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婷
(海寧衛生學校,浙江 嘉興 314400)
隨著時代發展,社會對人的綜合素養和創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職業教育也面臨更大的挑戰。我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以“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福建師范大學余文森教授認為,核心素養的內涵包括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關鍵能力主要指學習力。教育無非是將一切已學過(教過)的東西都遺忘后剩下來的東西。遺忘的東西是所學的具體知識和內容,而剩下來的就是所謂的能力和素質[1]。職業教育培養的學生不僅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與技能,還應具有終身學習能力。
為提升課堂實效性,我們常常要求學生開展課前學習,但以往的課前學習任務缺乏具體目標、要求,也沒有從學習內容及方法方面進行引導,更少有關于學習力提升的設計。檢索相關文獻發現,預習、課前學習、前置學習三者之間有相似之處,也有區別。多篇論文提到,前置學習不是傳統的課前預習。前置學習是學生在一定目標指導下的自主學習,在傳統預習的基礎上拓展學習內容,學生通過前置學習對新知識有了初步認識和淺層理解,為新課學習做準備,從而更有目的地進行課堂學習,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2]。前置學習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課前預習,其關鍵在于,前置學習必須有教師設計的、與課前學習目標相匹配的、能夠檢驗課前學習效果的評價任務[3]。
綜合分析相關文獻可見,與傳統的課前預習相比,前置學習有明確的目標、要求、引導及評價,但學習目標多為知識、技能的先行內化,缺少與學生學習力培養有關的設計,因此,需要一種基于學習力培養的前置學習模式。
余文森教授在《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一書中指出,學習的基本能力包括閱讀力、思考力和表達力。職業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教學內容除了有專業知識外,還有大量專業技能操作。天然藥物學等專業課程要求學生具備的能力可拓展為閱讀與觀察能力、思考與探索能力、表達與實踐能力,既有對專業文化知識的閱讀,又有對操作技能的觀察;既有對知識內化時的思考,又有對技能學習的探索;既有對內化知識的輸出表達,又有獲得技能后的實踐應用。信息傳遞規律顯示,學習的認知三環節包括輸入(Input)、加工(Process)和輸出(Output)。
IPO式前置學習指在課堂學習之前開展的以“輸入(Input)—加工(Process)—輸出(Output)”為流程的學生自主學習,旨在讓學生自主思考和探究,發現規律與方法,進而解決問題。以天然藥物學課程為例,為使前置學習達到學習力提升和知識技能初識的宗旨,根據教學大綱要求及學情,梳理天然藥物學前置學習內容,確定學習目標,從“輸入—加工—輸出”即I、P、O 3個維度準備前置學習資源,設置前置學習任務,設計課堂輸出及評價模式(見圖1)。

圖1 IPO式前置學習流程
2.1.1 融合課時目標,分步建構 前置學習作為一個完整的學習活動,不僅要有明確的學習目標,還要與課時教學目標匹配,對教學目標進行分步設定。在分析課時教學總目標的前提下,結合學生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進行有效拆解,為最終實現課時總目標服務。
2.1.2 結合學情,分層設定 根據布魯姆分類法,結合學習內容的難易程度,從記憶、理解、應用、分析4個維度確定知識點認知要求,結合學生基本情況,設定初、中、高3級目標。現以“茯苓”內容為例,介紹前置學習目標的設定(見表1)。

表1 “茯苓”內容的前置學習目標
以天然藥物學為例,前置學習的信息輸入內容包括學科知識和專業技能。前置學習資源是信息輸入的基礎,形式要多樣,并且根據學生認知水平及學習環境而定(見圖2)。

圖2 IPO式前置學習資源
2.2.1 整合文本資源,固流結合,利于選擇性輸入 文本資源是指學科知識的文字呈現,固態資源包括教材內容和個性文本,流態資源主要指網絡信息。幾種資源合理利用,能幫助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形成梳理、歸納、概括能力。
天然藥物學教材內容信息量較大,學生不易抓住重點,從而影響前置學習效果。因此,研究中對教材內容進行整合,突出中藥來源、性狀特征及功效3部分內容。對于內容龐雜、學生不易理解的部分,將其設計成簡明的個性化文本資源。
鼓勵學生正確利用網絡資源,學會檢索文獻,拓寬視野。為學生提供數字圖書館等檢索途徑,指導學生結合前置學習任務進行方向明確的閱讀。對于一些名貴藥材的真偽鑒別,由于偽品形式多樣,因此,可打破教材限制,鼓勵學生利用數字文獻進行學習,不僅可以擴大學生知識面,而且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2.2.2 開發可視化資源,動靜結合,利于形象化輸入 百聞不如一見。對于一些通過文字無法描述清楚的原理和技能操作要點,可利用靜態圖片或動態視頻進行學習。傳統教材的黑白插圖很難形象反映中藥性狀特點,可建立中藥數字圖片庫,讓學生在前置學習時通過圖片觀察藥材性狀特征。中藥圖片盡量包括形態、表面、斷面3方面信息,數字圖片庫應保證信息準確,避免學生被不準確的信息干擾。微課是為了突出某個知識點,把課程重點和難點變成若干個片段化視頻,作為輔助性教學資源,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教學活動全過程[4]。比如,學習冬蟲夏草的來源時,利用動畫解釋冬蟲夏草真菌和蝙蝠蛾幼蟲形成復合體的過程,比文本資源更清楚。在學習一些需要借助工具進行的性狀鑒定,而鑒定結果可能發生變化時,簡短的視頻最易于學生觀察,比如紅花的水試,通過視頻可以清楚地看到紅花入水后,水變色的過程及最后狀態。
2.2.3 利用實踐性資源,虛實結合,利于體驗式輸入 職業教育必須以就業為導向,與崗位對接。在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應提供實踐操作的對象和實踐環境,為前置學習整合相應實踐資源。利用中藥標本,學生可通過眼觀、手摸、鼻聞、口嘗多種途徑觀察藥材的性狀特征,相較于圖文資源更加形象具體。由學校統一購買代表性藥材,分發給學生制成口袋標本,學生可借助標本有效開展前置學習。開放中藥標本館,安排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前置學習。課程學習過程中,安排學生前往實習單位見習,在中藥調劑審核、出入庫質檢等崗位實踐,了解中藥鑒定操作技能要點。
通過閱讀與觀察完成前置學習的信息輸入,之后借助前置學習任務引導學生在思考與探索中完成信息加工。有質量的前置學習任務能最大程度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力。前置學習任務的設計是關鍵,要緊扣前置學習目標,結合學習內容特點和學生情況分層設計;重視自主學習方法指導,遵循先扶后放、循序漸進的原則;關注學習過程,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學習方法和策略。
2.3.1 按階段,閉開有度,漸進設計 學生前置學習習慣和能力培養需要一個過程,要遵循由易到難、由封閉到開放的原則。在前置學習之初,教師通過任務引導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習慣,然后逐步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比如,學習中藥性狀特征時,先利用判斷題、填空題等指向比較明確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課前自主學習,待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習慣后,就可以以開放式的問題來設置任務。
2.3.2 按內容,圖文結合,多維度設計 前置學習的內容不同,任務的表述方式也不同。對于普通中藥的來源、性狀及功效,通過文字形式就能較好地表述前置學習任務,但某些中藥的來源、性狀、結構較復雜,僅用文字不能清楚地表達,學生不能很好地理解,而圖文結合再加流程的形式更簡明。
2.3.3 結合學情,分層施教,分級設計 前置學習是生本理念下的產物,“以生為本”不能只是一句口號。前置學習教學設計必須體現因材施教、分層要求,有針對性地進行方法指導[4]。這就需要我們充分了解學生,對各種因素進行預判。比如,學習冬蟲夏草時,前置學習目標是初步掌握正品性狀特征,對于程度較好的學生比較容易達到,而對學習力相對較弱的學生,通過前置學習較難準確掌握性狀要點,我們結合學情分級設計前置學習任務,從初級到高級,由表格引領到自主概括,由基本內容到拓展內容(見表2)。
信息輸出是指學生對前置學習任務完成情況的呈現。在前置學習過程中,建立評價激勵機制,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探索熱情,使其投入前置性學習活動,確保前置學習達到預期目標[5]。為了更好地監測信息輸出情況,激勵學生參與前置學習,設計包括學科知識測評、學習成果匯報、實踐操作展示等環節的評價體系。
2.4.1 針對學科知識,開發軟件測評題庫 根據前置學習目標設置測試題,通過信息化教學平臺發布,學生在該平臺作答后,由系統計算正確率,形成整體與個體的測評分析結果,為開展課堂教學提供客觀依據。

表2 “冬蟲夏草”前置學習任務單
2.4.2 針對技能素養,形成綜合性評價方式 中職專業課教學不僅要使學生掌握學科基礎知識,還要具備相應的職業技能,更要提升學生綜合素養。因此,前置學習效果的呈現還包括學習成果報告和技能操作演示等。因此,要有相應的評價形式和評價標準。評價形式包括自評、互評和師評形式的師生綜合打分。評價標準包括學習成果匯報的準確性、拓展程度、呈現形式,匯報者的儀態、表達能力等;中藥鑒別操作的準確度、鑒別方法選擇與工具使用的規范性等(見表3)。

表3 前置學習信息輸出評價
學生通過學科知識測試、學習成果匯報、操作演示等途徑完成前置學習信息綜合輸出,實現表達能力和實踐能力提升。綜合性、過程化的評價方式能更全面地反映前置學習效果,為教師調整課堂教學計劃提供依據。
筆者在我校2016級藥學專業3個班級中開展天然藥物學(一個學期)IPO式前置學習的嘗試,通過問卷調查、學習過程記錄、學期綜合考評等了解實施效果。
教學結束后,通過問卷星發放前置學習效果調查問卷,全面了解前置學習的實施效果和學生的看法。發放問卷126份,回收126份,其中有效問卷126份,有效回收率為100.0%。問卷調查結果見表4。
從表4可以看出,超過60%的學生認可IPO式前置學習,大部分學生認為IPO式前置學習有助于提高其學習成績、自主學習能力。

表4 問卷調查結果(%)
對學生作業提交情況、課堂教學參與情況進行分析發現,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很高,學習氛圍好,部分學生除了很好地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外,還有了創新的想法并付諸行動。
將不同年級同一專業(中專藥劑專業)的兩個班設為實驗班和對照班,使用相同的理論和實踐考核試卷,比較兩班考試成績,見表 5~8,圖 3、4。

表5 兩班天然藥物學基礎理論考試情況

表6 兩班理論考試各分數段人數情況(n)

表7 兩班天然藥物學基礎實踐考核情況

表8 兩班實踐考核各分數段人數情況(n)

圖3 兩班理論考試成績分布

圖4 兩班實踐考核成績分布
由表5、6可見,不管是理論考試還是實踐考核,實驗班的合格率、優秀率均高于對照班,說明IPO式前置學習對學生掌握天然藥物學基礎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起到積極作用。
通過IPO式前置學習,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自主學習能力都有了顯著提升。但筆者在研究中發現還存在以下問題:需開發更有利于開展前置學習的信息化教學平臺,集資源發布、任務設置、學后測試及綜合評價于一體,方便師生實時互動,方便教師全面掌握學生前置學習效果。此外,可在更多學科中嘗試,使IPO式前置學習方法更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