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許濤
(河南省漯河市中醫院腦病科,河南 漯河 462000)
缺血性腦卒中是腦部供血障礙引起缺血、缺氧及腦組織壞死的疾病,臨床結合缺血的影響范圍將其分為局限性及彌漫性[1]。本研究用補陽還五湯加減輔治缺血性腦卒中效果較好,報道如下。
共140例,均為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于我院就診患者,分為兩組各70例。對照組男50例,女20例;年齡50~78歲,平均(64.25±5.21)歲;病程7~13h,平均(9.29±1.47)h;梗死部位為基底節區51例,腦干11例,腦葉10例,小腦2例。觀察組男48例,女22例;年齡52~76歲,平均(64.87±5.36)歲;病程7~12h,平均(9.31±1.34)h;梗死部位為基底節區49例,腦葉15例,腦干5例,小腦1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符合《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標準[2]。伴突發肢體麻木、感覺障礙、單眼黑矇、眩暈等,經CT檢查可見腦部缺血灶,符合《中風診斷與療效評定標準》,癥見氣短乏力、半身不遂、肢體麻木、手足腫脹、面色晦暗、口舌歪斜、舌色紫暗邊有齒痕苔薄白。
納入標準:符合中西醫診斷標準,年齡50~78歲,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嚴重精神障礙,嚴重心、肝、脾、腎功能障礙,對研究藥物成分有過敏反應,中醫辨證分型均非氣虛血瘀證。
兩組均予以常規西藥治療,抗生素預防感染、抗凝、控制血糖血脂血壓、擴張血管、糾正水電解質失衡、控制腦水腫等。并予以血塞通軟膠囊(昆明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40016)50~100mg,日3次口服。
觀察組加用補陽還五湯加減。藥用黃芪120g,當歸尾6g,赤芍5g,地龍3g,川芎3g,紅花3g,桃仁3g。上肢不遂加桑枝、桂枝,下肢不遂加牛膝、杜仲,言語不利加石菖蒲、郁金,痰多加半夏、天竺黃,脾胃虛弱加黨參、白術。日1劑,水煎,去渣取汁200mL,分早晚飯后溫服。1個月為一療程。
NIHSS(神經功能)評分,總分值為30分,評分越低表示效果越好。血脂水平TC(總膽固醇)、TG(甘油三酯)、H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采用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評估,滿分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日常生活能力越好,60分以上為生活基本自理,40~60分為生活需要幫助,20~40分為生活需要很大幫助,20分以下為極嚴重功能缺陷、生活完全需要依賴[3]。
按照《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顯效:NIHSS評分減少70%~100%。有效:NIHSS評分減少30%~69%。無效:NIHSS缺損評分減少29%及以下。
兩組治療前后NIHSS評分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NIHSS評分比較 (分,±s )

表1 兩組治療前后NIHSS評分比較 (分,±s )
組別 例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70 21.53±3.28 17.34±2.59觀察組 70 22.12±3.07 12.07±1.68 t 1.098 14.282 P 0.273 0.001
兩組治療后血脂水平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后血脂水平比較 (mmol/L,±s )

表2 兩組治療后血脂水平比較 (mmol/L,±s )
組別 例 TC TG HDL-C LDL-C對照組 70 5.74±1.12 1.95±0.34 1.17±1.05 3.04±1.11觀察組 70 4.28±1.09 1.17±0.25 1.81±0.82 2.51±1.01 t 7.816 15.463 4.019 2.954 P 0.001 0.001 0.001 0.00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3~6個月ADL評分情況比較見表4。
表4 兩組3~6個月ADL評分情況比較 (分,±s)

表4 兩組3~6個月ADL評分情況比較 (分,±s)
組別 例 3個月 6個月觀察組 70 64.75±6.27 73.67±5.64對照組 70 58.35±8.25 66.31±7.08 t 5.168 6.803 P 0.000 0.000
缺血性腦卒中屬中醫“中風”范疇。由于氣血逆亂,腦脈痹阻或血溢于腦所致。可見不經昏仆而突然發生口歪眼斜、語言不利、半身不遂等癥狀[4]。治療當以補氣為主,活血通絡為輔。補陽還五湯方中黃芪補氣固表、利水,當歸尾活血祛瘀,赤芍清熱涼血、散瘀止痛,川芎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紅花活血通經、散瘀止痛,桃仁活血祛瘀、止咳平喘,地龍清熱定驚、通絡。諸藥合用,共奏補氣旺血、祛瘀通絡之效。
補陽還五湯輔治缺血性腦卒中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