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 牛媚潔
摘要:河南在構筑全國重要文化高地的進程中,牢牢把握華夏文明之根、中華文化之源,黃河文明中心的地位,實現了中原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構建了貫穿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時期具有河南特色的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凝練出兼容并蓄,剛柔相濟,革故鼎新,生生不息的中原人文精神。本文對河南優秀文化資源在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現狀、著力點、路徑進行了分析研究,旨在進一步推動河南優秀文化資源與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一方面改進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加強地方高校服務于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的建設,達到文教良性互動,產學研有效結合。
關鍵詞:河南 優秀文化 地方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一、河南優秀文化資源的精神內涵及價值
中原優秀傳統文化是河南最為優質的資源。習近平總書記曾形象地說,河南“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兩腳一踩就是秦磚漢瓦。”她包含歷史上數千年存在并一脈相承的文化形態、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居全國首位的諸多文化陣地,世界文化遺產5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358處,“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46項,國家級非物資文化遺產代表項目113個,均居全國首位;有以根源性為特征的姓氏文化、河洛文化、根親文化、漢字文化等;有以老子、張仲景、張衡、杜甫等諸多在教育、科技、醫藥、文學、藝術等方面頗具代表性的圣賢名流。這些獨具特色的文化資源,蘊含著豐富的核心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如“大同”、“和合”成為了中華文化的核心思想;禮義廉恥、仁愛忠信、精忠報國成為了中華民族的核心價值觀。這些都是增強地方高校學生文化自信的生動教材,是樹立“愛國愛家愛校”思想的精神源泉。
河南革命文化是河南最具特色的資源。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調研時指出“河南是英雄輩出的地方,必須傳承紅色基因,用好紅色資源,擔負起把革命先烈為之奮斗,為之犧牲的偉大事業奮力推向前進的重大責任。”目前,河南有紅色文化場所647處被命名為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有306處被名為縣級以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成了以新縣箭廠河革命舊址為代表的14家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打造了 “蘇區首府、將軍故里”大別山紅色教育基地等,并孕育出了焦裕祿精神、紅旗渠精神、大別山精神、新鄉先進群體精神等寶貴精神財富,成為當代河南精神的有機內核。這些是民族精神、時代精神的凝聚,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效發揮著政治引領作用,為學生成長成才保駕護航。
河南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對中原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文化的繼承和發展,發揮著關鍵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提出“興文化,就是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當前,河南正以獨特的地理優勢,以黃河流域保護治理帶動全省生態文明,以沿黃地區發展引領全省高質量發展,以傳承弘揚黃河文化促進中原文化繁榮興盛。黃河文化以其博大深厚的文化內涵深刻影響著中國近現代的革命事業,同時創造性地吸收馬克思主義思想,在實踐中發展出了紅色文化、愛國主義及生態文明等新的文化內涵,為中華文明增添了新鮮的內容。這是河南地方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獨特資源,為增強學生民族認同感提供精神文化支柱。
二、河南優秀文化資源融入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
課題組對省內五所地方高校進行了走訪調研,發放調查問卷500份。調查結果顯示:五所高校都有運用河南優秀文化資源開展教育教學活動,能夠在課程設置、學生社會實踐、校園文化建設等多方位涉及。在接受問卷調查的500名學生中有95%為河南籍,對河南優秀文化資源比較了解,尤其是實物化的歷史遺跡、名人名著,但對潛在的精神資源了解比較印象化;有89%的學生高度認同河南優秀文化資源應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但有58.6%的學生對本校實際教育效果不滿意;86.3%的學生對豐富教學形式要求強烈,尤其是實踐教學是學生最為感興趣的思政教育形式。由此,可以分析出河南優秀文化資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受學生歡迎的,其必要性是顯著的,但是還存在融入程度不深、作用發揮不充分、特色不夠鮮明等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是對河南優秀文化資源所包含的精神內涵挖掘不夠深入,尤其是貼近大學生精神世界的動力源泉不夠生動,雖然,各高校有意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進地方文化資源,但是表現形式過于單一或流于形式,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很少有意識地從中汲取精神食糧,所以作用的發揮就可想而知了。
三、河南優秀文化資源融入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著力點
將河南優秀文化資源充分融入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需要把握好理論指導力、價值觀感召力和精神凝聚力。
河南優秀文化資源融入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把握好理論指導力。河南的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都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河南革命、建設歷程緊密結合而形成的優秀文化,具有鮮明的政治立場。注重將河南優秀文化精神、文化內涵與習近平總書記3次視察河南、3次參加全國兩會河南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以及對河南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相互貫通,講好鄂豫皖蘇區紅軍誕生地、“千里躍進大別山”等故事,弘揚時代價值,堅定政治方向,最大效能地發揮地方優秀文化資源對學生思想沃土的滋養,提升人文底蘊,增強文化自信,為學生成長成才保駕護航。
價值觀感召力是將河南優秀文化資源融入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目標。當前,多元化思潮涌動,網絡信息充斥,嚴重影響著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與踐行,充分發揮河南優秀文化資源中的時代精神來正本清源十分必要。“平正通達”中蘊含的和諧、“精忠報國”中的愛國、“焦裕祿精神”中敬業奉獻等等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度契合,發揮好河南優秀文化資源的親和力和具象傳播,掌握好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廣度與深度,積極促進知識化教育向德育化教育的轉變,引導地方高校大學生自覺認同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其精神境界、道德情操,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中原文化固有的向心力在促進民族的偉大復興中發揮著精神凝聚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黃河文化凝聚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核心要素。新時代,在創新河南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把握好“黃河文化”的強大內涵,將這種凝聚精神詮釋成“愛國、愛家、愛校”思想,更直接地反應在學生的精神世界當中。
四、河南優秀文化資源融入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徑
河南優秀文化為地方高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生動例證,同時,地方高校作為傳承發揚河南優秀文化的重要陣地,學生是重要群體,將從厚重的文化積淀中汲取的能量轉化成學生砥礪前行的動力,其過程就是“立德樹人”。高校在進行河南優秀文化資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要轉變“重專業、輕德育;重能力、輕素質”的舊觀念,創新好教育形式,在課內課外,校內校外,講好中原故事,傳播好中原聲音,闡釋好中原特色。融入課堂教學是關鍵之舉。教育作為傳承文化的載體,在推進河南優秀文化資源融入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中應該表現出一種責無旁貸的精神。各類學科的教學都必須要發揮好“課堂思政”的重要作用,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注意發揮中原優秀文化的資源優勢,挖掘其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以中原優秀文化資源感染學生、鼓舞學生,增強學生核心凝聚力和集體向心力,在展現中原文化核心魅力的同時增強河南地區地方吸引力。此外,黨課培訓過程中也應當將河南優秀文化資源作為重要的學習資源,講好河南的革命文化,傳遞紅色基因,發揮紅色文化的教育與激勵作用,塑造崇高品格。
融入校園文化是必要之策。推進河南優秀文化資源融入地方高校,必須要增強校園文化建設,使得學生“時時受教育,處處受感染”。高校的文化環境要展現中原優秀文化資源優勢,從校園環境、人文景觀、建筑風格等方面發揮文化的潛移默化作用。學校的精神文明建設活動應當展現出中原優秀文化資源的優勢,如深化“三下鄉”、高雅藝術進校園、“戲曲進校園”等活動,在城市、鄉村、學校“三位一體”的文化惠民工作格局中提升大學生的藝術責任感。以大學生的興趣為切入點,促進學生自覺學習河南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淵源、發展脈絡、基本走向,弄清楚河南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創造、價值理念、鮮明特色,增強文化自信。網絡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可以設計專門的網站或公眾號等形式多樣傳播中原優秀文化資源,以促進其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充分發揮。
融入社會實踐是應然之徑。儒學大師荀子曾說過:“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 河南地方高校可以以實施中原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工程為龍頭,深化傳統文化研究,推動普及革命文化,大力弘揚先進文化,使之融入國民教育體系、融入科學研究。要抓住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積極動員師生參與到文化強省的戰略中來,結合學科專業,將實踐地延伸到傳承弘揚黃河文化、河南紅色基因庫建設等研究中來,推動中原文化走向世界,增強師生的文化認同感和歸屬感。積極動員高校科研中心,加大分析我省在文化建設方面與周邊省份和先進省市之間存在的差距,在傳統思想文化提煉,增強文藝作品時代感召力,文化產業多樣性等方面,充分發揮高校文化產業公司、文藝團體資源優勢,為新時代河南文化建設譜寫更加出彩絢麗篇章。
本文系“2018年度鄭州師范學院思想政治工作科研規劃項目課題”階段成果。
參考文獻:
[1]河南省委書記王國生:相約新時代 中原更出彩.河南日報[N].2018-4-14.
[2]劉一寧.在主題教育中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河南時重要講話精神.河南日報[N].2019-9-25.
[3]杜維霞.河南紅色文化資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探討[J].德育研究,2017(12):52.
[4]《我省重點建設14家“國字號”紅色景區》在線薦稿.河南日報[N].2017-11-20.
[5]習近平出席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N].2018-8-22.
[6]王勝昔.講好“黃河故事”,凝聚精神力量.光明日報[N].2019-10-8.
[7]樊海源.中國傳統文化視域下培育和踐行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路徑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7):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