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智來
(深圳市中企怡華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518101)
要想實現經濟的發展,就必須著眼于生產力水平,而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若想提升生產力水平,就不能忽略科技的力量。可以通過科技手段對工業廢物進行有效處理,將有毒害物質轉變為清潔能源。當前階段,許多企業內所排放的廢水中有毒害物質較多,對環境造成了極大污染,嚴重影響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對于工業廢水的處理至關重要,必須不斷研發新的技術,引入新的設備,才能更好的實現廢水治理。
當前階段,人們對于廢水處理的關注逐漸提升。企業通常會在工程結束后通過廢水處理裝置進行污水的處理和排放。要求在確保廢水符合標準后方可將其排入天然的水系統之中,并在系統內進行自然凈化過程。各級政府部門大力支持污水治理工作,協力對企業進行指導,以促進企業污水處理裝置的安置和創新。例如,對于支持廢水治理工作的公司給予減稅的優待,同時提供適當補貼,這也為水環境的改善起到了很大貢獻。然而,在當前階段,我國的廢水治理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函待解決:
通常來說,為了維護品牌形象和企業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實現良好創收,大中型企業會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購買廢水處理裝置,進而實現企業的積極形象,在消費者心理建立一個環保友好型企業的印象。然而,由于成本較高,大部分小型企業無力背負廢水處理裝置的巨大資金消耗,哪怕政府會給予一定經濟補貼對于小型企業來說也只是杯水車薪,難以承受廢水處理設備的高額價格。同時,也有部分企業即使購買了廢水處理裝置,但是在工業生產中,為了節約成本,也只是偶爾開放廢水處理系統,導致沒有經過凈化的廢水直接排到自然水系之中,對于當地的水環境造成了極大污染。
上面所提及的小型企業沒有購買污水處理裝置,也有政務部門監管不力的責任。相關環保法規明確規定,企業的排放物若無法達到一定標準,則不允許生產營運。然而,目前部分地區的政府沒有進行有效的監管,部分企業心存僥幸,并未進行廢水的有效處理,政府檢查部門也不作為。以上原因導致環境被極大的破壞,造成了難以挽回的惡劣后果[1]。
作為我國經濟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工業生產對于促進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自改革開放以來,在我國的工業領域,生產技術實現了大幅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經濟效益的提升。然而,工業的快速發展是一把雙刃劍,它在提升經濟水平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環境問題。工業廢水呈翻倍增長態勢,極大影響了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甚至已經對人們的生活用水質量造成了一定影響。各企業為有效減少工業廢水對水環境造成的污染,已經采取了一些措施。然而,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導致污染問題無法被根治。
我國的工業廢水治理至今已有多年的歷史,已取得了重大進展,污水治理能力顯著提升,基本可以應對一定范圍內的工業廢水治理需求。然而,盡管我國的污水治理技術正在向成熟化發展,但是污水治理的管理仍然存在許多問題,許多小型企業為了減少成本,沒有按照規定流程對污水進行治理,導致處理力度較低,不能實現污水的有效治理。因此,工業污水廢水的問題還有待解決。
廢液和廢水在工業廢水中所占比重較大,其中混合有大量的生產原料、中間物和化學元素。將廢水按性質進行劃分,可以分為化學性質和生物性質。其中化學性質的廢水包含有含汞廢水、酸堿廢水、農藥廢水、染料廢水和重金屬廢水等。至于生物性廢水,則特指含有各類病原微生物的水。現對工業廢水治理方法介紹如下:
物理處理,即通過對物理相關知識的運用,將工業生產中的廢水進行有效處理,從根本上改變廢水的物理屬性,以實現廢水的無污染處理,有效保護環境。同時在進行物理處理時,不能改變廢水的構成成分。通常采用分離法進行污水的物理治理,即分離出廢水中污染環境、影響生態平衡發展的污染源,此外,經分離而得到的水,新鮮且干凈,能夠重復應用到生產實踐之中。通過物理治理,不僅有效減少了污染,還可以通過重復利用有效節約資源[2]。當前階段在生產實踐中應用較為廣泛的物理治理方法有氣浮法、過濾法、重力分離法等。
氣浮法:主要用來處理廢水中的油類、脂肪和密度較小,低于1g/ml的懸浮物等,同時也可以將污泥進行濃縮。由于此類物質可以在小氣泡的表面附著,同時與小氣泡共同浮動而到達水面,因此可以被凈化處理。通過該技術,可以有效實現液液分離和固液分離。
過濾法:讓廢水在濾層中流出,這種濾層是通常含有細小孔縫的粒狀結構,可以有效去除廢水中的懸浮物,凈化廢水。
重力分離法: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污水治理方法,利用廢水中懸浮物的自身重力,將其與水分離,實現廢水的凈化。
生物治理,即在充分了解廢水生物屬性的基礎上,針對不同的生物特性,采取無公害的方法進行科學治理。生物治理因其自然無公害的特點,被廣泛應用于廢水治理的實踐中。當前階段,治理廢水較為常見的生物方法有:培養生物菌,并利用它進行靜電吸附、同時可以加快懸浮物的沉淀和分離。并且,生物治理可以有效處理掉廢水中的有毒害物質。不同于其他的治理手段,生物治理耗費成本較小、且療效顯著,同時操作流程較易控制,環境友好且不會危害周圍群眾的身體健康。由于上述原因,生物治理在目前的廢水治理領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3]。
化學治理,即在對廢水的化學屬性進行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利用專業化的設備,進行工業污水的治理[4]。當前被廣泛應用的化學治理辦法有:
3.3.1 超臨界水氧化法
這是一種對有機廢水進行處理的化學方法。水在溫度升高時,會逐漸發生性質的變化。在達到某一溫度時,廢水可以分解為水、氣體及污染物,通過逐漸升溫的過程,實現對污染物的分解。
3.3.2 沉淀法
這是一種對無機廢水急性有效處理的化學方法。通過將廢水中離子狀況的污染物與不同的可溶性沉淀劑放在一起,促使其發生不同的化學反應,以形成沉淀物。將污染物全部轉化為不溶于水的沉淀物質,然后將沉淀進行分離處理,就可以實現對廢水的凈化處理。
3.3.3 催化氧化法
這是一種通過催化劑對廢水進行處理,讓廢水內產生化學反應的化學治理方法。可以通過催化氧化的方法對工業廢水進行有效的化學處理,這是一種相對簡單的治理方法,通過合適的催化劑和氧化劑,從根本上凈化廢水,促使污染物轉化,使其盡快轉變為自由基,實現有效治理。通過這種方法,可以有效減少廢水治理所需時間,實現反應效率的有效提升。
分類收集治理,也即按照工業廢水不同類型的水質特點,采取針對性的方法進行處理。以重金屬成分較多的工業廢水為例,在治理過程中,可以采取分類收集的方法,對重金屬進行有效回收,有效為企業增加創收,同時對于工業廢水中的重金屬物質也可以進行有效控制,降低重金屬指標;至于含酸量較高的工業廢水,在進行治理時,可以適當增加活化劑,將廢水中的油污和重金屬物質進行有效過濾,可以確保能夠對酸進行回收和重復利用。
在進行工業廢水治理時,可以使用多種辦法。企業在進行工業廢水處理時,要在對企業排放污水的特點進行充分了解的基礎上,針對不同水質的特點,進行集中的分類和處理。綜合使用各種廢水治理方法,如離子交換法、超濾、吸附法、電絮凝法、反滲透法等,使用合適的廢水處理技術進行廢水治理,使廢水中的有機物含量得以降低,確保處理后的廢水符合規定的排放標準。同時,要確保管理方法專業,廢水治理步驟明確合理,讓加藥和控制系統的功能實現自動化控制,有效降低人為因素的干擾,減小工藝參數的變化量,使其盡量保持在一個穩定值,讓企業的污水治理能夠有效適應廢水的各種變化,實現工業廢水治理效率的有效提升。
當前階段,我國的環境污染問題嚴重,并且對經濟發展造成了一定影響。在工業化水平逐漸提升的背景下,如何有效避免工業污染,對社會環境進行保護是我們應該重點關注的問題。為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積極響應國家節能環保的政策號召要做好對工業廢水的處理。保質保量的做好廢水處理,可以有效促進我國生產制造行業的發展,為企業經濟效應的提升提供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