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林雁,鐘小燕,劉坤明
(廣東省龍川縣中醫院康復科,廣東 龍川 517300)
除常規治療外,康復訓練常也常用于治療腦卒中,可有效降低殘疾率,尤其早期進行干預可明顯減輕殘疾[1]。本研究用化痰通絡湯結合針灸輔治腦卒中效果較好,報道如下。
共90例,均為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我院就診且按期完成3個療程治療的腦卒中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5例。觀察組男30例,女15例;年齡45~73歲,平均(62.83±4.25)歲;病程9~66天,平均(38.44±21.45)天;合并高血壓12例,合并糖尿病7例,合并高脂血癥6例。對照組男29例,女16例;年齡41~72歲,平均(62.94±4.39)歲;病程8~67天,平均(38.48±20.94)天;合并高血壓12例,合并糖尿病7例,合并高脂血癥6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中醫符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中風痰瘀阻證,主癥為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語謇澀或不語,感覺減退或消失;次癥為頭暈目眩,痰多而粘;舌質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膩,脈弦滑。西醫符合《中國腦血管病防治指南》[3]中腦卒中診斷標準且經CT等確診為腦卒中。
納入標準:①凝血功能正常;②意識清晰,可完成量表評估。
排除標準:①存在心肌梗死史;②合并其他中樞神經系統疾?。虎酆喜⒕瘛⒄J知障礙;④嚴重心肺肝腎等器官功能障礙;⑤合并惡性腫瘤。
兩組均給予常規治療和康復訓練。常規治療包括擴張冠脈、控制血壓、抗凝等治療。康復訓練包括上肢康復訓練、下肢康復訓練、腰部康復訓練、翻身訓練、吞咽功能訓練。
觀察組加用化痰通絡湯聯合針灸治療。針灸取合谷、曲池、足三里,每次留針30min,1日1次,1個月為一療程。化痰通絡湯藥用丹參15g,半夏10g,天麻10g,茯苓10g,香附10g,白術10g,天竺黃6g,膽南星6g,酒大黃6g。水煎濃縮至200mL,分2次早晚口服,1個月為一療程。療程間間隔1周。
兩組均治療3個療程。
癥狀評分:根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癥狀分級量化表,對中醫證候積分評估,其癥狀包括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語謇澀或不語等,根據癥狀程度的嚴重程度分級評分,總分0~30分,評分越低表示癥狀越輕。
神經功能缺損:根據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NDS)[4]評估,總分0~45分,分數越低表示缺損程度越輕。
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2(Ang-2)水平。采集3mL空腹肘靜脈血,3000r/min離心5min,用放射免疫法檢測血清VEGF、Ang-2水平。
用SPSS23.0軟件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基本痊愈:體征、臨床癥狀消失,0級病殘程度。顯效:體征、臨床癥狀明顯改善,1~3級病殘程度。有效:體征、臨床癥狀有所改善。無效:體征、臨床癥狀無改善。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積分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積分比較 (分,±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積分比較 (分,±s)
組別 例 治療前 治療后 t P對照組 45 21.58±3.75 12.06±2.12 39.179 0.000觀察組 45 21.53±3.24 9.25±2.10 72.260 0.000 t0.068 6.317 P0.946 0.000
兩組治療前后NDS評分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NDS評分比較 (分,±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NDS評分比較 (分,±s)
組別 例 治療前 治療后 t P對照組 45 25.26±3.28 18.08±2.67 78.959 0.000觀察組 45 24.54±3.45 12.11±2.55 92.648 0.000 t1.015 10.847 P0.313 0.000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VEGF、Ang-2水平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VEGF、Ang-2水平比較 (±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VEGF、Ang-2水平比較 (±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時間 組別 例 VEGF(ng/L) Ang-2(μg/L)治療前 對照組 45 190.85±22.13 3.51±0.67觀察組 45 190.54±21.55 3.45±0.81 t0.067 0.383 P0.947 0.703治療后 對照組 45 282.95±26.57* 5.65±1.08*觀察組 45 339.41±30.62* 7.37±1.09*t9.342 7.519 P0.000 0.000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4。

表4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腦卒中屬中醫“中風”范疇。痰瘀阻絡貫穿中風過程,加之肝之氣血不足以致筋脈失養[6]。因此,治療應遵循化痰、祛瘀、通絡原則。
針灸具有行氣血、舒筋骨、利關節的作用,可活血化瘀、疏通經絡、醒腦開竅。黃勇[7]研究表示,對生命體征平穩的腦卒中患者進行針灸,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復其腦損傷區部分腦功能,而針灸健側肢體具有喚醒患側肢體的作用?;低ńj湯具有活血通絡、化痰祛濕的功效。方中丹參、酒大黃活血行瘀,半夏、茯苓、白術祛濕、化痰、健脾,天麻祛風通絡,香附疏肝解郁,天竺黃清熱化痰。諸藥合用,共奏散瘀血、化痰濁之效[8]?,F代藥理研究表明,天麻有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半夏可祛痰[9]。因此,聯合化痰通絡湯與針灸可興奮大腦皮質,促進中樞神經功能恢復,減輕神經功能缺損。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且治療后觀察組中醫證候積分、NDS評分低于對照組,血清VEGF、Ang-2水平高于對照組。提示化痰通絡湯、針灸配合康復訓練治療腦卒中可降低中醫證候積分,減輕神經功能缺損,調節血清VEGF、Ang-2水平,促進血管新生,提高治療效果。VEGF是具有較強促進血管新生作用的活性因子,可加快機體毛細血管的增殖與遷移,Ang-2則可調控血管形成,維持血管穩定[10]。
綜上所述,化痰通絡湯聯合針灸輔治腦卒中可降低中醫證候積分,減輕神經功能缺損,調節血清VEGF、Ang-2水平,提高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