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沙沙,王延麗
(永年區第一醫院,河北 邯鄲)
胎膜早破主要指產婦在臨產前,胎膜出現自然破裂的情況[1]。通常是由于產婦自身遭受到細菌或病毒感染、胎膜發育不良以及宮腔內壓力異常等原因所致,發病后產婦將會出現陰道排液[2]。而臨床收治的胎膜早破產婦,最終發展為難產的幾率相對較高,需要通過研究了解胎膜早破與難產間的相關性,并對產婦實施相應處理,改善其預后。因此本次研究即主要分析胎膜早破與難產之間的相關性以及相應的臨床處理辦法,具體內容報告如下。
選取我院于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胎膜早破產婦共128例作為此次研究的研究組,另取同時間段內非胎膜早破產婦128例作為此次研究的對照組。其中研究組產婦年齡 23~38歲,平均(27.69±2.46)歲,孕周為 34~41周,平均(38.94±1.13)周,初產婦78例,經產婦50例;對照組產婦年齡 24~39歲,平均(26.45±2.37)歲,孕周為 35~40周,平均(38.14±1.08)周,初產婦81例,經產婦47例。對比兩組產婦一般資料,其組間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相互比較。所有產婦均已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我院倫理委員會已批準研究開展。
兩組產婦收治入院后,均進行常規處理,并加強對產婦的監護,并在第一時間對發生難產的產婦實施相應處理,方法如下。
觀察產婦的基本情況,包括其頭盆、胎位的情況以及產婦自身子宮壁的厚度,胎盤位置等,并由醫師進行討論分析,判斷產婦情況是否可采用自然分娩的方式進行生產,并盡可能選擇自然分娩。對于頭盆不對稱的胎兒,根據情況嚴重程度選擇使用陰道助產或剖宮產進行生產。并在產婦分娩過程中,密切關注其分娩情況,若出現緊急情況,應當立即選擇使用剖宮產進行生產。
觀察比較兩組產婦發生難產的幾率以及母嬰分娩結局情況。其中分娩結局使用我院自制表格進行調查,滿分為100分,分數越高表明產婦與新生兒分娩后情況越好。表格主要包含產婦分娩后是否發生感染情況、新生兒是否有窒息情況、死亡情況等。
將本次研究結果中所有資料輸入SPSS 18.0軟件中進行統計學分析,并使用卡方檢驗研究中所有計數資料,使用t檢驗研究中所有計量資料,若P<0.05則表明兩組之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產婦自然分娩率遠低于對照組產婦,且剖宮產率、難產率遠高于對照組產婦,兩組間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 1。

表1 兩組產婦分娩情況比較[n(%)]
研究組產婦母嬰分娩結局評分為(84.15±2.59)分,對照組產婦評分為(97.51±3.04)分,將兩組得分相互比較,t=37.847,P=0.001。研究組得分遠低于對照組,兩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胎膜早破是臨床孕婦較為常見的一種并發癥,通常是由于產婦遭受到細菌感染所致,亦可由于創傷、胎膜發育不良、宮頸口松弛等原因引起[3]。較為常見的癥狀即是陰道出現不明原因的排液,并且排液量由多逐漸減少,液體較稀薄,可能伴有胎糞或胎脂。而在產婦患有此癥后,亦將導致宮腔感染、絨毛膜羊膜炎等,并可能引起產婦難產[4-5]。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產婦自然分娩率與分娩結局評分遠低于對照組,且前者剖宮產率、難產率遠高于后者,兩組間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證明胎膜早破將明顯提升產婦的難產幾率,并影響母嬰的分娩結局。通過加強對產婦的監護,給予產婦抗生素等藥物進行抗感染治療,并在第一時間對出現難產的產婦實施相應生產方式,達到降低產婦的難產幾率,改善產婦預后的目的。
綜上所述,胎膜早破將明顯提升產婦的難產率,并導致母嬰分娩結局較差,需加強對此類產婦的監護,并實施相應的對癥處理,以達到降低產婦難產幾率,改善其預后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