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斌乾
(天津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天津,300387)
長期以來,我國農村教育的重點集中在實現農村義務教育的普及上,農村學前教育未得到足夠的重視與支持,發展速度緩慢。進入21世紀以后,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及教育觀念的更新,農村學前教育得到重視與發展。2003年,《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教育工作的決定》指出:“地方各級政府要重視并扶持農村幼兒教育的發展?!盵1]該文件雖支持農村地區學前教育發展,但整體上并未取得良好效果。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綱要》)提出“重點發展農村學前教育”[2]的要求,農村學前教育迎來發展的春天。隨著農村學前教育的重大變革,國內關于該領域的研究也出現了相應的變化。本文通過CiteSpace可視化軟件對有關“農村學前教育”的文獻進行分析,總結該領域的核心作者與研究機構,并分析該領域研究的熱點與發展趨勢。
CiteSpace是一款可視化分析軟件,由美國德雷賽爾大學陳超美教授于2004年研發,現已廣泛用于文獻分析。本研究使用的是CiteSpace5.5.R2。
本研究在中國知網數據庫(CNKI)點擊“高級檢索”,選擇“期刊”,以“農村學前教育”作為主題詞進行檢索,時間設置為“2000年—不限”,期刊來源設置為全部期刊。檢索時間為2019年12月18日,共檢索到文獻1077篇,文獻截止日期為2019年11月7日。隨后剔除與主題不相關的文獻,得到有效文獻896篇。
本文得到農村學前教育研究文獻發表量趨勢圖(如圖1所示,詳圖見文末二維碼),從圖中可知,近20年該研究總體上呈現增長趨勢。這種趨勢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一是2000—2006年,這一階段處于萌芽期,國內關于農村學前教育的研究較少,發文量均未超過5篇。二是2007—2010年,這一階段處于成長期,發文量有了一定的增長,最多為2010年的29篇。三是2011年至今,這一階段處于成熟期,發文量大幅增長,每年保持在80篇左右。2010年,《規劃綱要》提出“重點發展農村學前教育”[2]的要求,農村學前教育被納入政府工作的重點,國內學者也更多關注農村學前教育。
對某一研究領域的作者進行統計與分析,有助于我們清楚該領域的核心作者以及他們之間的合作關系。運行CiteSpace軟件,在節點類型(Node Types)中選擇“Author”,我們可以得到作者合作網絡圖譜(如圖2所示,詳圖見文末二維碼)。從圖2可知,該領域發文量較多的作者是:嚴仲連(9篇)、夏婧(5篇)、賀紅芳(4篇)、裘指揮(3篇)、施成(3篇)、劉占蘭(2篇)、洪秀敏(2篇)、蓋笑松(2篇)等。除此之外,圖中節點間連線較少,這表明很多作者是獨立研究,只有少數作者形成合作關系。
對農村學前教育領域的發文機構進行統計與分析,有助于我們清楚該領域的主要研究機構以及它們之間的合作關系。本文得到農村學前教育主要研究機構圖(如圖3所示,詳圖見文末二維碼)。由圖3可知,在該領域發文量較多的機構如下:東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部(21篇)、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18篇)、西南大學教育學部(10篇)、西南大學教育學院(8篇)。由此可以看出,國內對該問題的研究廣泛集中于師范類高校,東北師范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與西南大學處于引領地位。此外,圖中節點分布零散,這表明該領域研究中機構間缺乏合作。
CiteSpace軟件可以實現文獻的關鍵詞的共現與聚類。[3]通過關鍵詞共現圖譜可以得到近20年農村學前教育研究領域的高頻關鍵詞,了解該領域的研究熱點,通過關鍵詞聚類圖譜可以了解該領域的研究主題。
運行CiteSpace軟件,在“Time Slicing”中將時間跨度設置為“2000—2019”,時間切片為“1年”,閾值為Top50,裁剪方法選擇“Pathfinder”,繪制出關鍵詞共現圖譜(如圖4所示,詳圖見文末二維碼)。將圖中關鍵詞頻次匯總得到該領域關鍵詞頻次統計表(如表1所示,詳表見文末二維碼)。由表1可知,出現頻次較大的關鍵詞為“發展”“鄉鎮中心幼兒園”“農村地區”“政府主導”“均衡發展”“財政投入”“師資、西部農村”“專業發展”“小學化”“留守兒童”與“困境”等。
在CiteSpace中,通過關鍵詞的聚類可以看到近20年該領域的研究主題。在關鍵詞聚類視圖中,網絡模塊度用Q值表示,Q值≥0.3,值越大表示聚類結果越好。Mean Sihouette是衡量網絡同質性的指標(用S值表示,S值≥0.5),S值越接近1,網絡同質性越高。本文得到關鍵詞聚類視圖(如圖5所示,詳圖見文末二維碼),其中Q值為0.5241,S值為0.5056。本文生成8個聚類:#0教育公平、#1對策、#2鄉鎮中心幼兒園、#3學前教育、#4發展現狀、#5發展、#6幼兒教師隊伍、#7三年行動計劃。
1.農村學前教育公平研究
關于農村學前教育公平的研究主要涉及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城鄉學前教育發展的現狀,其中包括“城鄉差距”“班級教育環境”“教育質量”“小學化”“師資配置”“教師隊伍”等關鍵詞。洪秀敏、羅麗指出,我國學前教育城鄉不公平主要表現在起點不公平、過程不公平和結果不公平,這說明農村學前教育在諸多方面落后于城市學前教育。[4]二是實現城鄉學前教育公平的對策,關鍵詞包括“政府責任”“補償教育”“家園共育”“教師發展”等。對于如何實現城鄉學前教育公平的問題,研究者多從政府角度出發,如何茜、彭婷認為政府應居于主導地位,多方面擴大農村學前教育供給。[5]于海軍從國外視角指出美國和印度采用補償教育的方式對我國實現城鄉學前教育公平有借鑒意義。[6]
2.農村學前教育現狀與發展研究
本文將得到的#1對策、#3學前教育、#4發展現狀、#5發展四個聚類進行歸類處理,這四個聚類是關于近20年農村學前教育的現狀與對策研究。
首先,農村地區的學前教育普遍存在財政投入不足、園所數量匱乏、師資力量薄弱、教育質量低下、管理體制落后等硬性問題。如何改善我國農村學前教育的現狀,劉占蘭提出,政府應切實履行職責,加大財政投入,大力發展普惠性鄉村學前教育機構。[7]馬文娜、嚴仲連從國外視角出發提出借鑒美國發展農村學前教育的豐富經驗。[8]除此之外,受城鎮化影響,農村地區出現一個規模龐大的弱勢群體——留守兒童。這一群體的出現帶來許多社會性問題,逐漸成為我們關注的焦點。陳國維指出,農村留守兒童的發展面臨著生理性、心理性和成就性弱勢等方面的不足,影響著幼兒的健康發展。[9]
3.鄉鎮中心幼兒園研究
鄉鎮中心幼兒園作為發展農村學前教育的“領頭羊”,在農村各類幼兒園中起著示范與引領作用。從研究內容來看,學者們大多在探討鄉鎮中心幼兒園建設的現狀以及發展對策。王青基指出,鄉鎮中心幼兒園存在辦園規模小、管理不規范、教育投入少等現象,并提出政府應加大投入、健全管理體制等措施。[10]楊曉曉在對隴南地區調研后發現該地區鄉鎮中心幼兒園存在園所質量、教師隊伍水平、教育資源配置等方面的不足。[11]
4.農村幼兒教師研究
該聚類下包含的關鍵詞有“農村教育”“教育政策”“幼兒教師隊伍”“教育資源”“原因”“建設”“國培計劃”“教育發展”“職后培訓”“轉崗教師”等。
由于經濟發展水平落后、交通閉塞等的限制,農村地區很難吸引優質師資,農村學前教育存在教師數量不足、學歷低的問題。雖然在《規劃綱要》出臺之后,政府鼓勵通過轉崗教師、公開招聘等方式補充師資,但師資現狀仍不樂觀。李洋與陳希指出,轉崗教師多數存在著知識陳舊老化、業務能力欠缺、學習動力不足等問題。[12]農村地區政府以及園所自身缺乏相應的幼兒教師保障與培訓機制導致幼兒教師薪資待遇不高、專業水平有限等問題。如何解決農村地區幼兒教師的問題,于冬青等人認為政府應從四方面入手:擴大農村幼兒教師編制、提高教師薪資待遇、保障教師培訓權利、完善農村學前教育監督機制等。[13]夏婧提出更為細化的策略,如采用全納入方式擴大教師編制、設置非編制教師的最低待遇等措施。[14]
5.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研究
《規劃綱要》頒布之后,為保證各級政府積極支持本地區學前教育發展,國務院從2011年起開始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截至2016年底,我國已經完成兩期三年行動計劃,目前正處于第三期行動計劃收官之年。該政策實施以來,以農村視角進行的研究主要是評析第一、二期行動計劃后,農村學前教育取得的成效與不足。洪秀敏指出,經過三年行動計劃的實施,農村地區學前教育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農村學前教育普及問題仍然未解決。[15]于珍以中部某省為例指出,兩期行動計劃落實后,該地區農村幼兒教師隊伍數量與質量問題仍未得到有效解決。[16]農村學前教育研究趨勢時區視圖表示某一領域研究的演進路徑,通過時區視圖可以了解某一領域的研究趨勢。本文得到農村學前教育研究趨勢圖(如圖6所示,詳圖見文末二維碼)。從圖6可以看到,在2010年之前出現的關鍵詞較少,該段時間農村學前教育領域未形成研究熱點。從2010年開始關鍵詞集中出現,這些研究集中在農村學前教育的現狀與對策上,如幼兒教師、小學化、政府投入、鄉鎮中心幼兒園等。從近幾年來看,出現的關鍵詞有“公共服務體系”“貧困農村”“鄉村振興”“精準扶貧”“資源配置”“蘆溪縣”等。[17]這表明,隨著政策的支持,農村廣大地區學前教育的一些問題得到緩解,學者們也將研究視野擴大到農村貧困地區上來。
通過運用CiteSpace可視化軟件的分析,本研究得到農村學前教育研究的作者合作網絡、機構合作網絡、關鍵詞共現與聚類等圖譜。通過回顧已有研究,總結出以下幾點結論。
從已有研究的時間分布來看,近20年關于該領域的研究整體上呈增長趨勢。在2000—2010年的研究較少,在2010年以后,隨著政策的出臺與落實,研究驟增。
從作者與機構合作來看,近20年該領域研究不管是發文作者還是研究機構大多以單獨形式進行,合作關系較少。從作者與機構的發文量綜合來看,東北師范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以及西南大學是該領域研究的重要力量。
從關鍵詞共現與聚類來看,研究主題主要圍繞教育公平、現狀與發展、幼兒園教師、鄉鎮中心幼兒園以及三年行動計劃等進行。
從農村學前教育研究趨勢來看,將繼續圍繞農村學前教育的不足,進一步對貧困地區學前教育進行深入探討。在當前脫貧攻堅的道路上,以“精準扶貧”為主題的研究會是學者們聚焦的重點。

延伸出版:文中涉及的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