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冰潔
親子繪本閱讀就是父母與幼兒以繪本為媒介來閱讀交流的雙向互動過程。這種互動包括肢體接觸、語言交流以及心靈溝通。本文將親子繪本閱讀定義為家庭情景中家長和孩子共同閱讀圖畫書的一種多感官參與的互動分享閱讀活動。家庭親子閱讀過程中,家長為了提高閱讀的效率和效果,會采用各種指點與引導幼兒閱讀的方法。在親子閱讀過程中,選擇何種方法往往需要充分考慮幼兒的身心發展特征、成人的認知、幼兒閱讀水平以及繪本的風格、內容和語言特點,有時還需考慮當時當地的具體條件。
親子繪本閱讀中家長指導方法
存在的問題
(一)多種閱讀指導方法混用不靈活
家長存在多種方法交叉使用不靈活的問題。不同的親子閱讀方法有些適用于首次閱讀,有些則適合于再次或者多次閱讀后使用,具體使用時又必須根據繪本特點、主題、內容而定,并充分考慮成人行為、技能等特點和幼兒的身心發展水平和興趣等因素,有時還要根據當時當地的情景,通常都是靈活和交叉使用。這時家長應該在親子閱讀前充分解讀繪本,了解幼兒已有經驗,選擇最適宜的閱讀指導方法。但家長往往難以根據繪本、孩子身心狀態和當時當地的情景因人因書使用閱讀指導方法。
(二)個別閱讀指導方法使用不到位
觀察發現,朗讀感悟法是使用頻率最高的閱讀方法,通過成人精彩的朗讀引導幼兒充分地感悟,是最考驗家長朗讀技能的一種閱讀指導方法。父母在運用朗讀感悟這一方法時,表情應盡量夸張豐富,聲音講究抑揚頓挫、高低變化,盡量做到繪聲繪色,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營造有趣生動的氛圍。家長入情入境地朗讀,才能吸引孩子深入其中,感悟和品味繪本。在調查中,幾位媽媽都能充分發揮女性聲音溫柔甜美的優勢,一邊懷抱孩子,一邊手捧繪本,營造溫馨和諧的親子閱讀氛圍。媽媽們的語速一般也比較慢,音量較小,也會適當停頓,這些都符合3~4歲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但是,媽媽們普遍無法根據不同繪本、不同情節的變化,調整語速、語調,缺乏一定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在氛圍的營造上略有不足。
親子繪本閱讀家長如何指導
(一)多渠道學習不同的閱讀指導方法
現如今,全社會普遍認識到親子閱讀的價值和作用,社區和學校都通過不同方式加大對幼兒早期閱讀的投入。家長應該及時關注并參與政府、社區、公共圖書館、各類學前教育機構以及民間組織組舉辦的有關親子閱讀的講座;同時,也可以積極參與家長學校、親子學苑、網站等開展的分享閱讀的經驗交流與咨詢活動。此外,家長還可以閱讀有關孩子早期閱讀方面的書籍、雜志及報刊,以充分了解不同的閱讀指導方法,提高自身的閱讀指導水平。
(二)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和提高指導方法使用的技巧
在給幼兒挑選完適宜的繪本后,成人首先要給孩子創設安靜、整潔的閱讀環境,大人要在一旁陪伴,觀察孩子的言行,密切注意幼兒的閱讀狀況,及時回應孩子的問題。但切忌在閱讀過程中隨意打斷孩子;運用提問討論法時,成人在親子閱讀前最好進行認真地閱讀和分析,有意識地設計一些問題;也可以在閱讀過程中隨機設計問題,但問題的設計要關注孩子已有的經驗,把握好難易程度,避免太難或者太簡單。提問的內容可以多樣,提問的形式也可以因“文”制宜,提問的時機要把握得恰當好處,正式閱讀前、中、后都可以提問。運用角色扮演法時,父母要做好示范作用,入情入境地演繹,同時注意引導孩子采用適合角色的語氣、語調和動作。運用創編情節法時,成人首先要帶領孩子熟悉故事情節、內容,再共同討論。
(三)關注繪本,拓展兒童文學方面的常識
繪本既是圖畫書更是一門藝術,有其獨特的節律、組織結構和敘述技巧。繪本的內容包羅萬象,幾乎涵蓋了幼兒生活成長的各個領域,比如情緒處理方面的,包括認識與欣賞自我;品質養成方面的,包括理解別人、相親相愛;認識世界方面的,比如掌握知識、懂得生存與關懷;還有感悟生命意義的,感悟與品讀哲理的。
在實際生活中,雖然得益于一定時間的實踐,家長會不自覺地運用一些指導方法,但總體而言,家長對閱讀指導方法的了解并不多,應用現狀并不是非常理想,仍存在一些問題,本文也就此提出了相應的建議。親子繪本閱讀不僅是幼兒、家長、文本三者互動的過程,又有來自幼兒園、教師,甚至社會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響,所以全社會應該共同關注親子閱讀。
(作者單位:蘇州市吳江區芮芮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