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彬
(吉林化工學院,吉林 吉林 132022)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為皮革行業快速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但是,加入WTO后,我國皮革行業的發展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1]。我國皮革行業發展由來已久,從原本的一個個小企業逐漸形成從生產到經營再到科研的完整體系。但是在皮革行業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客觀看待國外市場及相關行業發展。國外進口皮化材料在我國皮化市場中仍然占據大量份額,因此皮革行業的發展需要認清社會發展形勢,研發高質量的化工新材料,為民族工業振興奠定基礎。
社會主義經濟發展推動皮革行業不斷發展,在1995年,我國聚氯乙烯皮革產量就已經達到43.95 t,皮革廣泛應用于箱包、衣物等產品上。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整體提高,皮革行業的應用領域也在逐漸擴大,社會發展對皮革的需求量也有明顯提高。高分子技術、合成纖維及多涂層技術逐漸成熟,也推動皮革行業進一步發展。目前,皮革在火車、汽車、座椅、頂棚等方面都有廣泛應用[2]。由此可見,皮革市場發展潛力巨大,在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大背景中,皮革的市場容量只會進一步擴大。
目前,我國皮革行業經濟運行情況穩定,商品出口值長期處于增長趨勢,在良性發展的勢頭下,一些皮革生產技術及品牌開發等方面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外皮化產品進駐中國市場,對我國傳統皮革產品擴大銷售造成沖擊[3]。就目前皮革市場而言,各種產品魚龍混雜,摻假、次品不在少數。部分研究能力及技術突出的皮化企業,其重點集中在產品研發上,忽視對產品的宣傳及推廣,導致產品本身質量不差,但是很難打開市場,大大降低了產品的使用效果及企業市場競爭力。而國外皮革企業則采取異地辦廠、委托經銷、聘請高素質營銷人才等方式,積極推廣產品、提高知名度,迅速占領市場。因此,我國皮革企業應重視建設應用技術能力突出的隊伍,強化隊伍建設,積極推廣產品。
鄉鎮企業及私營企業在我國皮革服裝市場中占比較大,近90%的企業都是鄉鎮企業[4]。我國皮革服裝生產穩定,但是各個地區經濟發展情況不同,生產商分布也不同。我國皮革服裝生產主要集中在江浙滬、河北、遼寧等地,其余地區皮革服裝企業規模小、較為分散,未構成集群。中小型企業是皮革生產的主力,這就導致企業只能滿足一般市場要求,對于大訂單、精致皮革商品供應無法滿足,出口的產品也較為粗放,產品自身附加值較低。
皮革原料皮有限,但隨著生產企業增多,有限的資源被更多企業搶奪,容易導致原料皮價格發生大幅度起伏變化。一些實力較強的企業在旺季以高昂的價格購入原料,但是后期原皮價格跌落,耗費大量精力獲得的經濟效益轉眼又虧損進去。
皮革生產對環境造成非常嚴重的的污染。在新時期國家綠色經濟的指導下,原本的皮革行業發展模式受到一定限制,尤其是原料皮開發及處于生產階段的企業,在城市發展較為困難的制革、毛皮生產企業都要考慮污染治理,故產品的生產成本增加[5]。
我國皮革行業和發達國家的皮革行業還有一定差距,但新時期國家經濟發展為皮革行業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新時期皮革行業的發展呈現出欣欣向榮、持續發展的局面。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傳統皮革工業跟隨國家經濟步伐逐步發展,隨著全球皮革業的中心變化而逐步調整,與世界皮革行業發展步調一致。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世界皮革產業開始向亞洲偏移,而我國在此階段抓住機遇,積極發展皮革機械、皮革五金、皮革箱包等配套產業,為后續皮革產業大規模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在皮革行業的發展中,需要堅持與國際市場接軌,結合社會對皮革制品的期許熱點,以超細纖維為基礎材料,積極研發皮革箱包、皮革鞋用品等,并推動產品向透氣、柔軟、品種多樣、檔次較高方向持續發展。高檔皮革制品的外觀及物理性能更加人性化,且具有化學性、質量突出的優點。皮革企業要及時更新理念,對自身產品結構進一步調整,在產品質量及功能上,注重滿足更多受眾需求,強化企業管理,挖掘自身潛力,努力降低成本,爭取發展到世界皮革工業的上游,躋身國際市場前列,提高皮革產品的國際市場占有率。
我國加入WTO后,國家經濟和世界接軌,國內經濟發展速度較快。例如,在2015年,我國年消費鞋類已經高達23億雙,一躍成為世界上數一數二的鞋類消費大國。但我國屬于發展中國家,其產品消費檔次有待提高,一些大型城市對皮革制品有更高的要求,如上海、北京、沈陽、大連等。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因而人們對皮革制品的要求也在不斷變化。企業為占有更多市場,積極研發新產品、開展高質量、個性化服務,不斷向世界知名皮革品牌發展。因此,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對促進皮革行業更好地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皮革行業未來發展前景良好。
當前市場是以消費為導向的市場,人們對皮革制品的需求也促進皮革設計進一步發展。例如,皮衣消費的不斷升溫,使皮革服裝設計行業出現專業設計人員不足的問題,因而更多設計人員看到皮革行業的發展前景,會積極投身到以皮衣為代表的各項皮革制品設計工作中。盡管皮革服裝和其他服裝有一定區別,但是龐大的消費市場使得皮革企業高薪招聘專業的服裝、制品設計師,而設計師本身也認識到皮革領域的“大蛋糕”,不乏一些知名設計師跳槽到皮革服裝設計中去。
隨著越來越多的設計師加盟到皮革服裝的設計工作中,使皮革服裝設計的競爭壓力增加,壓力產生動力,必然使設計師創造出更多款式新穎、風格多樣的服裝,有助于提高我國皮革產品的綜合質量,有利于皮革行業走向世界、更好地發展。
品牌是一個企業檢驗皮革產品質量及服務質量的重要依據,而中國國際皮革展、中國國際鞋類展、中國國際箱包展、裘革服裝及服飾展等都發展成規模巨大、權威性強、影響力突出的展覽,為皮革行業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也為我國皮革產品走向世界、皮革企業擴大生產、提高知名度構建了很好的展示平臺。
例如,中國國際皮革展和亞太地區皮革展公司合作,其注重打造專業化、國家化、品牌化的展品,受到業內外人士高度認可。2015年的展覽會,更是按照受眾需求,設計出皮革國際展覽區、精品區、時尚區、外貿展區等。在展會中,中國皮革協會也積極開展對外促銷戰略,著重展現自身內銷新市場的展會特色,在展會開始前,提前做好規劃,在各大知名媒體、公交專欄、雜志封面、專業網站等積極宣傳,邀請國內一些較大的皮革貿易商、代理商、超市負責人等參與皮革產品宣傳,為皮革企業積極開拓市場并進一步發展打下基礎。目前的皮革品牌依舊處于不斷創新階段,為皮革行業擴大商品貿易提供了良好機會。
皮革企業擁有大量品牌是行業轉型發展的重要象征,在皮革產品展會上,企業堅持以真皮標志展示自身產品,在統一的展覽區域,展示出品牌的內涵、誠信、品質、環保、時尚等,突出以真皮標志為代表的優秀產品,受到參觀者廣泛青睞。
綜上所述,我國屬于皮革制造大國和消費大國,皮革制品在國際銷售方面也位列前茅。經過長時間的發展,皮革行業已經實現了大量的原始積累并且迅猛擴張。新時期綠色經濟的發展對皮革行業的發展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皮革行業要想實現自身可持續發展,就必須認識到自身發展現狀及前景,采取有針對性的具體措施,為提高產品質量、提高服務質量不懈努力,爭取在國際市場中嶄露頭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