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玉霞
(河南省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港區醫院內分泌科,河南 鄭州 451100)
2型糖尿病(T2DM)發病的中心環節為胰島β細胞功能受損及數量減少,故改善胰島β細胞功能是治療靶向,可降低心腦血管等疾病發病率[1]。目前,治療常用吡格列酮二甲雙胍片等,可有效控制血糖,但藥效持續時間過短[2]。玉液湯加減有固腎止渴、益氣生津之效。本研究用玉液湯加減聯合吡列酮二甲雙胍片治療T2DM效果較好,報道如下。
共96例,均為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診治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47例,男26例,女21例;年齡24~75歲,平均(49.56±3.28)歲;病程5個月~13年,平均(9.03±1.25)年;合并高脂血癥15例,高血壓19例,肥胖13例。觀察組49例,男25例,女24例;年齡20~78歲,平均(49.13±3.51)歲;病程8個月~11年,平均(9.53±1.40)年;合并高脂血癥17例,高血壓14例,肥胖18例。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較性。
診斷標準:①西醫診斷符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3]診斷標準,符合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微血管并發癥學組制定的《糖尿病腎病防治專家共識(2014年版)》[4]診斷標準;②中醫診斷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5]中有關氣陰兩虛型消渴病診斷標準,主癥為精神疲乏、面色萎黃;次癥:尿頻、心悸、失眠;舌脈:舌體干燥、舌質紅少苔、脈弦細或沉細無力。
納入標準:①符合診斷標準;②臨床資料完整;③FBG≥7.0mmol/L或2hPBG≥11.1mmol/L。
排除標準:①合并肝腎功能障礙、中樞性神經系統損傷;②患有糖尿病急性并發癥;嚴重低血糖昏迷;③精神異常;④對研究藥物過敏。
兩組均適當運動,控制飲食等。吡格列酮二甲雙胍片(江蘇德源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10005)30mg,1日1次口服,根據療效適宜增加劑量,最大劑量小于45mg。
觀察組加用玉液湯加減治療。藥用黃芪30g,山藥30g,丹參15g,天花粉15g,生地黃15g,知母12g,甘草8g,葛根10g,麥門冬10g,生雞內金15g,三七15g(兌服),西洋參15g(兌服),五味子各10g。氣虛加黨參30g,肢體不溫加肉桂12g,肢體麻木加地龍9g,頭暈加天麻12g。加水500mL煎,取汁200mL,每日1劑,分早晚2次溫服。
兩組均持續治療3個月。
中醫證候積分:根據病情程度(輕重)分為4個等級,重度計3分,中度計2分,輕度計1分,無癥狀計0分,總分24分,分數越高表示病情越嚴重。
血糖指標: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對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紅蛋白(HbA1c)測定,用日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 7000 系列檢測血清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胰島素水平(F-INS)。
胰島β細胞功能:采用穩態模型胰島素抵抗指數(HOMA-IR)評估外周胰島素敏感性,計算公式為HomaIR=FPG×F-INS/22.5。采用胰島素分泌指數(HOMA-B)評估胰島素分泌功能,計算公式為(HOMA-B)=20XFINS/(FPG-3.5)。
顯效:癥狀消失,FBG<7mmol/L,2hPBG<8.3mmol/L,且HbA1c<7%。有效:癥狀減輕,FBG<8.3mmol/L,2hPBG<10mmol/L,且HbA1c<7.5%。無效:癥狀未減輕,血糖未改善。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分,±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分,±s)
組別 例 治療前 治療后 t P對照組 47 20.06±2.47 10.18±0.15 27.956 0.000觀察組 49 19.82±2.25 5.30±0.02 45.181 0.000 t 0.498 27.418 P 0.620 0.000
兩組治療前后血糖指標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糖指標比較 (±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糖指標比較 (±s)
時間 組別 例 FBG(mmol/L) 2hPBG(mmol/L) HbA1c(%) TG(mmol/L) TC(mmol/L) F-INS(μU/mL)治療前 對照組 47 18.67±2.38 19.08±3.17 15.74±2.16 13.16±2.08 11.69±2.14 8.64±0.90觀察組 49 19.16±2.57 19.48±2.51 15.37±3.20 13.14±2.17 11.52±2.09 8.72±0.93 t 0.968 0.687 0.661 0.046 0.394 0.428 P 0.335 0.494 0.510 0.963 0.695 0.670治療后 對照組 47 15.53±2.37 16.13±3.20 7.06±0.15 3.13±0.14 5.67±0.18 7.81±0.90觀察組 49 6.15±0.53 7.41±0.59 5.13±0.12 1.19±0.25 3.49±0.13 7.42±0.63 t 27.015 18.750 69.757 46.640 68.237 2.468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15
兩組治療前后胰島β細胞功能比較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后胰島β細胞功能比較 (±s)

表4 兩組治療前后胰島β細胞功能比較 (±s)
時間 組別 例 HOMA-IR HOMA-β對照組 47 3.42±0.37 1.70±0.24觀察組 49 3.35±0.58 1.68±0.20 t 0.702 0.444 P 0.485 0.658治療前對照組 47 2.19±0.62 1.86±0.32觀察組 49 2.03±0.14 2.27±0.41 t 1.761 5.446 P 0.082 0.000治療后
長期處于高糖狀態下,會影響其表面葡萄糖激酶的活性,導致產生大量氧自由基,且難以及時代謝,在細胞內大量堆積,使繼發性胰島β細胞線粒體受到損傷,對線粒體與葡萄糖激酶之間的相互效應會有一定的抑制,最終誘發胰島β細胞過度凋亡。因此,改善細胞功能、維持胰島素正常分泌,是治療T2DM的根本原則。
糖尿病屬中醫“消渴”范疇。發病與遺傳、腎元虛衰以及飲食不節等因素有關,以燥熱為標、陰虛為本。治當以活血化瘀,益氣養陰為原則。玉液湯加減方中黃芪、補氣固表、利尿、生肌,山藥益氣養陰、健脾固腎,葛根生津止渴,雞內金健脾導滯,五味子固腎生精,丹參祛瘀止痛、除煩安神,天花粉生津止渴、消腫排膿,生地黃生津養陰、清熱涼血,知母滋陰潤燥,甘草健脾胃,麥門冬清心除煩,三七化瘀止血,西洋參清熱生津、補氣養陰。吡格列酮二甲雙胍片可有效改善糖代謝,控制血糖,通過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來降低胰島素抵抗性,調節血糖平衡,促進游離脂肪酸水平及TG的降低,減弱脂毒性,維持胰島β細胞。
玉液湯加減聯合吡格列酮二甲雙胍片治療2型糖尿病療效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