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杰
(塘廈鎮文化廣播電視服務中心 廣東 東莞 523710)
隨著網絡技術發展,互聯網不可阻擋地走進了人們的生活,它帶給我們大量的信息,改變了人們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信息來源渠道日益多元化,除報紙、雜志、電視等傳統媒體外,互聯網、微博、各類資訊APP已成為大眾了解社會信息的主要方式[1-3]。
新媒體是利用數字技術通過計算機網絡、無線通信網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及服務的傳播形態。從空間上看,“新媒體”特指當下與傳統電視媒體相對應的,以數字壓縮及網絡技術為支撐。新媒體從早期圖文為主的門戶網站,發展到視頻門戶網站、直播彈幕、手機APP,新媒體的實時性、交互性、跨地域性特點成為大眾主要的信息獲取途徑[4]。
目前,塘廈鎮文化廣播電視服務中心(以下簡稱“文廣中心”)擁有電視、戶外LED大屏幕兩大廣告運營渠道。新媒體的迅速發展,使得傳統媒體的影響力不斷減少,而電視收看方式被場地限制,戶外LED大屏幕播出效果會受到天氣及時間影響等因素,面對新媒體的沖擊,傳統媒體渠道無可避免地出現觀眾減少的問題。因此文廣中心的廣播電視運營需要加入到新媒體的陣營,傳統媒體需要變革,不論是內容存儲的數字化,還是采編、制作、傳播的數字化,大幅度提升媒介傳播效率都是當務之急。
隨著新媒體信息發展,新媒體的廣泛運用帶來了信息傳播領域巨大變革,對廣電傳統媒體宣傳方式、管理手段提出了新的挑戰。傳統電視節目受到時間限制,必須將最精華的內容在有限固定的時間內傳遞給觀眾。新媒體的互聯性帶來海量性的特征,可以很好彌補傳統媒體的缺陷。因此,廣電媒體可以將已形成的影響力延伸到新媒體當中,在新媒體的平臺技術下,觀眾可根據自己喜好、需要選擇定制信息,隨時隨地接受或發布消息,通過“社區”“群組”等線上群體進行群聊、評論和話題分享。滿足觀眾的多樣化、多元化文化需求[5]。
要進一步落實文廣中心新時代的宣傳工作,就需要堅決落實中央、市委關于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戰略部署和具體要求,著力構建基于大數據的融媒體中心平臺,運用“統籌策劃、一次采集、多種生成、多元傳播”的全新業務模式,進一步推動內容、平臺、渠道、數據、技術、人才等方面的深度融合,根據用戶不同人群、不同層次、文化水平要求,融合電視、網站、報紙、文體資訊、政府通知等多渠道信息,推動媒體向縱深發展,形成主流媒體為引領,體制內宣傳平臺、社會媒體、自媒體融合發展的宣傳格局。
目前,文廣中心官方微信公眾號上形成了一定的影響力,但微信、微博短存在公眾號限制推送次數、不能差異化推送消息、不能直播等問題。因此、移動客戶端APP的新媒體宣傳工作,在保證信息即達的同時,防止電視、公眾號和移動端APP等多渠道重復勞動,防止大量消耗工作時間和精力,構建一體化的融媒體平臺是工作的重點。以媒體信息融合的數據基礎,將大數據信息統一標簽化分類處理,通過跨平臺技術手段多端推送消息,構建基于微博、微信及移動客戶端的“兩微一端”的新媒體矩陣。
建立新的融媒體平臺數據基礎,避免資源浪費,需要充分利用原有資源,以現有文廣網站內容管理系統(CMS)為主,擴展核心數據庫,整合電視新聞、報紙、微信、各場館(圖書館、演藝館、展示館、體育館等)活動信息,通過數字化歸集、標簽化分類手段,建立起一個涵蓋全媒體內容整合、管理、流轉、分發、營銷、運維等多方面的綜合體系,通過與內容分發的深度對接,實現內容采集加工發布、內容審核、內容評論、內容檢索、基本廣告管理、日志管理、數據統計等各種通用功能,同時能夠與APP、微博、微信、互動、互聯網發布、政務、智慧城市等其他業務系統對接。
建立移動端APP以融媒體平臺數據庫為核心,構建客戶端新聞、視頻、直播、活動等板塊,方便用戶查看資訊、回顧新聞、觀看演出、參與直播。對平臺信息加入標簽關鍵字分類,并對用戶感興趣的關鍵字進行分析定制化推送(見圖1)。
根據文廣中心現階段的人力經費情況,移動端APP分別用原生平臺技術開發安卓(Android)、蘋果(IOS)平臺,需要雙倍投入人力物力,不符合現階段發展實際,運用跨平臺框架開發快速構建跨平臺移動端APP, 跨平臺技術“一處開發、多處運行”的特性,能夠同時維護兩個甚至多個平臺,極大地提高開發效率。
目前,傳統媒體“兩微一端”傳播中,普遍采用圖片文字的報道形式,音視頻內容數量和質量明顯弱于圖文,長時間、高品質的報道更是難得一見,這已成為制約“兩微一端”報道的一大短板。因此,手機跨平臺APP發展需要加強新傳播技術的開發和應用能力,加強原創內容制作,融合文章、圖冊、原創音視頻、直播互動多方式宣傳,積極開展視頻短消息、視頻現場連線、視頻人物專訪等新聞性較強的報道,從而與傳統媒體的文字圖片報道等共同構筑全媒體的內容格局,保證媒體權威性與公信力的同時不丟失內容吸引力。
文廣中心順應新媒體的宣傳趨勢,結合群眾的實際需求拓寬傳統宣傳渠道,以“兩微一端”為載體,堅持以自運營權威發布內容為主,以“原創+每日更新”的高質量內容為補充,緊跟網絡熱點,深耕新媒體宣傳,確保廣播電視在新媒體行業的持續發展,創造出更多更好的文化產品,進一步發揮基層宣傳陣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