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晨
(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灌云縣供電分公司 江蘇 連云港 222200)
電網工程具有極強的綜合性,涉及到多個細分項目。如:故障搶修、基礎建設、配網建設等等。而且每一個工程項目的施工技術以及質量要求都不同,所相應的對物資的要求也不盡相同,這也就給電力工程的物資管理帶來了很大的挑戰。尤其在各行各業競爭日趨激烈的新時代下,必須采取精細化的管理手段,加強電網工程的物資管理系統建設,唯有如此,才能確保電力企業實現降低生產成本、獲得更高質量發展的最終目標。本文就當前電網工程物資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就物資管理系統在電網工程中的應用進行簡單闡述,以供參考。
電網工程往往牽涉面廣,操作人員多、輔助設備到、應用到的材料量大,所以,電網工程物資管理是一項系統性的大工程,而且現場物資管理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物資在不斷的流動應用中,任何環節的變動或是錯漏都可能影響工程的正常進展,而且物資管理不善,也會嚴重影響資源的利用率,同時還會增加企業的建設成本,甚至還會影響工期。盡管近年來電力企業的物資管理水平和管理質量有了顯著的改善和提升,但是在現場物資管理上還存在較大的優化空間,具體表面在幾個方面:一是對現場物資管理系統的規劃不夠完善,對物資管理系統信息化建設的認識還不足,認為物資管理只要從日常的領用環節和財務管理上加以控制就萬無一失;二是物資管理人員的專業能力欠缺,在物資的計劃、調配、管理等方面實踐能力與控制能力不足,這就導致物資的供應與庫存上會出現銜接問題,沒有最大化的發揮出物資的效用,比如對物資的采購周期缺乏詳細的了解,導致物資供應不上或是庫存過久,比如對物資的調配缺乏掌握,對領用缺乏有效的監管等;三是對物資的使用缺乏全面的監管,物資存在浪費現象,或是超綱使用現象,經常出現實際施工的材料數量與施工圖紙不符的現象,除此之外,由于施工過程缺乏有效地監督,施工過程中建筑物資經常被浪費或是被偷盜,從而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嚴重影響工程的效益和質量,導致實際施工受到不利影響,無形之中堆高了企業成本,壓縮了企業的利潤空間,眾所周知,物資占比整個企業的七成左右,如果物資管理做不好,將會直接威脅企業的生存和可持續發展。四是物資管理系統不夠完善,在物資管理系統硬件與軟件的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物資管理系統并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在物資信息的錄入、收集、整理工作不完整,不規范,阻礙了物資管理水平的提升。
電網工程現場物資管理工作量大、物資變動信息更新快,基于此,就需要著重加強物資管理系統的信息化建設,一是要結合電網工程的實際需求,做好物資管理系統的具體的操作流程以及實施方案設計,使系統操作更契合物資管理的要求;二是要應用先進的管理軟件,積極推進網絡資源的整合與共享,以提高資源的利用率與利用價值;三是要加強物資管理隊伍的綜合能力建設,要幫助物資管理人員樹立正確的認知,認可物資管理系統信息化建設的便捷性、有利性,通過對信息化管理與傳統物資管理的相通性等方面進行研究。針對當前在職管理人員整體的水平,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如根據能力階段不同的采取相應的培訓,哪里不足補哪里,進一步強化和鞏固信息化管理的技能,強化計算機操作和信息化管理系統軟件的培訓,強化物資管理人員的實操能力,熟練掌握物資資源的獲取、分類、存儲等等,以及物資管理信息的安全管理等全面培訓,切實提高物資管理水平。最后要科學評估人才,合理地引進專業的物資管理人才,通過嚴謹細致的工作更好的保證物資管理質量,使物資管理發揮出最大的價值。
要針對電網工程現場物資管理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與分析,針對不足進行一一完善。首先要改善物資管理環境,針對當前電網工程物資管理系統落后的情況進行針對性的一一解決,加大對物資管理系統硬件與軟件的投資;其次要依托現有的物資管理平臺,建設數字化的物資管理系統;其次,要將現場物資信息納入系統平臺,進行統一的管理,建立統一標準,統一路徑,加強對工程現場物資管理的規范性,確保物資的領用、使用環節
在信息時代全面來臨的當下,要以數字化管理實現資源的節約和管理效率的提升。首先要規劃好電網工程物資管理的整體方案,建起先進的信息化管理平臺與數字檔案;其次要加強物資管理系統資源的共建與共享,提升工程物資管理的效率;最后要不斷提升管理系統安全性能,做好風險識別,盡可能的從源頭上杜絕網絡安全隱患。通過對物資管理系統的運行狀態進行有效監測,確保電網工程現場物資管理工作有序開展。
物資管理是電網工程建設日常管理的重要內容,關系到電力企業生產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達成。在經濟高速發展的新態勢下,傳統的物資管理模式顯然已經無法滿足新時代發展下電力企業日常管理工作的實際需要。唯有積極順應時代發展的變化,不斷的轉變思路,加強對物資管理系統的研究,切實提升物資管理系統水平,積極創新物資管理模式。除此之外,還要不斷加大對物資管理人員培訓力度、建立健全物資管理制度、應用先進的信息技術等手段,通過技術、人員、制度三方面來切實提升物資管理水平,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力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