要基礎。黨的組織路線堅定不移地是為黨的政治路線所服務的。我們黨要長期執政、永葆活力,就要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堅定不移地踩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從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最重要的是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尤其是基層黨建。黨的基層組織是為了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基礎,加強新時代黨的基層組織建設,要以增強動力活力為目標,堅持從嚴從實,積極改進工作方法,不斷優化組織管理,打造凝聚力,團結全國人民的行為從而成為黨的堅強后盾。
首先從基層黨組織負責人帶頭講黨課學黨的精神,樹榜樣,為基層黨組織起作用。從基層黨組織出發,結合實際,黨員務必夯實“學”的基礎,以制度促進“學”成為常態。首先要推進黨支部規范化建設,規范如何學。基層黨組織可以學習《基層黨支部規范化建設工作手冊》,匯總黨建工作,細化工作流程,讓各基層黨組織有章可循。然后是制定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計劃,指導重點學,認真學,針對學。一方面要抓好新任黨支部書記培訓,利用網絡培訓平臺,黨組織的學習教育資源,對黨支部人員崗位輪訓尤其是加強新任黨支部書記的培訓,提高領導者的政治理論素養和黨務工作能力。一方面增強教育培訓的實踐性,制定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計劃等,突出學習重點,開展主題的教育培訓,開展分類教育培訓計劃,細化方法要點,增強教育培訓實踐性。最后要讓每個基層黨組織上交學習筆記以及心得,記錄集中學習教育情況。
首先基層黨建要與深化改革相融合。堅持黨的思想,在改革中強化黨建。為確定黨委的領導作用有效發揮,要制定章程,并指導督促基層黨建的下級單位高標準貫徹落實改革任務,積極發揮到一線戰場,凝聚人民,發揮黨在人民心中的信任,實現改革推進到哪里、黨的組織就建立到哪里,提質增效任務布置落實到哪里、黨的作用就延伸到哪里。其次是基層黨建要與企業經營相融合,以“支部共建促發展、協同共贏創一流”為活動主題發揮多方優勢[1]。最后是黨建要與社會局面相融合。在企業改革發展中需要穩定和諧的環境。所以需要充分發揮黨的思想政治優勢、組織優勢以及群團工作優勢,比如可以審議關于離職后的崗位安排、薪酬管理辦法等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密切聯系群眾,全心服務職工,建立完善制度,切實為人民利益著想,帶動起基層領導干部以及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穩定社會局面的現象,而基層黨建“做”出實效,不僅是每個黨員干部的堅定信念,也是規范化理論的支持。
首先工作開展不平衡,支部與支部之間開展工作不平衡。絕大多數的基層黨支部都能認真執行上級活動的部署任務,積極討論活動的主體,也會收到一份良好的答卷,但也有極個別黨支部完成規定工作的質量不高,活動開展少,交流討論不積極。其次黨員干部之間的水平參差不齊。有的黨員學得多一些好一些、思考得深一些,有的黨員學得淺一些;老黨員學習深一些,年輕黨員學習淺一些。當然本來學習是有差異的,但差異過大不平衡就是有問題所在了。極少部分黨支部“三會一課”開展得不規范、不嚴肅,在一些會議筆記或者學習記錄不夠真實不夠認真,在基層黨支部的制度未能得到徹底落實;有的黨支部工作重點僅限于學習和開展活動,在發展黨員方面可能比較薄弱;而有的黨支部活動僅限于支部內部,不能及時地與其他黨支部進行交流互助學習效仿,不能調動本支部黨員的學習積極性與激情。由于部分基層組織創新意識不夠,活動吸引力不夠,導致有的黨支部開展的活動形式單一,沒有什么創新點,按著老套路走,而且基本上都是以讀文件為主,活動不夠靈活,導致少部分黨員參加活動的積極性不高,主動性不強,甚至有敷衍應付的思想,不利于調動黨員的積極性[2]。黨支委書記等履職能力需要盡快提高。基層黨支部調整,新加入的支委班子,很多是從基層一線道路上所提拔上來的,所以大部分都是第一次接觸黨務工作,這些轉行的支委班子由于缺乏系統化的培訓,或者由于自身學習的不夠,所以從事黨務工作可能不能游刃有余,且政治理論水平和開展思想工作能力都有待提高。
首先精準嚴要求地對每一個黨支部,注重思想與學習,先抓好模范,再面向全體黨員加強對基層支部的考核,形成逐步遞進。適時進行修訂和完善考核支部評價機制,細化深化考核管理。建立黨員群眾滿意度測評制度,接受黨委考核和黨員群眾的評價與舉報,形成一個公平公正的評價[2]。規范黨的組織生活。貫徹落實中央發布的《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關于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的意見》,完善黨治生活,使黨內政治生活一絲不茍,用好談心好談話、批評與自我批評、民眾意見以及互相交流、利用網絡等方式,提高黨員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更加投入到黨的建設中去。
回顧90年來黨的發展歷程,若要建設并管理好許多人民的隊伍,就必須要求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鄧小平同志曾指出,“我們過去發生的各種錯誤……但是組織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問題更重要。”而歷史已證明,沒有一個制度化的隊伍是不會長久的,不會受人民信任的。所以在紀念建黨 90 周年之際,中央強調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3] 因為制度的嚴格性確確實實抓住了黨的建設。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必須始終把制度建設貫穿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推進黨的制度建設,全黨同志都要規范行為,走程序的步驟制度,明白沒有例外特殊的觀念,認真學習制度化,嚴格執行規范化,自覺維護程序化。
從以制度化為根本推動黨建。深入系統分析,緊密聯系實際,牢牢把握大局,深刻認識開展標準化規范化黨支部建設是政治生態問題整改,樹立政績,企業發展的現實需要。探索構建“1246”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工作體系, “1” 就是樹立“黨的一切工作到支部”這個鮮明導向,“2”就是發揮支部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兩個作用,“4”就是聚焦黨建責任明晰化、工作標準化、效能最優化、考核精細化四個立足點,“6” 就是統一責任、制度、流程、記錄、硬件和考核六項標準。對組織設置、隊伍建設、教育管理、 運行機制、制度規范、基礎保障六個方面做出明確規范和要求,量身細化不同層級基層黨組織的個性化履職清單,使各級黨組織有切合實際的目標和措施[4]。每個黨員堅定制度規范程序化作為指導方向,在基層黨建充分付出精力心血,對群眾事情上心一定會推動黨建,終會高舉黨建大旗。
要提升基層黨員戰斗力,要牢固樹立大抓基層的導向,推動基層建設全面真正使基層黨組織強起來,以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進行要求并實施黨建。黨員干部應提高創新思維能力和群眾工作能力,遇見新問題及時解決,不慌張,與群眾牢牢站在一起。最后,積極探索建立黨建與發展深度融合的新模式,新制度,加強和改善黨建,將基層黨建作為堅實的戰斗堡壘而奮斗。發展時不我待,形勢催人奮進,我們每個黨員將會在習總書記的指導下而堅定地奮斗著,一定嚴格遵循制度,以規范,程序化的步驟完成基層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