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潔
(云南地質工程勘察設計研究院,云南 開遠 661600)
一項工程建設的前期準備工作很多,而現場勘察又關系到后期施工的整體情況,對工程的使用年限有很大的影響。地質勘查是一項涉及內容眾多的工作,其中具體包括對地質環境、地質條件的地質調查與分析等方面的工作。勘查的有效性在保證施工工程質量的同時,也為后期工程質量的提高提供了保障,減少了巖土工程的安全問題,增加了其資金收益,使后期工程建成后也能讓業主保障一定的權益。總而言之,就我國目前的基礎地質技術調查狀況來看,還是有一定的優勢,沒有出現嚴重的技術障礙。
巖土工程的施工不僅需要施工人員埋頭苦干,更需要相關勘探人員對當地巖土進行分析和認識,以減少施工風險,提高施工成功率。勘探人員可親自了解有關巖層資料,作為下一步工程施工指導。一般而言,鉆探能使勘探人員了解地下巖層的詳細資料,從而提高下一階段施工效率,減少施工風險。另外,實現鉆探技術的方式多種多樣,每個勘探人員熟練運用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勘探人員應隨機應變,把鉆探方法與實際情況結合起來,采用不同的方法來滿足實際工作的需要。
在我國遼闊的土地上,氣候不同,地質條件也不同。面臨或簡單或困難的地質情況,巖土工程勘探也有很大難度,尤其是云、貴、藏等省地質條件復雜。勘探人員很難用鉆探方法在某些危險系數較高的地區進行勘探,這時可以用槽探方法進行對比。這一方法對勘探工作人員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因為他們要觀察勘探對象并進行分析。這樣得到的數據將更加精確,偏差更小,可信度更高,為下一步的工程設計提供了堅實的保證。
上述兩項技能對相應的勘探裝備和勘探人員的水平限制較小,所獲數據的真實性較差,反映較為側面,但地探技術不同,它能用高科技手段精確顯示勘探數據,并能對有關土壤組成及無機鹽成分進行分析。因此,地探技術的應用將大大推動工程的發展。
在地探處理技術的實際應用過程中,儀器設備的質量和操作水準往往會對技術應用的效果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要求技術人員在基礎地探處理技術的實際應用過程中,對沿途的一切情況進行細致的檢測,并借助測量儀器對沿途的一切情況進行真實的反映,綜合分析地質環境中的礦物質分布和物質組成,為工程建設高標準完成提供所需的技術支持。
巖土工程勘察是一項對技術、耐力、綜合能力都極具考驗的工作,它所要求的技術較高。在現代建筑中,需要高質高效,這便對勘察人員提出了嚴格的要求:用盡可能少的時間換取更多的數據以便為工程服務。勘察人員需要更加注重理論知識,查找更多當地有關資料,這可以提高工作的真實性,以便為工程服務。除此之外,資料越豐富,對工作人員的難度也越低,在一些文獻上的資料正確地反映了當地的地理環境,這可以增強工作人員的信心,增加其為工程建設提供的數據。
對于巖石與土壤,勘察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就是取樣,取樣過后,需要在實驗室進行有關分析。此時,取樣技術必不可少。我國目前巖土勘察工作最主要采用鉆探技術、槽探技術、地探技術。其中第三種方式具有更強的真實性,能減輕勘探人員的壓力。
針對不同的巖土工程實際需要施工的規模大小,其進行勘察點位的具體數量也不一樣,因此需要事先做好估算,預計需要多少點位。在調查分析巖土工程勘察中,相關人員了解到,導致問題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勘察工作進行前對勘察位置沒有做好實際計算,導致勘察位置過少,直接影響勘察人員工作的開展。但具體來說,由于沒有做好精確的測量位置,使測量數據不真實、不完整,使人員無法有效地獲取測量位置數據,同時由于測量位置存在問題,使巖土工程存在的隱患增大,使記錄數據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也增加了工作人員的工作量。
在勘察過程中,要記錄并利用大量的資料,但由于巖土工程具體的施工場地不同,有可能遇到很大的困難,給記錄這些資料造成了很大的障礙,可能會出現一些不一致的資料,從而影響整個巖土工程的施工狀態。與此同時,前期勘察資料分析時未做到位,使后期記錄有較大的反差,再進行資料記錄時更具差異性。結果表明,這一方面數據存在不真實的情況,將對勘察工作的實際效果產生一定的影響,從而導致勘察工作出現質量問題。
因為地質勘察工作需要運用較高的技術水平,專業知識較多且復雜,所以具體施工人員的綜合素質都要達到一定的水平。但現在的勘察隊伍中,有的人對專業知識了解得太少,因而直接影響了勘察工作的具體開展,無法從最基本的方面滿足勘察的開展。在勘察過程中,由于勘察人員不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導致勘察過程中缺乏好的操作技術,給實施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障礙,還會使勘察數據出現錯誤現象,同時由于缺乏一定的專業知識和對勘察的具體操作不熟悉,導致工作進度緩慢,也會影響實際巖土工程的開展。在大型巖土工程項目中,如果遇到專業知識和技能的缺乏,將會直接延長勘察工作的實際時間,從而影響到成本預算資金的使用,也會給項目的實際收益帶來損失。
特別是在進行巖土工程水資源調查時,由于水是一種外部物質,具有不可控性和可變性,因此開展調查時,要做好時間的規劃。若沒有規劃和控制對時間的安排,將會導致測量出的實際水位線是不正確的,增加了對測量的外部因素的影響,不利于后續巖土工程的規劃設計。
勘察前先考慮到可能影響勘察工作的關鍵點,并提前做好相應的解決方案,還要對現場實際勘察情況有詳細的了解,進而使整個巖土工程的質量有很好的保證,主要還是要提出更好的改進方法。
前期要考慮的方面很多,需要各部門相互配合,如:勘察部門要先做勘察工作規劃設計,后做工程施工,各部門要做好各自負責的事務,同時也要先做好施工環境、具體地質條件和運輸勘察設備路況的調查工作,為后期施工做好準備。因此,做好前期這些工作,就是為了使后期獲得的勘察資料具有一定的真實性。
因為勘探工作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在現實生活中不斷研究和開發一些先進的勘探技術,不僅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做好勘探工作,而且可以更精確地獲取勘探數據,從而有利于對這些數據進行有效的分析、考察和記錄。目前在地質技術應用方面,主要是由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和定位技術等組成,然后采集數據并做好相應的記錄,而在分析這些數據時,還需要利用其它的技術。通過這些操作,可以保證勘察資料能夠滿足巖土工程所需的資料要求。而且因為這些數據都是通過這些技術設備記錄的,可以避免人為記錄帶來的問題。
不但要參考勘察人員的實際工作年限,更要測試每個勘察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問題。與此同時,也需要對招聘的工作人員進行不定時的培訓,使他們及時了解到巖土工程的發展動態及所用的最新技術等,從而使這些工作人員的整體能力得到有效提高,避免工作人員影響巖土工程的開展,使基礎地質技術不能正常應用于巖土工程的勘察。
勘察工作不僅要做好前期的布置和規劃,而且要對整個勘察過程進行合理的管理和檢測,保證所獲得的勘察數據符合工程實際需要,為工程質量安全提供保證。做好實測監測和管理工作,需要有一定的專業管理人員,及早發現并上報勘察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最后盡早提出具體的方案對這些問題進行處理和完善。
與此同時,也需要保證勘察人員在勘察巖土工程時,所獲取的每一細節都是正確、及時的。
從上文中可以看出,目前我國巖土工程的發展狀況如何,在整個勘察過程中,存在著人員專業素質不高,勘察時間不精確,勘察點沒有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合理預測等問題,也存在著對勘察工作缺乏有效監督管理等問題,同時本文也提出了一些幫助勘察的具體方法和手段。由此產生了一些新技術,如地理信息管理系統、定位技術等,使更多的勘探人員不斷地了解這些新技術并加以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