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明明,洪 震,嚴 鑫,楊圣楠,奚 興
(江蘇衛生健康職業學院,江蘇 南京 210036)
情景模擬教學(Situational Simulation Teaching)是通過設置一種逼真的工作場景或管理系統,讓被訓練者按照一定的工作要求完成一項或一系列任務,從而鍛煉或考查某方面工作能力和水平[1]。翻轉課堂是一種顛覆傳統“課上教師講授課程、課后學生完成作業”的教學模式,變為“學生在課外自主學習,教師在課上答疑解惑、分析講解”,實現知識的內化[2]。研究表明,翻轉課堂應用于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護理課程[3-6],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然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發展至今仍存在一些問題,若單純課前利用視頻在線學習而忽略知識的內化,會使一部分學生跟不上教學進度而放棄學習。因此,2018年以來,我們利用我院信息化教學平臺的課程資源開展翻轉課堂教學,同時聯合應用情景模擬教學法,收到良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隨機從某高職院校2018級護理專業16個實訓組中抽取4組,采用抽簽法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每組包括兩個實訓組。干預組53名學生,男生6名,女生47名,平均年齡(18.28±4.67)歲;對照組55名學生,男生8名,女生47名,年齡(18.86±5.27)歲。兩組性別、年齡、學習成績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基礎護理課程選用“十二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理論和實訓課時比約為1∶1,實訓教學前,學生已完成相應章節的理論學習。本研究在第二、三學期進行,包括鼻飼法、導尿術、灌腸法等10項實訓內容。干預組采用情景模擬結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照組采用傳統講授及示教、學生分組訓練教學模式。研究結束后,將情景模擬案例發送給對照組學生學習。
2.1.1 成立教學團隊 由基礎護理教研室兩位有10年以上教學經驗、高級職稱的教師擔任教學負責人,指導整個教學工作,包括指導并審核情景教學案例的設計、情景模擬教案的書寫等。4名有3年以上教學經驗、中級職稱的教師進行授課,編寫教案等,采用抽簽方法隨機分配到兩組。
2.1.2 設計模擬教學情景 在開始教學工作前召開教學研討會,學校教師與臨床兼職教師共同討論教學實施細節,分工做好教學準備工作。(1)編制教學案例。依據學生知識掌握情況及教學進度,編制便于學生充分理解并實施情景模擬的教學案例。(2)書寫教案。保證每個情景模擬教學案例都有明確的教學目標與內容,重視學生溝通與人文關懷能力培養。(3)學生準備。責任教師指導學生進行相關操作流程、模擬教具使用方法培訓及在線課程的學習,督促學生完成相應的課前作業;指導學生閱讀案例,將學生分組,每組8~10人,為每個學生設計好角色,除扮演病人和護士角色的學生外,其余學生對角色扮演進行評價;開放實訓室,要求學生在課下訓練,并在下次課上進行模擬演練。(4)制定考核標準。平時教師評價學生課堂參與度及知識掌握程度,期末對學生理論水平、操作技能、溝通能力、人文關懷能力等臨床綜合能力進行考核。
2.1.3 實施情景模擬結合翻轉課堂教學 每組學生按角色分工進行情景模擬訓練,其他學生在旁觀察并記錄,訓練后進行討論,找出問題,提出整改措施,如有必要可更換人員再次進行演練,保證每位學生均能做到操作規范、熟練、迅速、準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意指引、促進及提示。指引是指對學生進行指導或訓練學生達到某種目標、掌握具體技能及提高人文關懷能力,如指引學生正確與病人溝通、學會關心病人、知曉面對臨床突發事件的應變措施;促進是鼓勵學生動手實踐;提示是在特定時間點給予學生語言或非語言的線索去推進實施。
2.2.1 對情景模擬結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評價 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調查學生對情景模擬結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認可情況。問卷共10個條目,涉及學生對授課方式、授課形式和整體課程質量的滿意情況。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完全同意”為5分,“完全不同意”為1分。
2.2.2 期末技能考核成績 兩學期末均對所有學生進行技能考核,內容為本學期所學操作技能,考前半小時隨機抽簽決定考核項目。由基礎護理課程組統一安排監考教師,排除兩組授課教師,且實施盲法,即監考教師不知曉學生分組情況。最后,計算學生兩學期的平均成績。
2.2.3 人文關懷能力評分 研究結束后,使用關懷能力評價量表[7]測評學生人文關懷能力。該量表由紐約市立大學護理系主任、護理學教授Ngozi O.Nkongho編制,用于學生關懷他人能力的自評。量表Cronbach’s α系數為0.71~0.84,復測信度0.80~0.94。量表包括3個維度共37個條目,即認知(14個條目)、勇氣(13個條目)、耐心(10個條目),采用Likert 7級評分法,“完全同意”為7分,“完全反對”為1分。
采用SPSS 18.0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進行描述,用t檢驗進行統計分析,檢驗水準α=0.05。
干預組問卷所有條目評分均大于3.5分,說明情景模擬結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得到了大部分學生的認可。
兩學期末均進行操作技能考核,計算兩次平均分,干預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干預組關懷能力評價量表得分及耐心、認知、勇氣3個維度得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1 干預組對情景模擬結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認可情況
表2 兩組操作技能考核成績及關懷能力評價量表得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操作技能考核成績及關懷能力評價量表得分比較(±s,分)
組別 關懷能力評價量表得分操作技能考核成績耐心認知勇氣總分干預組對照組t值P 90.00±5.39 85.24±7.74 3.698<0.05 62.23±10.32 51.41±6.61 6.462<0.05 81.67±7.19 72.76±13.30 4.3520<0.05 59.51±13.73 43.44±9.33 7.089<0.05 203.45±23.06 167.61±34.13 4.872<0.05
情景模擬結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能夠激發學生對線上課程學習的興趣,絕大部分學生喜歡這種教學方式,認為能滿足學習需求。課前教師將生動的臨床案例發放給學生,讓學生提前分組準備,激發了學生課前學習的動力。同時,所有學生課堂表現均計入平時分,提高了其進行課前學習的積極性。參與情景模擬的學生為了課上有更好的表現,觀摩的學生為了能發現操作者的問題并積極參與討論,均會在課前努力學習相關理論和操作知識。因此,該教學模式得到了大部分學生的認可。
期末學生操作技能考核成績干預組高于對照組(P<0.05)。傳統教學中,課上教師演示講解,學生觀摩學習、自主練習,教師指導,學生被動接受。而在情景模擬結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提前布置臨床案例與工作任務,學生通過教學平臺根據教師導學提示進行預習;開放實訓室,學生可預約并進行練習。通過課前線上學習及在實訓室的初步體驗,學生帶著問題參與課堂教學,變被動為主動,激發了學習積極性,課后再進行適當訓練,提高了實訓教學效果。
護理人文關懷是指護士以人道主義精神對病人的生命與健康、人格與尊嚴、權力與需求的真誠關懷[8]。醫護人員的人文關懷品質直接影響著醫患關系的良性發展,護生作為未來的護理工作人員,其人文關懷品質對自身素質和護理質量具有重要作用[9]。本研究中,干預組在耐心、認知、勇氣各維度得分及關懷能力評價量表總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傳統教學中,學生的護理對象是沒有生命的模擬人,學生與模型之間的互動缺乏真實性,教師對學生的點評也側重于操作的準確性,人文關懷教育缺乏。本研究中開展情景模擬教學,學生面對真實的“病人”,教師在設計病例時會為“病人”設置臺詞,讓學生真正感覺到是在為真實病人實施操作。情景模擬后,教師除點評學生相關理論及操作問題外,還會強調人文關懷問題,適時向學生傳授人文關懷理念,提高人文關懷能力。
高職基礎護理實訓教學中實施情景模擬結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學生認可度高,既能提高操作能力,也能提高人文關懷能力,有利于培養更加貼近臨床需求的護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