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Eur 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20年6月報道】題:門靜脈系血栓與內鏡下靜脈曲張治療之間的關系:一項系統評價和薈萃分析(作者Wang LE等)
在肝硬化患者中,門靜脈系血栓與內鏡下靜脈曲張治療的關系仍不確定。本研究旨在探究內鏡下靜脈曲張治療術后門靜脈系血栓的發病率及兩者之間的關系。
來自我國沈陽北部戰區總醫院消化內科的Wang等檢索了PubMed、EMBASE和Cochrane圖書館數據庫以獲得相關研究。提取有關接受和未接受內鏡下靜脈曲張治療患者門靜脈系血栓發病率。計算相對危險度(RR)及其95%可信區間(95%CI)、研究間的異質性。采用Meta回歸分析、敏感性分析和亞組分析探索異質性來源。
最終13項研究被納入,共有833例患者。內鏡下靜脈曲張治療術后門靜脈系血栓的發病率為10.4%(95%CI:4.9%~17.7%),研究間存在顯著異質性(I2=83.3%,P<0.000 1),Meta回歸分析、敏感性分析和亞組分析均未能發現異質性的來源。4項研究比較了接受與未接受內鏡下靜脈曲張治療的患者門靜脈系血栓發病率的差異,發現接受內鏡下靜脈曲張治療的患者門靜脈系血栓發生率顯著高于未接受內鏡下靜脈曲張的患者(RR:2.23,95%CI:1.11~4.49,P=0.02),研究間無顯著異質性(I2=0,P=0.43)。
綜上,內鏡下靜脈曲張治療術后發生門靜脈系血栓可能并不少見,其可能增加肝硬化患者門靜脈系血栓的發生風險。
摘譯自:WANG L, GUO XZ, XU XB, et al.Association of portal venous system thrombosis with endoscopic variceal treatment: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Eur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20.[Online ahead of 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