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晉
(山西博物院,山西 太原 030024)
當前收藏熱、博物館參觀熱日益升溫,迫切要求博物館實現社會服務最大化,與之相應為確保藏品、展品的安全,博物館安全管理,也必須在保證效果的前提下提高效率。
人防是博物館安全管理中的核心要素,安全管理隊伍能力高低直接影響安全管理效果和效率,只有充分挖掘保衛職工的潛力、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才是做好安全管理的關鍵。關于這點西方現代管理學中有許多成功經驗可以借鑒,團隊管理就是其中之一。
團隊管理是一套旨在通過團隊自治管理形式,發掘員工潛力以提高工作業績的管理模式,興起于上世紀九十年代,通過在一個組織中,依成員工作性質、能力組成各種工作團隊,參與組織各項決定和解決問題等事務,以提高組織生產力和達成組織目標,該管理模式具有靈活、高效的特點。因為將組織、團隊、個人牢牢綁在一起,所以能充分發掘員工潛力,調動員工積極性,有效增強員工工作能力,現已被眾多企業、集團廣泛采用,實踐證明效果良好。在博物館安全管理中不妨借鑒團隊管理成功經驗,對部分崗位采用團隊管理模式,積極做好團隊建設,充分調動職工積極性,以提高工作效率,確保博物館安全[1]。
工作團隊是實現團隊管理的基礎,相比現行科層化管理具有以下特點:
團隊管理模式將組織目標完成情況與團隊業績直接掛鉤,團隊業績直接與個人績效掛鉤,在較大程度上影響個人薪酬。這樣就使組織目標的完成情況,直接影響到個人收入,使組織、團隊、個人的利益相一致,充分調動團隊成員參與團隊管理的積極性,團隊成員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工作,是為了完成組織目標(團隊任務目標),也是為了爭取更多的個人薪酬。
團隊為了共同目標而設立,團隊成員彼此地位相互平等,團隊成員共同管理,共享成果,同時也共擔責任,每個人的失誤都會影響團隊,所以成員之間必須彼此負責。團隊成員共同努力,克服各種障礙后達成團隊目標,成員間也建立起彼此間的信賴,增強團隊凝聚力。
團隊模式能把成員所掌握的互補的技能和經驗集合在一起,擁有更強的技能和更豐富經驗。團隊還可以通過組織聯系網絡更廣泛、更有效的收集信息,同時團隊成員也會將個人所掌握的信息及時通知其他成員。這些優勢使得團隊能夠在更大范圍內能應付多方面的挑戰。
團隊是一個能讓其成員實現自我價值的平臺,在完成組織目標過程中,憑借團隊的資源支持,成員個人可將自身優勢技能、特長充分發揮,在完成組織目標的同時也創造了個人業績。“干的好”自然“升的快”,個人工作業績優秀的成員可以在為組織達成目標的同時,更快的實現事業抱負。
博物館安全工作重在防患于未然,但長期表面安全,容易使人麻痹大意,喪失警惕性,責任心降低,真有事時,往往措手不及。團隊化管理通過將個人業績與團隊業績緊密聯系起來,把個人利益與團隊利益牢牢綁在一起。這樣因為個人工作失職將影響團隊整體績效,使得團隊成員相互起監督作用,個人工作不負責任、懶散、麻痹大意,將會被團隊及時監督、糾正,這樣形成一種人人保安全氛圍,切實做好安全工作。
凝聚力作為一種無形的精神力量,如紐帶般將團隊成員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對團隊潛能的發揮起著重要作用。團隊建設是產生凝聚力的源泉,為了達成組織目的,團隊成員必須緊密團結在一起;為了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必須通力合作,將個人才智和技能全部貢獻出來,為集體服務。在達成組織目標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團隊精神,同時團隊精神也會增強團隊的凝聚力。
目前多數博物館安全管理中實行的是值班人員對其在崗時間負責,加上輪崗值班見面交流時間短,這樣就導致值班員之間彼此相互獨立,值班員之間缺乏交流與溝通。在工作中需要有人來協調各班之間安排,缺乏交流不利于連續性工作的開展,也會增加部門負責人的管理工作量。團隊化管理模式下,每個團隊成員都是團隊的主人,共同參與決策,共同執行計劃,共享團隊業績,也共同對團隊負責,團隊業績的好壞與成員利益息息相關,這樣充分調動了團隊成員參與團隊管理的積極性,增強了職工之間交流與和合作,也提高了團隊的任務執行力。同時達到了實現崗位團隊自治的目的,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減少了領導團隊管理的工作量,使管理層可以把更多的時間用在共需要的地方。
高級人工智能:能執行任意指令,做任意勞動,可以替代人類的一切勞動,也可以創造性解決問題,其智力遠遠超過人類。但是,它只有高度的智力而沒有情感。對于人類,它只是聰明而忠實的奴仆。
博物館安全管理中采用團隊管理模式必須根據自身安全管理的實際情況,在適合采用團隊管理的崗位上組建和開發高效的團隊[2]。同時開發團隊應注意以下幾點:
為新團隊設定一個清晰、合理的任務目標是十分重要的,博物館安全管理者必須為團隊指明了努力方向。高效團隊非常明確他們要達到什么目標,成員為團隊目標奉獻力量,他們清楚地知道團隊希望自己干什么,以及成員之間怎樣相互協作以最終實現目標。
選擇團隊成員要利于團隊目標的達成,最好成員們的原來工作崗位目標是一致的,并且與團隊目標也是一致。博物館安全保衛部門在建設團隊時有著任務目標清晰的優勢,確保文物安全是根本目標,所屬安、消防、保安等一切工作都是圍繞這一目標的,只是具體工作略有不同。
合理團隊目標應略超過個人工作目標的總和,原因有二:1)在單干情況下根本無法完成團隊目標,只有密切合作才能完成任務(如:安全演練)。2)開發團隊成員的潛在工作能力。
出于對團隊進行考核的需要,這個團隊目標(可以是制定詳細的工作計劃)應當是可以量化的。以消防安全管理為例,將消防日常值機、消防安全檢查、消防系統維保、消防安全培訓等方面以表格形式列出重要工作內容(如:消防安全檢查、消防演練等),規定出各項所占的分值,以及得分和扣分原則。這樣就有了一個詳細的消防任務目標列表。
團隊管理模式下“一加一并不一定大于一”,因為對于高效團隊而言,具備良好的團隊協作意識比掌握高超專業技能更為重要。團隊成員需要掌握專業技能,更需具備團隊協作意識,團隊因為成員互相協作而強大,缺乏團隊協作意識容易導致團隊陷入內耗的處境,使得團隊成員必需花大量時間來處理與其他成員之間關系,導致團隊效率低下。
高效團隊內部保持著良好的溝通,群體成員之間能夠以清晰可見的方式傳遞信息,如同一對共同生活多年的夫妻,良好的溝通使成員能迅速有效地分享彼此的想法和情感。良好的溝通還表現在管理者與團隊成員之間良好的信息反饋上,這種反饋有助于管理者對團隊成員的指導,以及消除彼此之間的誤解[3]。
良好的溝通,可以使成員之間彼此相互理解,每個成員對其他人的品行和能力都深信不疑。這種互相信任可以減少或消除內部摩擦,并提高團隊工作效率。需要注意的是信任這種東西往往相當脆弱,維持群體內的互相信任需要引起管理層足夠的重視。
團隊成員內部看待統一問題,經常存在不同觀點,對于不同的觀點應該求同存異。因為成員持不同觀點,是團隊內部進行討論的前提,也是團隊保持活力的源泉。正是在團隊討論中,不同觀點,通過互相碰撞,取長補短進行完善,最終形成完善的方案。
團隊對外,觀點必須保持統一,因為統一的觀點是意味著團隊目標的一致,對外體現著團隊成員對團隊高度的忠誠度和奉獻精神,是團隊成員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標志,也是團隊對外統一的 承諾。
1)開發高效團隊必須采用合理的績效考核。對團隊績效考核應分兩層次考核。第一層次考核團隊目標完成率情況,已經量化的團隊目標進行考核,考核安全管理的團隊不應看考核分數高低,而應看各項重要安全管理的任務是否完成,效果是否良好。第二層次是考核安全管理團隊中的成員的工作態度與個人業績。2)對團隊和成員進行績效考核,必須堅持公開和公正。首先是公開,公開進行團隊目標考核,公開對團隊成員進行考核,公開團隊各成員的考核結果,讓每個成員的工作情況接受集體的監督,只有公開前提下才存在公正,這里公正是指團隊依其任務完成情況獲得相應團隊績效,成員依其對工作態度和團隊的貢獻獲得績效工資。
團隊相比科室而言,應當更加自治,更加獨立,團隊成員共同管理,共享成果,也共擔責任[4]。諸如安全工作目標計劃的制定,不同觀點整合調整,日常工作交流,安全管理工作的執行,設備、設施檢查等都可以由團隊獨立完成。安全管理負責人對團隊的管理將主要集中在對團隊工作目標進行審議和對團隊進行考核,這兩大方面。
更多情況下,領導將扮演教練和后盾的角色,他們需做的是幫助團隊指明前進的目標,向團隊成員解釋通過克服惰性可以實施變革,他們鼓舞每個成員的信心,他們幫助成員了解自己的潛力所在。他們為團隊提供指導和支持,但并不控制團隊。
團隊模式運行示意圖:

團隊管理模式是與績效考核機制相適應的,建設高效率的團隊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工作,以上是筆者對團隊管理模式和建設團隊的一些思考,用來與博物館安全管理部門的同仁共同探討。博物館安全工作要走的路還很長,在此筆者與各位同仁共勉,讓我們攜手努力,把博物館安全管理工作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