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碧輝
【摘要】在現階段中,教育部門對體育教學的重視較高,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從教學狀況出發,對素質拓展訓練的合理融合有利于學生主動性及積極性的提升,引導學生逐步發展其綜合素質,保障體育教學效果?;诖?,以下分析素質拓展訓練和小學體育教學的融合,以期為各教師帶來啟示。
【關鍵詞】融合? ?小學體育教學? ?素質拓展訓練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29-121-01
引言: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綜合體育能力的發展應是教師的教學重視要點,引導學生在體育鍛煉中強身健體、發展體育精神,并實現心理素質的提升,能為其后續生活及學習打好堅實基礎。在素質拓展訓練融合下的體育教學,應重視對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對其社會適應能力、心理素質的鍛煉,教師可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對體育訓練內容合理拓展
在現階段中,小學體育教學的活動形式相對較為單一,無法實現學生體育學習積極性的有效調動。因此在素質拓展訓練的融合中,教師應從學生身體素質、教學需要出發,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拓展,為學生營造發展身體素質的優質環境,以新穎趣味的體育活動,提高學生的訓練積極性,發展其體育綜合素養。例如為實現學生合作團結意識的提升,筆者在授課中便為學生組織了趣味接力跑的活動,在活動開始前,筆者從學生身體素質出發,為其進行了科學分組,并為其講解了活動注意事項,在預備活動中,筆者組織學生將廢棄布袋在雙腳上套好,再以小組接力的形式對袋子進行傳遞,首先到達終點的小組即為勝利,標志著比賽結束。若學生在活動中導致袋子脫落時,學生便應重新從接力起點出發。而學生在跳躍中,因平衡力等因素影響,難免會存在摔倒等問題,但他們在摔倒后,均需在未得到其他學生幫助的前提下繼續比賽,這一活動在鍛煉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鍛煉了學生毅力。這一創新性的教學活動,讓更多學生也積極參與了體育活動,使其實現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二、重視學生的體育訓練安全
在體育訓練中,受訓練環境、學生能力等不同因素影響,學生的受傷問題不可避免。因此在素質拓展訓練的融合中,體育教師應重視教學活動設計的安全性,將學生的安全視為訓練活動的重點,以此避免學生受傷。在小學體育中,更多學生對體育運動的標準操作認識不足,若教師的動作示范存在錯誤,則會引發學生的受傷問題,因此教師應在充分掌握教學內容、學生理解能力、身體素質的前提下,做好安全訓練活動的設計。例如在乒乓球訓練中,為避免學生打球誤傷眼或臉,筆者在學生乒乓球對打前,會為其教授關于對打活動的注意事項及技巧,例如扣球技巧等等。而在對打環節中,更多學生會將更多注意力往打球活動上集中,因此忽視了考察外在環境,進而會出現磕碰等問題。為避免對打對學生造成傷害,筆者會為其宣傳對打中常見的安全問題,以此加深學生對對打活動的認識,使其進行安全有效的體育訓練,發展其體育安全意識,提升綜合素質。
三、掌握學生性格及學習特征
在小學階段中,各學生存在學習能力、理解能力等的差異,他們的性格特征、學習特點均不相同。因此要實現學生體育運動主動性的調動,為其綜合素質的發展提供環境,教師應在了解學生特征的前提下,以此進行教學計劃的針對性制定,讓教學計劃更為靈活及活潑。在體育教學內融合素質拓展訓練,目標在于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引導學生提升其挫折應對力、心理承受力等能力,因此對學生狀況的良好把握,才能確保教學活動的設計針對性。例如筆者在教學計劃的制定中,會結合學生的不同特點,為其設計針對性的訓練活動,從學生的興趣出發進行分組,使其分為羽毛球組、足球組及跑步組等小組。以跑步訓練為例,跑步活動相對較為枯燥,學生在跑步中也極易感受到疲憊感,此時筆者會鼓勵學生,以學生喜愛的體育人物事例等內容引導學生應敢于克服困難,以堅定意志堅持跑完全程。而為激發學生體育意志,筆者會組織其他學生為訓練學生加油鼓勵,以外在支持,發展學生不怕困難的堅強意志和能力,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在體育教學中,素質拓展訓練的融合,為學生提供了發展綜合素質的適宜環境,而從學生興趣出發為其開展針對性教學,則能讓素質拓展教學充分發揮功能作用,保障教學質量及效率。
結束語:結合以上,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素質拓展訓練的融合,有利于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以潛移默化的形式促進學生不斷進步,提升學生的運動主動性及積極性,使其在體育訓練活動中實現心理素質的增強,以良好的身心狀態應對學習及生活的挑戰,促進教育事業的成功。而教師在教學活動設計中,應充分掌握學生特征,對體育訓練內容合理拓展,并重視學生的訓練安全,以此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陳偉.素質拓展訓練與小學體育教學融合的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9,000(005):143-143.
[2]周始強.素質拓展訓練與小學體育教學的融合途徑分析[J].文存閱刊,2017,000(010):P.97-97.
[3]鄔小華.小學體育教學與素質拓展訓練的融合探究[J].明日,2019(24):0376-0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