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國
(國家計算機網絡與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北京市 100000)
公開招標采購屬于一種無限制性的競爭招標方式,需要依法對招標項目進行公開采購,如,國家重點項目以及直轄市、自治區以及省人民政府已經明確的重點項目;國有資金作為主要控股以及主導地位的項目;其他一些法律法規明確規定需要公開招標的項目。競爭性談判采購屬于采購人直接對供應商進行邀請,然后針對采購事宜做談判的一種方式,其具有眾多特點,如,能夠使準備時間縮短,使采購項目具有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工作量大大減少,不需要花費大量時間進行投標與開標工作,使工作效率有效提升,采購成本大大減少;可以保護民族工業;使談判變得更加靈活等。公開招標采購與競爭性談判采購存在很大區別,對此,筆者做了如下談論。
《政府采購法》為了對政府采購行為進行規范,使政府采購資金被高效利用,并在保護社會公共利益以及國家利益的基礎上,對政府采購人員應該具有的合法權益進行保護,從而促進廉政建設。在《政府采購法》當中,對政府采購方式做了明確規定,其采購方式包括競爭性談判、競爭性磋商、詢價、邀請招標、單一來源、公開招標以及國務院監理部門認可的采購方式等[1]。其中政府采購經常會運用到公開招標這種采購方式,因為此種方式較為主要,采用此種方式采購貨物或服務的,其具體數額標準,屬于中央預算的政府采購項目,通常由國務院進行規定;屬于地方預算的政府采購項目,主要由直轄市、自治區和省人民政府進行規定;如果遇到特殊情況,需要對其余的一些采購方式進行運用,必須再將要進行采購的時候,由自治州、市以上人民政府當中采購監管部門進行確定。此外,政府采購過程中還經常會運用到競爭性談判這種方式,可是在現實運用過程中,大部分供應商都不能很好地將公開招標采購與競爭性談判采購區分開。對此,國家頒布了眾多法律法規,如,《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招標投標管理辦法》(下文稱作“87號令”)、《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下文稱作《實施條例》)、《政府采購非招標采購方式管理辦法》(下文稱作“74號令”)、《政府采購法》等。
競爭性談判采購實際上就是談判小組找尋資格條件與自身要求相符合的供應商,然后與其進行合作,并針對服務內容、工程事宜、貨物采購等內容進行談判,最后將談判內容以文件的形式呈現出來,供應商需要根據談判文件的內容提交最后報價以及響應文件,采購者則需選擇與之合作的供應商,并對采購方式進行明確[2]。公開招標采購實際上就是招標采購單位按照法律規定通過招標公告的形式對那些不特定的供應商進行邀請,讓他們參與投標。
從定義角度觀看,競爭性談判采購和公開招標采購兩者間的區別主要在于談判小組應該和資格條件與自身相符合的供應商談判,與此同時,供應商還要上交最終的報價,最后達成協議,而公開招標采購這種采購方式報價機會只有一次。
國家政府部門針對采購頒布的87號令中,公開招標,是指采購人依法以招標公告的方式邀請非特定的供應商參加投標的采購方式;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實際情況,可以確定分別適用于本行政區域省級、設區的市級、縣級公開招標數額標準。由此表明,是否選用公開招標采購主要應該看公開招標采購的實際數額。按照這種規定,公開招標采購的實際限額以下的項目才能夠使用除公開招標采購外的其他采購方法。如果情況較為特殊的時候,在自治州,或是?。ㄊ校┤嗣裾呢斦块T同意批準以后,還能夠對非招標的采購方式進行運用。
從適應范圍角度看,采購競爭談判這種采購方式具有采購周期比較短的優勢,針對那些事先無法明確原因、事先無法對價格總額做出計算等采購項目,可以選用競爭性談判采購方式進行采購。
國家政府部門針對采購頒布的74號令中的第十一條明確規定,采購的談判文件必須包括以下內容:采購方式、采購需求、采購邀請、采購預算、采購資格條件、采購的報價要求、采購的價格構成、采購步驟等,與此同時,采購競爭性的談判小組還需要制定詳細的談判文件,并通過多次核實后再明確文件內容。
按照《實施條例》當中的第三十條法規,采購方式不管是公開招標采購,還是競爭性談判采購,都必須對采購項目的預算金額進行公開。所以,在采購文件當中需要公開采購預算,與此同時,談判小組必須積極參與制定與明確競爭性談判采購文件內容工作當中[3]。針對國家現在實施競爭性談判采購的具體情況來看,談判小組很少會參與制定競爭性談判采購文件這項工作,而經常會做的工作就是對文件進行確定。
競爭性談判采購和公開招標采購在評價方法上也不相同。按照《實施條例》當中的第三十四條法規,政府采購運用的招標評價方法一般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綜合評分方法,另外一種是最低評標價方法[4]。競爭性談判采購這種方法不需要給予談判響應文件任何評價,談判小組應該對供應商進行分析探究,如果發現有供應商能夠從服務以及質量等方面使采購文件當中的實質性要求得到滿足,便與其進行合作,然后以報價最作為標準,選出從低到高的3家供應商作為合作候選人。
想要對招標文件進行澄清以及修改處理,那么需要在提交投標文件的前半個月進行,在財政部門明確規定的政府采購信息媒體上將更正公告發布出來,與此同時,還要將更正公告以書面的形式呈現出來,并將其下發到招標文件收受人的手里。而修改競爭性談判文件在提交第一次響應文件的前3個工作日,能夠在談判的時候實施。談判小組能夠按照談判實際情況以及談判文件內容對采購的服務要求、合同草案條款以及采購技術等進行變動,但不能改動談判文件當中除此以外的內容[5]。變動的內容,必須通過采購人的允許,同時以書面形式呈現出來,并告示所有與之進行談判的供應商,讓供應商們了解此次變動。
綜上所述,競爭性談判采購和公開招標采購在定義、適應范圍、文件制定、評價方法、文件變動等方面存在區別,此外,供應商參加采購的方式、發售采購文件的時間、投標保證金的實際交納金額、交納投標保證金的方式等也不相同。供應商在進行投標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好區分,不要因為沒有做好區分,影響自身投標,并給自身造成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