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 寧
以法治方式預防化解矛盾糾紛
9月25日,遼寧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遼寧省矛盾糾紛多元預防化解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于11月1日起施行。條例共六章五十七條,包括源頭預防、排查預警、調處化解、監督管理等方面內容。為健全多層次、全覆蓋、分工明確、協調聯動的工作責任體系,條例明確了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指導工作機構,規定有關部門和單位主要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規定負責指導工作的機構應當建立完善綜合協調工作平臺,將矛盾糾紛多元預防化解工作納入平安建設,健全跨區域聯動處置機制和工作預案。條例突出源頭預防,要求健全重大決策風險評估機制,完善政務公開制度,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規定“將預防矛盾糾紛貫穿于重大決策、行政執法、司法訴訟等全過程”。
天 津
明確街道辦事處職責規范
9月25日,天津市第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天津市街道辦事處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于11月1日起施行。條例明確了街道辦事處組織開展公共服務、承擔轄區生態環境保護、組織實施轄區平安建設工作等七項職責,對公共服務、公共管理和平安建設等方面的職責設專章進一步細化。同時根據天津部分街道辦事處的工作實際,明確市與區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實際確定街道辦事處承擔服務經濟發展、推動城鄉社區建設等職責。此外,條例明確了街道辦事處應當健全完善重大疫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體系,嚴格落實防控責任與措施,加強網格化管理,統籌社區醫療機構、社會組織、居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等做好聯防聯控、群防群治,落實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的要求,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
廣東廣州
為業主委員會的權利邊界作出清晰界定
10月28日,廣州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廣州市物業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條例共八章110條,預計于今年年底頒布。條例著力構建了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框架下的物業管理體系,完善了業主委員會成立、運作規則,規范了物業服務企業行為,在建立物業管理委員會、業主共有資金管理、共有物權登記和信息公開等方面都有制度創新。條例規定,在業主委員會缺位時,由物業管理委員會組織業主共同決定小區公共事務,物業管理委員會由街道辦事處、鎮人民政府居民委員會、房屋行政主管部門、物業服務人、業主代表共同組成,其中業主代表人數應當超過半數。同時,該條例還就業主最為關心的物業收取費用去向與年度預算等問題作詳細規定。例如物業必須每年詳細向業主委員會公布自身的收支情況,受到業主監督。而對于年度的預算,業主也有表決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