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瑞溫(陽煤集團平定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山西 陽泉 045200)
本裝置的主要生產任務是滿足后系統氧氣需求量,保障全廠氮氣、儀表氣及工廠空氣的供給,確保產品質量合格。裝置組成是由:1套空氣壓縮機組(由空壓機、增壓機、汽輪機及配套油站等組成);1套空氣分離裝置(由預冷、純化、膨脹機、分餾塔、氧泵和液態產品系統組成);2套儀表空壓機組(由儀表空壓機、微熱干燥機及冷凍空氣干燥機組成)。設計產能及產品:氧40000Nm3/h,氮10000Nm3/h。
裝置于2016年10月完成試車,17年2月產出合格的產品,最高連續運行時長4170小時。2019年和2020年第1季度累積運行時長分別為:7500和1953小時,分別占設計運行時長的89.3%和93.0%。2019年和2020年第1季度產品產量如表1所示。

表1 產品產量情況
1.3.1 原輔材料成本
原輔材料消耗如表2所示。

表2 原輔材料消耗
1.3.2 維運成本
維運成本主要集中在計劃性檢修項目。自投產以來,共進行5次計劃性停車檢修,主要檢修項目有:更換空氣過濾器濾芯;空氣壓縮機組中修及處理漏油問題;清洗空氣冷卻塔及水冷卻塔填料和分布器;更換分子篩濾網;清洗各換熱器;檢修增壓機冷卻器;檢修液氧泵。其他維保項目主要有:維保各類機電設備,更換故障儀表、電氣設備。
1.3.3 其他成本
人工成本、設備折舊及化驗分析成本合計約占氧氣單位成本的9.1%。
1.4.1 動、靜設備管理
本裝置共有動設備34臺,其中離心泵12臺,螺桿泵7臺,活塞泵4臺,離心式壓縮機2臺,螺桿式壓縮機3臺,抽凝式汽輪機1臺,透平式膨脹機組2組,滿液螺桿式冷水機組1套。靜設備共計69臺,其中塔類4臺,分離類21臺,換熱類32臺,儲存類8臺,球罐1臺,其他類3臺。
動、靜設備的維保情況:每月定期啟動一次空壓機組油站的濾油機,進行濾油、加油作業;膨脹機組運行24000小時更換一次潤滑油;每月對潤滑油品進行一次分析,未出現過油品乳化、含水過高或其他超標情況;儀表空壓機定期保養,更換空氣濾芯;每周進行一次備用設備的盤車工作,確保其完備狀態。
靜設備每年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對設備本體、附屬管線及閥門進行檢查,更換易損件,檢查、校驗各類安全附件,對腐蝕部位測量壁厚,檢查設備基礎、靜電接地、防腐保溫等是否正常。其中部分塔類和換熱類設備每年清洗一次內件,分離設備(各類型過濾器)定期清理或更換濾芯。
1.4.2 特種設備管理
本裝置共有特種設備26臺,全部處于完好在用狀態。其中分子篩氣液分離器和增壓機三段冷卻器共計2臺特種設備進行過維修。
1.4.3 動靜密封點管理
本裝置共計動密封925個,靜密封7089個。出現泄漏點的頻次為3個/月,泄漏率低于1‰。
1.4.4 閥門管理
本裝置共有手閥342個,自控閥103個,安全閥64個。自控閥中有4個出現過較為嚴重故障情況:空壓機進口調節閥因定位器失效異常關閉;增壓機進口調節閥因氣缸扭矩力不足閥位異常波動;液氧泵出口調節閥異常卡頓;蒸汽電動切斷閥失電異常打開;手閥出現故障的頻率較低;安全閥每年進行一次離線校驗,投用率為100%。
1.5.1 工藝指標管理
工藝指標實行分級管理,將直接影響裝置安全平穩運行、最終產品質量、對安全環保有重大影響的指標列為一級工藝指標,其他重要指標列為二級指標,并每年進行一次更新。目前共計16項一級工藝指標,24項二級指標,其中一級指標月度合格率達100%。
1.5.2 聯鎖管理
工藝聯鎖實行分級管理,按照對裝置及設備運行的影響程度分為A、B、C三個等級。本裝置工藝聯鎖共計325個,其中A級169個,B級39個,C級30個,投用率100%。自2016年裝置開車以來,累積出現16起觸發B級以上聯鎖事件。
1.5.3 工藝事故
自2016年裝置開車以來,共出現9起本工序引起的非計劃性停車事故,其中設備類3起,儀表類3起,電氣類1起,操作類1起;另有3起因上下游工序影響導致的非計劃性停車事故。累積出現10起影響較為嚴重但未造成停車的事件,其中設備類3起,儀表類3起,操作類2起,電氣類2起。
裝置整體性能達標,可以達到設計產能,運行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設備方面:空壓機組漏油現象不能根治;增壓機推力軸承溫度高,平衡閥長期在打開狀態;增壓機末級冷卻器換熱管束發生數次破裂現象,縮短裝置連運周期;低壓主換空氣通道有堵塞現象,對進塔空氣量有一定影響;后備液態產品系統出現漏點頻次偏高;透平式膨脹機組出現振動過大現象;工藝方面:裝置連運周期短,非計劃性停車事故頻發。另外,負荷頻繁調整也反應出裝置運行不平穩的問題,例如2020年1月份調整負荷2次,2月份1次,3月份4次;電氣、儀表方面:自控閥頻繁出現故障的問題較為突出。
第一,人員業務素質和技能水平不達標。對生產工藝缺乏把控能力,日常維運中,存在違規操作現象,工況出現異常時,不能清晰的判斷原因,處理措施不及時或不正確;第二,日常維護和巡回檢查質量不過關。運行參數的偏離、設備隱患不能在第一時間發現并處理。日常維護不夠專業全面,經驗主義甚行;第三,管理制度執行不到位,管理持續效力發揮不足。日常管理虛弱無力,設備點檢等基礎性工作不扎實。第四,對停車事故管控不嚴。出現事故特別是不明原因故障,停留于表象,未從技術層面去分析深層次原因,未找到問題根源的情況下,急于恢復生產,把隱患遺留下來。
化工企業工藝復雜、連續性強、危險源分布集中,任一環節出現問題都有可能導致裝置中斷運行,而裝置的長周期運行不僅是實現效益的基礎,也是降低能耗的關鍵。改進工作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抓好裝置效率優化點和能耗重要指標,如汽輪機的輪室壓力、精餾塔塔壓、污氮含氧量、氧提取率和精餾系統的能量分配等關鍵點,從而降低原材料消耗水平。將高壓蒸汽的氧單耗控制在4.25kg/Nm3。另外,降低檢維修費用及備品備件消耗,力爭同比下降5%。
力爭設備完好率達到98%,杜絕非計劃性停車事故發生。設備完好是裝置平穩運行的物質基礎。通過巡檢掌握設備實際狀況,把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通過點檢發現問題,并及時匯總分析,采取管控措施。根據設備設計參數、規定的維保周期,并綜合各方面因素,采取與實際相適應的維保手段,嚴把維修質量關,以確保設備的完好率。
3.3.1 指標控制方面
工藝指標是工藝控制的核心與基礎。通過細化管理,建立指標日報表、報警臺賬和參數偏離臺賬,總結、分析數據,保證一、二級指標月度合格率100%。
3.3.2 聯鎖管理方面
規范管理,確保投用率100%。嚴禁隨意摘掛聯鎖,遇確實需要解除聯鎖的情況,嚴格執行審批手續。開車前做好設備的聯鎖調試和自控閥的聯動調試。裝置運行期間有觸發聯鎖事件,及時研討分析并制定管控措施。
首先,確保管理人員對裝置和工藝的絕對掌握,提高技術水平,帶動員工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其次,加強崗位人員的培訓。制定詳細的學習計劃,明確目標,提供便利的學習條件,創建盡可能多的學習途徑。再次,強化員工執行力。通過檢查和考核提高員工的實際執行力,完善制度建設,使日常操作有制度、有規范。最后,建立有效激勵機制。運用多種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激發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