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惠誼
小郭今天第七次撥打鐘曉陽家長的電話,電話終于接通了,并且和家長約好6點30分在家里等郭老師。
寒假已經過去了兩周,小郭班上50位同學的家訪工作基本上完成,就剩下鐘曉陽這最后一家了。從放假第一天起,小郭就開始打電話約鐘曉陽的家長。電話十有八九是沒有接聽的,就算聽了,也是說沒有空,沒在家。小郭有時候氣憤得真想不管他了。可是接手這個七年級一班已經一年,其他49位家長他都見過面,也深入了解過學生的情況,唯獨這位鐘曉陽的家長,從來沒有見過,即使是電話聯系,這位家長也是言簡意賅,完全信任老師,從不多說一句廢話。今天的家訪,除了是履行老師本職工作的原因,其實小郭更多的是抱著好奇心,想要看看這位家長到底是何方神圣,如此繁忙。但是這個鐘曉陽好像不需要家長過多的管束,學習非常自覺,每次考試都排在全班第一,有時甚至年級第一,是個非常乖巧懂事、開朗活潑的孩子。
小郭找到了鐘曉陽的家,他正站在門口迎接郭老師,他的爸爸正忙著燒水沖茶。
鐘爸爸清瘦而有精神,穿著樸素卻干凈的白襯衫,臉上掛著微笑,不停地對著郭老師道歉……
小郭轉頭一看鐘曉陽,長得跟他爸爸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一樣,也是一臉歉意的笑。小郭無奈地看著這對父子,原先在胸口的火氣早已被這真誠的笑容打消了。
“郭老師,真是抱歉,我家孩子讓您費心了,他每次回家跟我說起您,都帶著無限的崇拜與信任,我就知道,我的兒子遇到好老師了。”
小郭擺擺手,有些不好意思,抬頭看見了掛在墻上的各種獎狀,小郭正想表揚曉陽,沒想到曉陽卻說:“郭老師,您別誤會,這些獎狀并不全是我的,是我和爸爸媽媽三個人的。您走前看看吧!”
小郭有些驚訝,走前去認真地看起來。滿墻的獎狀,里面除了偶爾有幾張是曉陽鋼琴比賽和英語比賽的獎狀之外,大部分都是寫著“鐘敬遠”“陸曉婷”名字的“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最美教師”“師德標兵”“教學奉獻獎”等字樣的獎狀。
“郭老師,這些都是我爸媽的榮譽。我爸最近也是忙家訪的事才沒有空接待您。好幾次我想跟您解釋,爸爸都說不要讓自己的事情去打擾別人,自己也是老師,更理解老師的一片苦心,所以今天他忙完最后一個學生的家訪,馬上趕回家里來等您……”
聽到這話,看著鐘爸爸臉上有些不好意思的神情,小郭似乎明白了鐘曉陽的優秀品格從何而來了。
這時,曉陽把目光投在墻上的一幅照片上,照片上的女人大約40歲模樣,溫和地笑著。“郭老師,這是我的媽媽,我10歲的時候她因為生病離開了我和爸爸。媽媽短暫的一生,都奉獻給了教育事業,我為我的爸爸媽媽感到驕傲。”
曉陽說從小到大,比較遺憾的是沒有和爸爸媽媽一起過過兒童節。每一年學校要求家長一起參加親子活動,曉陽的父母都因為要在學校組織學生的兒童節活動,而缺席曉陽的兒童節。但是,曉陽現在懂得父母的工作是為了照顧更多的孩子,他一直以父母是光榮的人民教師而驕傲,所以,他就像父母的學生信任父母一樣,無限信任自己的老師。
媽媽走了,爸爸一個人帶著曉陽,日子可以想象有多么的不容易。曉陽說,自己能有今天,除了感謝爸爸,也要感謝自己的每一位老師。是老師們,在爸爸工作繁忙無法照顧自己的時候,把他當作自己的孩子一般照顧。他長大以后,一定要當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
望著眼前的這個少年,小郭的眼眶泛紅了,自己今天成為一位教師,何嘗不是因為自己小時候崇拜的偶像就是那些無私的老師呢?不知不覺時間已經指向八點,小郭早已忘記了自己饑腸轆轆,這些天工作的疲憊,在這一刻似乎都有了一個安慰。
點評:
小說寫得很有意味。看了開頭,以為又是一個很繁忙的家長,忽略了教育孩子的老套故事。但看到后來,才知道并非如此。作者選擇的主題,充滿了正能量,作為家長的父母,是非常可敬的人民教師,他們把自己的一切獻給了學生,卻犧牲了自己。小說也特意寫這個孩子,在這種艱難的家庭環境中,自強不息,側面烘托了父母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