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剛
(黑龍江省農墾牡丹江管理局中心醫院,黑龍江雞西 158300)
冠心病心絞痛是一種比較典型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出現冠心病心絞痛發作時,伴有嚴重胸悶、緊迫、灼燒感等不適,部分嚴重患者甚至會有瀕死感。冠心病心絞痛出現的根源,與患者大量吸煙,過度勞累,飲食不科學,或者情緒波動比較大等一系列因素有關[1]。冠心病的致病機理主要是因為患者的冠狀動脈性能出現很大程度的改變,例如痙攣或(和)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在這樣的情況下,患者血管腔出現堵塞或者變異狹窄,造成患者的心肌缺血,由此引發心臟病癥狀出現。心肌的需血量與冠狀動脈供血量不夠平衡,即心肌代謝需血量比冠狀動脈供血量更大時,患者會出現心臟的急劇性缺血或者缺氧,從而導致冠心病心絞痛。心絞痛是冠心病中特別常見的并發癥,其發病基礎是冠狀動脈出現粥樣硬化而造成的管腔狹窄,導致患者心肌供血不足而缺血。冠心病心絞痛會對患者的生命健康產生嚴重影響,有著極大的危害性,致死率高[2]。當前,針對老年患者的冠心病心絞痛臨床治療,多采取藥物治療,但所應用的藥物較多,并沒有統一化、標準化的用藥方案,在具體的治療過程中,要選用與之相對應的對癥藥物,才能有更好的治療效果。因此,本研究選取黑龍江省農墾牡丹江管理局中心醫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80例老年冠心病心絞痛患者進行研究,重點探討倍他樂克治療老年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黑龍江省農墾牡丹江管理局中心醫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80例老年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法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例。對照組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齡62~83歲,平均年齡(72.12±2.03)歲,病程6個月~10年,平均病程為(6.00±0.02)年。觀察組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齡60~81歲之間,平均年齡(74.30±2.03)歲,病程6個月~11年,平均病程為(6.51±0.02)年。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一般性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黑龍江省農墾牡丹江管理局中心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對兩組患者進行嚴格檢測,以具體的檢測結果為基礎,根據具體病情著重分析和探究,對照組使用的是常規治療方法,給予口服單硝酸異山梨酯(德國 UCB Pharma GmbH,注冊證號 H20120116,規格:50 mg)40 mg/次,2次/d; 阿司匹林(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30078,規格:100 mg)100 mg/次, 1 次 /d;觀察組是在常規治療基礎之上給予倍他樂克(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32025391,規格:25 mg)治療,12.5 mg/次,2次/d。按照患者的肝腎功能以及血壓等檢查結果進行科學合理的調整劑量。一共進行2周治療。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臨床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有效、無效。顯效:針對患者進行治療之后,患者的冠心病心絞痛發作次數有十分顯著的減少,對其心電圖進行檢查,可以看出有顯著的改善,心絞痛發作減少次數的幅度超過80%;有效:通過治療之后患者在心絞痛癥狀的次數方面有十分明顯的減少,對心電圖進行檢查,相關功能有某種程度的改善,心絞痛發作次數有大幅度的減少,其幅度維持在50~80%;無效:通過治療,患者的心絞痛次數并沒有任何的減少,甚至有加重的情況,同時心電圖檢查也沒有任何的改善,心絞痛發過次數沒有明顯的減少,其幅度低于50%,沒有達到相對應的治療標準。觀察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主要是有上腹不適、乏力、頭暈等癥狀出現,統計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
應用 SPSS26.0 統計學軟件對其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治療過后,對比兩者的治療效果,對照組經過常規的治療后總有效率73.33%,觀察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之上,配合使用倍他樂克口服治療腫的治療有效率為96.67%。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明顯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的不良反應出現率為13.33%,觀察組為6.67%,觀察組低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心絞痛是冠心病中最常見的癥狀,患者會出現比較典型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從而導致患者的冠狀動脈管腔狹窄、痙攣,繼而出現嚴重的心肌缺血,致死率極高,對其進行早發現早治療至關重要。在具體的治療過程中,以單硝酸異山梨酯和阿司匹林口服為基礎進一步有效應用倍他樂克的治療方法,效果更為顯著。
由于老年性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年齡較大,身體各方面機能和臟器組織逐漸衰退,因此在心肌功能方面出現十分顯著的減弱情況,從而導致心肌缺血。冠心病臨床癥狀的出現,主要是因為冠脈循環受阻導致心肌缺氧缺血性損傷,其中心肌損傷的重要表現就包括心絞痛,但在發作過程中卻有著顯著的不確定性特征[3]。從根源來講是因為心肌缺血而造成的,在具體的治療過程中面臨極大的難度,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凝聚,有效降低患者心肌梗死復發概率,對不穩定性的心絞痛發作情況進行科學合理的控制[4]。另外,治療老年冠心病心絞痛的藥物也包括5-單硝酸異山梨酯,這是一種新型的長效酸酯類藥物,該藥物機制和硝酸甘油是比較類似的,同時在治療的過程中能夠呈現出比較明顯的長效性。在臨床常采用阿司匹林、5-單硝酸異山梨酯等藥物治療方法治療,對患者冠脈血管能夠起到擴張作用,改善心肌功能,使血液循環更加暢通,降低心臟負荷,有效減少心力衰竭的發生概率和心絞痛的發生率[5]。但整體治療效果并不盡如人意,同時會有不良反應發生。針對于這樣的情況,聯合倍他樂克治療,能夠起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冠心病心絞痛的主要發病機制極有可能是因為患者出現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等危害因素,而導致患者的冠狀動脈內部出現內皮損傷,內皮功能紊亂等相關問題。β-受體阻斷劑治療冠心病能夠呈現出良好的治療效果,因此在臨床實踐中深受認可和好評。倍他樂克是一種比較典型的選擇性β受體阻滯劑,在具體的治療過程中,可以更有效地控制心律失常的問題,有效地治療心絞痛等相關疾病。β受體阻滯劑可以選擇性地和β腎上腺素受體進行充分的融合,腎上腺素受體具體類型可以分為三種,β3受體存在于脂肪細胞當中,同時可以有效地分解體內的脂肪。當β1受體在患者的心肌組織中進行有效分布,即可使收縮率和心率進一步增加[6]。這種藥物的原理主要為患者服用該藥物之后,能夠有效抑制茶酚胺以及交感神經興奮性,使患者的心率有效減緩,確保其心室的舒張期進一步延長,以此在更大程度上有效提升舒張期心肌血流量。除此之外,該藥物有著比較優良的半衰期,吸收性好。在3~5 h藥物半衰期過程中,能夠呈現出比較良好的藥物利用率[7]。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倍他樂克用藥治療,通過不同藥物的具體功效和作用,可以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進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有效降低相對應的毒性反應,對照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13.33%高于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證實了本次觀察組用藥過程的安全可靠,呈現出更為良好的治療效果,降低風險事件發生概率。本研究還顯示,對照組經過常規的治療后總有效率73.33%,觀察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之上,配合使用倍他樂克口服治療的治療有效率為9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倍他樂克聯合常規用藥方法可以改善老年患者的冠心病心絞痛臨床癥,實現標本兼治,用藥安全性高,值得在臨床實踐中進一步的推廣和應用。
通過上文對于整個研究過程的分析和論證,我們能夠充分看出,在對于老年冠心病心絞痛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通常情況下要采取藥物治療方法,在實踐治療中采取常規用藥聯合倍他樂克治療方法能夠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降低其風險事件發生和并發癥發生,且少有其他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應,可以針對老年患者進行推廣,值得在臨床實踐中大范圍的推行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