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妍 (哈爾濱華德學院)
黑龍江流域在數千年的歷史興衰變遷中,積淀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內涵。龍江地域文化是長期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祖先們所總結的自然更替的客觀規律,所創造的生產生活的特定形式,以及所憧憬的真善美的意識。黑龍江地域遼闊,土地廣袤,物產豐富,先民通過剪紙藝術堅定信仰,傳遞信息,表達情感。由此,剪紙藝術也成為原汁原味的黑土文化的重要象征。將剪紙藝術與旅游紀念品開發設計相結合,對于推動龍江地域文化創意產業和旅游業發展具有實際意義。
我們常說“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龍江地域的剪紙藝術具有深厚璀璨的文化底蘊和獨一無二的藝術魅力,受到人們的高度推崇和青睞。龍江地域剪紙藝術的文化內涵與旅游紀念品開發設計的基本原則不謀而合。
龍江地域的剪紙藝術是璨若星河的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華夏兒女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文化遺產。旅游紀念品是一種商業價值的特殊產品,其承載著一方土地的歷史文明和祖祖輩輩對真善美的憧憬。而這也使得旅游紀念品兼具實用價值與精神價值。龍江地域剪紙藝術的紀念性、藝術性與便攜性特征如下所述。
所謂紀念,是指個體對過往一段時間內出現的人或事物的思念和緬懷。這種個體情感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旅游紀念品最顯著的特征就是紀念性,而這也是旅游紀念品作為特殊的商業產品與其它產品的本質性差異。旅游紀念品能夠促使游客以具體的事物為載體追隨回憶。同時,這也是旅游紀念品開發設計的真正目的。將龍江地域的剪紙藝術融合到旅游紀念品開發設計中,既可以提升紀念品的藝術內涵與文化價值,又可以傳承和保護龍江非物質文化遺產,一舉兩得。
藝術品具有獨特的訴求,這種訴求源自于受眾對藝術的認同,以及藝術自身蓬勃的生命力。在龍江地域特色剪紙紀念品開發設計時,要促進創新意識與主觀意識的有機整合,以此激發受眾的情感共鳴。
剪紙作品屬于輕薄型工藝,具備便攜性特征。游客在旅行途中,往往都是輕裝上陣。而在選購旅游紀念品時,也會充分考慮產品的體積、重量與易損程度。龍江地域特色剪紙紀念品的開發設計,既迎合了受眾的審美需求,也高度滿足了受眾對便攜性特征的要求。
當前,旅游業開始逐步從傳統的自然觀光向文化需求方面過渡轉變,而具有濃厚的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紀念品則成為重要的文化象征。在文化創意語境中,通過提煉整合傳統民族文化元素和符號,開發設計迎合現代審美趨向的旅游文化創意產品,有利于推動龍江地域文化創意產業的良好發展,傳承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
龍江地域的剪紙藝術蘊含獨一無二的民族信仰韻味。以當地文化中的圖騰、紋飾與符號為原型,經過加工改造,創造出一系列具有黑土地文化特色的創意產品。如生命樹,象征著人們對生命的敬畏;嬤嬤人,代表人們敬仰等。由于各地區的歷史文化背景、人文風俗與生活習慣的不同,文化創意產品的藝術形態也存在較大差異。將這種概念性、抽象化的符號形象融合到龍江地域旅游紀念品開發設計中,能夠促進傳統民族文化與現代文化的融合,贏得游客的高度推崇和青睞。
龍江地域的剪紙藝術歷經上千年的風霜洗禮,成為黑土地兒女寶貴的文化遺產。剪紙藝術早已滲透到東北百姓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象征著東北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希冀。
東北百姓利用剪紙藝術記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不刻意追求造型的復雜性,也不過度拘泥于藝術形象的寫真性,更多的是表達對真善美的追求。這種絕無僅有的地域文化在旅游紀念品開發設計中是不容忽視的,同時也是旅游紀念品扎根黑土地文化的必要前提。
當前,市場中現有的以仿造復制為主要創造形式的手工藝品已無法滿足消費者的審美需求。這些手工藝品藝術形態單一化,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蘊。歸根究底,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對事物原始價值認知的不足,以及對歷史文化解讀的膚淺化。由此可見,將“非遺”手工技藝拓展應用到旅游紀念品開發設計中,有助于深化對事物原始價值的認知,以及對歷史文化的深度解析。
由于龍江地域特色剪紙旅游紀念品開發設計產業處于初始階段,其中仍存在諸多亟待解決的基礎性問題,這極大的制約了整個文化創意產業的良好發展。為此,全面且客觀分析龍江地域特色剪紙旅游紀念品開發設計現狀至關重要。
通過對現有的龍江旅游紀念品進行調查分析可知,大多數文化創意產品都是生搬硬套的。而龍江地域特色剪紙旅游紀念品結合地域歷史文化與人文風情,高度滿足了受眾的精神文明需求。
與此同時,龍江地域特色剪紙旅游紀念品的設計加工采用流水化形式。由了解龍江地域文化的專業人士展開設計,由專業生產車間進行批量加工改造。保證旅游紀念品形態多樣化也是至關重要的。除傳統剪紙旅游紀念品外,還包括書簽、明信片、印章與畫軸等物品形式。將極具龍江地域文化特色的剪紙藝術元素融合到布藝背包、服飾與裝飾品中,以迎合現代年輕消費者群體的復古審美趨向;將剪紙藝術與纖維藝術相結合,采用編織、雕刻、蠟染等技法,設計地毯、桌布與窗簾等家居用品,以滿足游客的實用性與審美性需求;將剪紙圖案作為七巧板、拼圖畫板等兒童用品的藝術形象,有助于培養兒童的文化認同感。對居家人士來說,具有創意性、趣味性的拼接冰箱貼亦是不錯的選擇。堅持實用功能與藝術特色相結合的原則,能夠將龍江地域特色剪紙旅游紀念品融合到生產生活中。
從上可知,龍江地域特色剪紙旅游紀念品開發設計具有如下三方面優勢價值:其一,有助于傳承和保護黑土地文化;其二,有助于宣傳推廣龍江旅游品牌;其三,有助于推動龍江經濟可持續發展,提高就業率。
在現代社會發展進程中,要傳承和發展剪紙藝術,必須拓展藝術傳播渠道,擴大藝術影響力。龍江地域的剪紙作品具有極強的地域文化屬性。在國家逐步加強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大環境背景下,東北地區的各個省市也涌現出一批國家級、世界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這些傳承人的藝術作品具有極高的商業流通價值、藝術鑒賞價值與文化品評價值。從宣傳推廣旅游紀念品的角度出發,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應當入駐高校,開設非遺課程。并與綜合實力雄厚的廠商建立合作關系,對龍江剪紙文化符號實行重組并構,形成完整的產銷鏈條,達到互利共贏的目的。
在互聯網快速普及與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大環境背景下,運用微博、微信等主流媒體形式進行龍江地域剪紙藝術推廣逐漸演變成為主流趨勢。互聯網運營推廣的首要前提是迎合公眾的審美需求,兼顧龍江地域剪紙藝術文化內涵。以剪紙藝術形式為載體創造平易近人的產品,拉近產品與消費者群體的情感距離。
此外,互聯網運營推廣可以促進設計者與消費者的互動交流,確保設計者全面掌握消費者的審美趨向、情感訴求與個性偏好。同時,還可以在傳統節日氛圍下,組織開展座談會、抽獎與投票等多樣化公眾活動,創新網絡運營方式,擴充網絡運營內涵,從而增強受眾對剪紙藝術的認同感,調動受眾參與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積極性,達到推廣營銷旅游紀念品的目的。
在“一帶一路”倡議發展方針深化落實的大環境背景下,完善區域文化創新,激發社會基層創新激情,能夠加快市場開發與產品創新。將龍江地域剪紙藝術融合到旅游紀念品開發設計中,既可以提升旅游紀念品的藝術內涵與文化價值,又可以傳承和保護黑土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極高的推廣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