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曉艷
【摘要】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將理論教學和實踐內容有效融合,通過教育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地理屬于高中階段的重要課程,也是新課程改革發展至今得到學生喜愛的學科之一,地理課程無論是從理論角度分析還是從實踐角度分析,都具有較強的實踐性,所以對于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提出了相關要求。本文從以下幾方面分析探索地理實踐能力的基本內涵,以及如何開展高中地理實踐能力培養,提出具體的教學指導方法。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 ?高中生? ?地理實踐能力? ?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29-127-01
引言
當前新課程標準的廣泛實施,高中地理課程也迎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現階段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必須要明確培養學生地理綜合思維以及區域認知思維、人力協調觀念以及地理實踐能力的重要性,能夠創新教學指導方法,正確認識到地理實踐能力的核心內涵,才能夠有效避免傳統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為學生帶來優質高效的課堂教學內容。
一、借助地理模型教學,突破教學難點
教師在地理實踐教育教學當中,通過地理模型來進行教育的引導,能夠有效的降低學生學習難度,豐富學生學習思維。教師也可以從應用的角度來提高學生的地理模型分析能力,教師通過地理模型進行科學的演示和引導,來強化學生的地理知識運用能力和積累能力。通過一系列的規律引導向學生進行展示和拓展,使學生能夠在課堂探究當中把握學習的要素,學生能夠結合自己在學習當中所掌握的各類知識點來制作簡單的地理模型,從而加深對于地理知識的認知和分析能力。教師通過利用地球儀來承擔地理教學的模型,讓學生在制作模型過程當中掌握學習的相關思路,來豐富學生學習思路的同時強化學生的地理探究主動性,提升學生的地理學習動力。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等高線地形圖,教師就可以通過引導學生主動的自制沙盤幫助學生了解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問題。教師在與學生制作沙盤模型時,能夠將地理當中的知識點直觀的展現到模型當中,有效的吸引學生學習注意力,讓學生在動手和操作過程當中樹立科學學習的地理思維。教師也可以通過木頭托盤和黃沙來模擬山體模型,并且引導學生思考課本當中的山谷山坡等名稱,使學生通過粉筆來標注山體的等高線,從而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讓學生更好地進行知識的探究。
二、組織學生社團,開展地理探究活動
教師在地理課程實踐教育教學當中,要根據地理現象的復雜程度來進行科學的指導,強化學生對于地理知識的深入思考能力。教師也可以在教學當中引導學生豐富學習思維,提升學生的經驗積累能力,教師通過利用實際性的引導來提高地理教學的質量,并且培養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理念。由于學生在實踐過程當中需要不斷的進行探索,才能夠養成地理學習的思維,所以教師為了有效的豐富學生的課余時間,強化學生的課堂學習質量,既要突出以學生為主導,讓學生在社團探索當中樹立科學學習思想。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城市空間結構的相關知識點,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通過以社團的形式來開展自由的探究活動,按照事件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為每一個小組設計不同的調查任務,使學生能夠通過調查主題來進行城市商業圈的分布類型分析。教師通過讓學生在自主調查活動中學會探索,并且結合地理學習知識進行思考,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知識探究能力,讓學生對于空間結構進行深層次的分析,有助于拓寬學生學習視野。
三、教師發揮自身引導作用,引導學生進行實踐探索
教師要注重在課堂教育教學當中豐富地理實踐教學活動,以學生為主體開展各類地理實踐活動能夠滿足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教師為了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從不同視角出發來培養學生學習思路。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了解地理繪圖識圖的相關知識點,讓學生在創作過程當中學會設計地理模型,強化學生的地理學習思維。教師也可以在地理教學當中將課堂拓展到課外,通過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課外當中感受地理相關知識,讓學生從實際角度來思考地理的核心內容,強化學生的地理學習需求,豐富學生的地理學習思維。
四、建立多元化評價體系,激發學生主觀能動性
在培養高中學生地理實踐能力的過程中,除了給予學生正確的方法之外,教師還要建立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在實踐過程中,應用教學評價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也能促使每一位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實踐活動中,更好的提高實踐能力的培養效果。在運用評價體系,教師首先要擴充評價的主體,教師不僅要通過自身的評價讓學生看到自身的長處和存在的問題,還要讓學生自身參與到評價中來,讓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發現對方的長處并進行相互學習,讓學生通過自我評價,發現自身在實踐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優點,和需要優化的缺點。
這樣的評價體系才能更好的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另外,教師在運用教學評價的過程中,要更多的關注學習水平較差的學生,這類學生更需要教師的評價鼓勵,因此,教師在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過程中,首先要為這部分學生創設更多的表現機會,并在學生表現之后,對學生進行及時鼓勵,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體驗到成就感,這樣學生才能更要學習自信,更愿意在活動中培養自身的實踐能力。
結束語
結合上述內容,我們能夠總結得出,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認識到首先自身要挖掘教材內容,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合理的引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這是地理教學的重要教學走向。在教學中教師也應當深入挖掘教材內容,為學生舉辦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使學生逐步成長為對于社會發展有用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楊潔,丁堯清.地理教育國際憲章2016[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上半月,2016,(08):81-83.
[2] 孫競航,劉恭祥.高中生地理實踐力培養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建議[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上半月,2016,(11):247-249.
[3] 張振新,,吳慶麟.情景學習理論研究綜述[J].心理科學,2017,28(10):34-36.
[4]孫競航,劉恭祥. 高中生地理實踐力培養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建議[J]. 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6(11):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