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玲
劉大媽喜得孫子,老兩口樂得合不上嘴。能不高興嗎,兒子結婚10年了。他們夫妻二人是早也盼、晚也盼,終于把孫子盼來了。劉大媽囑咐劉大爺在家看好雞鴨鵝豬,自己背上為孫子準備好的衣物,興沖沖地來到兒子家。
高興的日子總是過得很快,轉眼兒媳就上班去了。劉大媽盯著孫子粉紅的小臉,摸著他那嫩嫩的小手,忍不住唱起了兒歌:“小小子,坐門墩,哭著喊著要媳婦……”“媽!”劉大媽呆住了:兒媳明明是上班去了,怎么說上話了?四下看了一圈,沒有。“媽,我沒回家,我在監控里和你說話。你不要再說這樣的兒歌啦,我有買的繪本,你可以念給他聽。”劉大媽半天沒回過神來,怎么能在家里也安監控?他順著兒媳說話的方向看起來,墻上那個小碗一樣的東西,就是監控嗎?他們為什么要安?他們要監控誰?他們要監控什么?她突然感覺頭皮開始發麻,心也狂跳起來:他們是在監視我嗎?
劉大媽感覺像被打了一悶棍,她怎么也高興不起來,一舉一動都感到別扭。想不到自己要強了一輩子,從來不拿別人的一針一線,怎么被自己的孩子們懷疑啦?自己有什么讓兒子兒媳不放心的?她仔細回想來到兒子家的行動,沒做什么錯事。難道是怕自己對孫子不好嗎?那可是她的親孫子,她寶貝還來不及呢。
晚上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她百思不得其解。想到自己年幼時家里窮,當時生產隊很多人晚上去倉庫偷麥子,她的母親堅決不允許他們兄妹偷一粒糧食。母親說:“你們現在偷生產隊的東西,將來養成習慣,早晚要進監獄。”整個冬天母親帶他們兄妹幾人在地里撿糧食,手腳都凍壞了。她又想到,結婚時他們家里一無所有。很多鄰居都去工廠偷廢鐵,有的人家因此還發了家。丈夫在工廠是保管員,自己沒工作,如果他們想偷那是太容易了。但他們夫妻二人即使揭不開鍋,也絕不拿一塊鐵。憑著倆人的勤勞,他們的日子越過越好。
年紀大了,睡不好覺心臟就不舒服。她起身吃了一片藥后又躺了下來。她隱約聽到孫子在哭,本想過去幫忙,但心里很糾結,想了想沒動。她感到從來沒有過的孤獨。在村子里,如果有心事,跟老伴嘮叨嘮叨,跟姐妹們說說也就過去了。在這里,她沒有熟人,也不能把自己家的事說給外人聽。俗話說,家丑不可外揚。
她想天亮后給老伴打個電話說一說,但轉念又想到,老伴本來心臟就不好,而且在家里忙得團團轉,他知道后只能著急上火,根本解決不了問題,算了吧。要不明天跟兒子說一說,讓他把監控撤下來,省著她在監控下心神不寧。但又想到如果兒媳不同意,兒子會很為難,不能因為這件事影吶了他們的夫妻關系。天已經亮了,她起來做飯。可看到監控后,她又開始頭皮發麻,心里發慌。她感覺天昏昏、地暗暗。連續幾天她吃不好、睡不著,人也憔悴了很多,她不知道自己還能挺多久。
兒子和兒媳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兩人一商量,兒子決定趁星期天帶母親去郊游,兒媳帶寶貝回娘家看看。把兒媳和孫子送回娘家后,劉大媽就和兒子往郊區走。突然,劉大媽想起來,可能忘了關煤氣灶。她越想越害怕,禁不住大喊一聲:“兒子,快掉頭往回走,我忘了關煤氣灶了。”兒子笑了:“媽,別著急,咱家廚房也有監控,我打開看一下。”兒子把車停好,打開手機看了一眼,然后把手機遞給了媽媽:“媽媽你看,煤氣關得好好的。”果然她在兒子的手機里看到了她熟悉的廚房,她放心了。
劉大媽笑著說:“我以為,你們安監控只是要監視我呢!”“監視你?!”“白天就我和孫子在家,你們不監視我,監視誰?”“不是的媽,我們三年前就安裝了。去年我們還通過監控抓了一個小偷呢。現在鄰居們都效仿我們,家家都安上了監控。”劉大媽聽到這如釋重負,心里頓時開朗起來。
她往窗外看去,是個大晴天,樹是那么挺拔,花是那么漂亮。她突然感覺到特別羞愧:老了老了怎么這么小心眼了?兒子看出了她的心事:“媽,是我不好,沒有給你講清楚,讓你誤會了。我們感覺得到,你這幾天不高興。我給你講講安監控的好處。”“兒子,不用講了,我全明白了。媽媽沒文化,跟不上形勢啦。你能不能找時間回去一趟,給咱家也安上監控,你爸一個人在家我不放心。”
點評:
小說選材很好,是一個農村老年婦女和現代高科技產生矛盾的故事,給我們諸多的啟示。老太太的心理變化寫得比較細致,且非常真實,小說最終的矛盾解決,也非常合理。特別是老媽媽,也要在自己家里安一個監控,為的是能看清老伴兒一舉一動,好放心。這個設計,給小說更增添了濃郁的喜劇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