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
【摘要】在新高考背景下,學生可結合自身學習情況自由選擇地理作為等級考試科目為高考加分。在此種選擇環境下,更有助于凸顯出學生的特長,實現整體成績的科學提升。文章將新高考模式作為背景,分析了地理教學有效的備考策略。
【關鍵詞】新高考? 地理? ?備考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29-141-01
關于新高考相關問題的分析,據以往有關統計結果顯示,此模式推行后有部分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進入地理等級考。同時也有大量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參與到地理等級考試中,兩級分化情況較為嚴重。在步入高二后地理的學習難度進一步提升,合理的準備工作對于學生順利迎接考試至關重要。
一、新高考背景下地理教學備考面臨的問題
(一)地理教學傾向深度還是寬度
原課標地理1拆分成為必修《地理1》與選修Ⅰ-1《自然地理基礎》。為此,在課堂教學期間對于地理學科衍生出兩種基礎模式。其一,依然應用傳統教學辦法,關注地理知識的系統性,教學容量較大,且涉及到的地理原理較多致使所學內容深度加強。其二,在新指令下,參考《指導意見》要求,學習目標定位在合格考層次。有關基層調查結果顯示出,多數教師對于地理的教學選擇傾向深度與寬度存在一定爭論。
(二)教材缺失內容重構或跳過
參考新課標指導意見在《地理1》增加野外觀察或運用視頻與圖像,識別3-4種地貌,描述景觀主要特征,應用資料闡述常見自然災害出現原因。為此,并沒有能夠參考的教材,導致教師茫然無措。另外,教師對于意見內容標準的某些表述也存在疑惑。有部分學校憑借集體智慧,分析與設計出與其匹配的課程資源,學生反映效果較為理想。有部分教師在應用傳統教材內容的過程中,加入地貌景觀,也就是簡單的加法,同樣獲取到較為顯著的效果。有少數教師依然應用跳躍式的教學方式,等待全新教科書的出臺。為此,針對教材缺失部分的內容選擇重構或跳過還存在著一定爭論。
(三)地理教學內容的整合及對接問題
在原課標必修1被細分為兩個模塊后,學生若進入等級備考階段,需要對相關的內容實現整合。同時需要將地理1某部分可進入等級考要求的內容從合格標準提升到等級考,完成不同部分教學要求的對接。另外,涉及到如何對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以及區域發展整合,如何做好自然地理與區域地理的銜接問題。
二、新高考背景下地理教學備考策略
(一)憑借科學方法備考
對于全新高考模式的特征,備考教學工作應該隨之作出調整,應該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教學效率。第一,立足基礎逐步提升。在地理教學中,基礎知識作為根本存在,若脫離了基礎則能力將會尋找不到根源。無論如何命題,學生若想要獲取到理想的成績,則必須具備扎實且全面的基礎知識以及技能,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態度。高考競爭不僅僅是對于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考量,更為重要的是在基礎知識上的競爭。多年實踐證實,掌握基礎才是成功的關鍵。為此,將打好基礎放置到備考中的關鍵地位,著力復習基礎概念與理論等內容。第二,優化教學與訓練。應對新高考模式在教學方式上必須要實現優化。關注具有代表性問題的分析與處理,指導學生學會建模,促使學生掌握處理同類型問題的解答模式。除教學之外,訓練方法也應該做到優化,需要明確訓練的目的,同時關注訓練的反饋與跟蹤檢查。
(二)重新梳理及整合教材內容
基于選考學生視角進行分析,實際教學時間明顯減少,但課堂容量卻有所增加。地理課程與教材內容在此過程中并未出現改變,這導致學生在備考期間面臨著更大的壓力。為此,應該對現行地理教材內容進行優化與整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地理教材內容整合需要將培養學生的地理學科素養作為基礎目標,將地理學科能力的提升以及地理思維培養作為切入點,嚴格遵循課程標準完成地理教學。在此種情況下,教學期間除發揮出教材內部資源之外,還應該進一步拓寬視野,收集更多地理材料,豐富教學內容。
(三)將課堂教學與代表性案例深度融合
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關注引導學生在學習期間進行教學重點內容的提取,同時引導學生形成善于分析問題的思維方式。在課堂教學或是課后教學中,均需要指導學生精準識別問題的關鍵之處,形成一定的思維方式打破學習期間所面臨的問題。有多數學生表示在課后習題鍛煉中難以尋找到著手點,希望教師能夠給予指導。此種情況是習題內容與教學內容不匹配所導致的,同時也顯示出課后學生獨立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存在缺失。新高考模式對于高中地理教學提出更高的自主性要求,需要教師在教學期間關注到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將課堂教學盡量延伸到課后自主學習。課后習題鍛煉中存在著諸多無從入手的題目類型,但此類型題目對于學生的獨立解決問題能力具有較高要求。教師可選擇具有代表性的例題進行調整,將其作為課堂研究的一個部分內容,可為學生留下思考分析的時間。同時還可經由分析討論以及總結等形成全新解題思路,為學生在課后解決地理問題奠定基礎,有助于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力。另外可將部分學生感興趣的開放性問題留給學生作為課后思考內容,引導學生自行收集資料,形成屬于自己的解題思路,為學生課后自主學習提供指導。
三、結論
高中地理教學對于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獨立思考能力等具有一定要求,尤其是在新高考模式下,需要教師在傳統基礎知識教學的同時,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針對學生獨立理解難度較大的教學內容,可經由學生獨立思考后開展合作研究。在小組討論中能夠集思廣益,發散組內學生的思維,在思維碰撞下整理出全新解答思路。作為教師需要做好的準備工作是,對現行地理教材內容進行優化與整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另外,為學生創建起輕松的課堂氛圍,促使學生能夠融入其中,積極參與到地理知識教學中。
【參考文獻】
[1]呂淑琦.新高考背景下自然地理教學備考策略研究[J].地理教育,2019,04(005):26-27.
[2]王建芹,姜建春.新高考背景下區域發展教學備考策略研究[J].地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