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海洋
陶行知先生說過:生活即教育,游戲即工作。在日常生活中,周邊的一切新鮮事物都深深吸引著幼兒,他們的世界充滿好奇與幻想。大自然為他們提供了豐富多彩的素材,成人的舉手投足成了他們模仿的對象……他們靈動的雙眸散發出智慧的光芒,好學、好問、好玩、愛思考、愛模仿的特性讓他們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啟蒙教育者應該為幼兒提供富有個性的發展空間。如何最大化地激發幼兒的興趣?如何促使幼兒個性的和諧化?如何把握一日活動的結構化?這些問題都提醒著教師在教學中要正視自己的職責,時刻為教育工作做好準備。
生活為幼兒積累經驗,
成為教育的“活教材”
把教育局限在學校,把幼兒封閉在幼兒園,會限制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生活里的繁雜瑣事是幼兒創作的源泉,在特定的教育場景下,幼兒會在腦海里上演一幕幕的往事,經過大腦的加工和篩選,把認為適合當前活動的現象表達出來,此時幼兒的辨別智力得到了發揮。幼兒具有好奇、喜歡模仿的特點,對于身邊的一切新鮮事物都具有濃厚的興趣,會在不斷地觀察和探索中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及相關知識。比如:在游戲中,柳柳成了理發店的理發師,她的顧客很多,許多小朋友都去理發,欣怡坐在那里,柳柳先幫她洗頭,然后用吹風機把頭發吹干,接著用梳子為她梳頭,問道:“欣怡,今天你要弄什么發型?”欣怡回答:“給我弄個漂亮的發型?!辈灰粫?,弄好了,柳柳讓欣怡照照鏡子,看看漂不漂亮,欣怡高興地點點頭,接著柳柳說:“如果你滿意就交錢吧,我還要為下一個人理發。”從游戲中可以看出柳柳平時一定去過理發店并仔細觀察過理發師的一舉一動,從而可以模仿理發師的行為,對理發的全過程掌握得很熟練,并且順序正確。可見,柳柳在日常生活中一定是一個愛觀察、愛模仿的小朋友,游戲讓幼兒懂得了要怎樣“工作”。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游戲是對幼兒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善于捕捉幼兒的興趣,提供更多有利于他們發展的空間,根據幼兒好模仿、愛游戲的特點,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在游戲活動中不斷挖掘幼兒的潛力,分析幼兒的個性心理特征,讓生活經驗成為提升教育質量的手段,讓簡單而有效的活動收獲意想不到的價值。
游戲為幼兒提供展現自我的
平臺,使其在“玩”中學
游戲時間到了,幼兒興奮地歡呼著,像是約定好似的,他們都選擇了適合自己的“崗位”,又一次開始了不同的全新游戲體驗?!翱靵碣I?。”阋死?!買一送一啦!”超市里熱鬧非凡,一場大促銷正式拉開帷幕,小營業員王菲正揮動雙手,熱情叫賣著,我也被這熱鬧的景象所吸引,趕緊去“搶購”。在游戲講評環節,我請小朋友們說說今天的收獲,王菲第一個站起來并笑著說:“我們超市今天賺了很多錢,我真的很開心!”“你是怎么想到買一送一的?”我追問道?!耙驗樯洗挝液蛬寢屓コ匈I東西時,超市里的阿姨告訴我的?!彼d奮地說。
逛超市的生活經驗為游戲提供了條件,王菲在模仿超市里的阿姨時,鞏固了對“售貨”行為的認知,她的記憶力也得到了提高,并實現了自我滿足。《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充分關注幼兒的已有經驗,引導幼兒在生活和活動中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由此可知,生活經驗能夠推動幼兒的發展,游戲是再現生活的重要手段。
解放兒童,使其手腦聯盟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中國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腦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腦,所以一無所能,中國教育革命的對策是手腦聯盟,結果是手與腦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議?!币虼?,把幼兒獨特的思維和好動的天性相結合是現如今幼兒教育的趨勢。幼兒教育的途徑較多,但最利于幼兒發展和接受的則是平凡的“生活”和有趣的“游戲”。生活是可“觸摸”的教育,實實在在;游戲是可“看見”的教育,真真切切。所以,解放幼兒,讓其手腦并用,我們會發現他們的無限可能。
《綱要》中要求: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識規律,各領域的內容要有機聯系,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戲之中。所以,教育因生活而存,生活因教育而興,二者密不可分。在啟蒙教育中,生活對幼兒的影響最直接,也最深遠。愛玩、好動是兒童的“專利”,游戲是他們釋放能量的“磁場”,始終保持教、學、做的一體化,才能有效實現教育的價值。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對當前的幼兒教育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其理論和方法值得現代幼兒教師學習和借鑒。應根據幼兒的差異因材施教,實施個性化教學,讓每個幼兒都能獲得發展。
(作者單位:張家港市后塍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