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代農業機械化生產是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在農機推廣工作中,要根據當前地域的種植特點進行分析和研究,深入了解子長市農戶的種植理念,結合當前的機械化種植技術進行推廣發展。應合理調整機械化作業方式,提高農機設備的安全性,同時形成農機推廣制度體系、融入現代推廣模式、提升農機推廣效能、構建多元化農機推廣體系,以最大程度提升子長市農業發展的工作效率。
關鍵詞:農業;農機推廣;作業方式;安全性;推廣制度;多元化
惠師紅. 陜西子長市農機科技推廣探究[J]. 農業工程技術,2020,40(26):60-61.
子長市地處陜西省北部居中,是典型的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境內峁梁起伏、溝壑縱橫,峁梁溝谷地約占總面積的94.6%,地勢西高東低。子長市屬暖溫帶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氣溫低,溫差大,境內年平均氣溫9.1℃,年平均降水量514.7 mm。
2019年,子長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2.72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4.7%。其中農業實現產值8.97億元,同比增長6.8%;林業實現產值0.56億元,同比增長12.5%;牧業實現產值2.50億元,同比下降4.6%;漁業實現產值249萬元,同比增長5.2%。
2019年,子長市播種糧食17.32萬畝,共生產糧食4.31萬噸,同比增長1.4%,其中生產夏收糧食0.27萬噸,同比增長4.3%;生產秋收糧食4.04萬噸,同比增長1.2%。蔬菜播種面積2.68萬畝,蔬菜產量達12.19萬噸,同比增長7.9%。必須大力發展農業機械化,以農機科技推廣為重點,帶動子長市農業現代化發展。
一、子長市農機技術推廣存在的問題
目前農機推廣工作還是以行政主導層面的逐層下沉方式推行,過程中不免出現諸多問題,例如前期調研時間相對較短、對農機器械的了解不夠深入、農業機械化技術對農業生產的前中后3個階段影響力不均衡等。農機推廣工作需深入分析影響因素,不斷完善推廣體系的薄弱環節,提高推廣人員隊伍素質,爭取更多的政府資金扶持,為工作的有序開展提供保障。
基層農機推廣工作方式需符合時代特征,要有不斷探索和創新的思維意識,只有全面了解基層農業發展情況才能更好的提出改善意見,真正使農機與農藝相結合,按照經濟發展規律,拓寬農業發展渠道,實現農業振興[1]。
二、子長市農機推廣措施
農機推廣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工作,要充分認識到“互聯網+”的重要性,將培養新型職業農民與農機推廣有效結合,秉承系統謀劃、科學合理、有序推進的理念來完成農業轉型。要正視問題的存在,以科學發展、政策跟進的態度進行探索,早日實現農業現代化目標,助力小康社會建設。
1、合理調整機械化作業方式
農作物機械化操作方式要根據當地的農作物品種、種植模式、天然條件等進行合理調整。農作物種植面積大、種植密度高的地區,要適當降低設備的運轉速度,防止長時間高速運轉而發生故障,要以低速、勻速的作業方式進行收割,注重機械的穩定性和長效性。
農作物由于生成長環境不同,會有一定的生長周期差異性,要充分利用其他條件促使農作物大致在同一時間成熟,避免不同時間成熟造成資源浪費,保證農機發揮最優效能,推動機械化生產高速發展。
2、提高農機設備的安全性
農作物機械設備改變了傳統農業的發展模式,用機械生產代替了傳統手工操作,不僅加快了農作物生產作業的工作效率,還促進了自動化機械行業的發展,是產業共贏的良好局面。農機設備會造成部分農作物損壞,盡量減少機械化設備的收割和加工損壞率,可以更大程度上確保經濟效益最大化,促進機械化生產的優化對于國家與社會的現代化發展也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2]。
三、創新子長市農機推廣工作發展方向
在農機推廣實踐中,要結合現代農業發展方向,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構建起科學的農機推廣體系,明確農機推廣工作責任和工作路徑,提升現代農業發展綜合效能。
1、明確工作責任,形成農機推廣制度體系
農機推廣工作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工作體系,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制定實施細則。農機推廣工作的很多基礎性數據需要在工作中不斷積累和收集,根據不同類型的農機建立固定檔案,然后建立相應的數據庫,對農機數量、年限、質量等進行大數據記錄,并將其納入推廣管理工作體系當中,要保證數據的真實性和有效性。不同部門的工作人員可以互相分享數據,并制定各自相關的工作細則,確保推廣工作的平穩開展。
2、探索科學路徑,融入現代推廣模式
隨著互聯網的興起,要充分利用網絡優勢提升農機推廣工作效率。網絡打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通過網絡進行農機信息宣傳可以使農民了解更多的農機資訊,避免了信息不對等。網絡還可以實現遠距離采買,農民可以通過相關平臺進行農機購買。網絡平臺要盡量與有實力的大企業合作,為廣大農民提供購買渠道的的同時,還能為其提供優質的售后服務。網絡還能為不同地區的農民提供信息交流的渠道,讓農民可以相互分享農機信息。
3、打造現代隊伍,提升農機推廣效能
農機推廣工作離不開人為因素的影響,提高工作人員的全面素質可以有效增強服務能力,對農機推廣有著現實意義。工作人員必須對現有的農機有全面性了解,熟知農機的優勢和不足,在推廣過程中做到客觀推薦,使農民的實際需求與農機優勢相符,使農機得到最大化使用。在推廣過程中也要不斷向農民傳遞發展趨勢信息,讓農民對農機更加了解。
農機推廣工作人員管理可以采取績效考核的方式,定期組織人員進行學習和培訓,使所有人員了解最新的資訊信息,然后定期進行相關內容的考核,考核結果與工資獎金等掛鉤,以此激發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和學習動力[3]。
4、培養現代農民,構建多元化農機推廣體系
“互聯網+”信息化技術可以讓人們學習更多的新知識和新技術,農民要不斷吸收與更新自身的知識體系,并將其應用到農業生產中。長久以來農村都是以家庭式“小作坊”的生產模式為主,這種形式已經不再適應當前的社會發展需求。農民必須不斷進行資源合作生產,建立各種新型經營主體,讓產業成為全鏈條體系,建立科工貿一體化的農村綜合中心,實現生產、經營、質檢、流通等全方位產業服務脈絡。
在新時代中,農民不應該固守傳統思維,而是要將互聯網思維運用到現代農業生產中,從提高機械化水平入手提升農業生產效率。要定期組織農民培訓學習農業機械的相關知識,培養部分農民成為專業性的農機服務人才。農作物的種植、施肥、灑水、病蟲害防治等要逐步走上智能化道路,把遙感技術、災害防御技術、無人機技術相結合,實現智能化農業生產。
五、結語
農機推廣工作是農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也直接影響到現代農業的發展進程。在新時代的背景下,農機推廣工作需要擺脫傳統思維束縛,注重人才的培養和信息化體系的建立,加強網絡平臺建設,擴大融資范圍,爭取更多的社會資源,實現現代農業的平穩發展,促進農村經濟的快速增長。
參考文獻
[1] 孫艷杰. 新時期先進農機技術推廣與現代農業發展分析[J]. 農業與技術,2019,39(23):52-53.
[2] 李 云. 農機技術推廣與現代農業發展的思考[J]. 江西農業,2019(22):144+146.
[3] 茍訓鋒,張志遠,成 剛. 淺談農機技術推廣與現代農業發展之間的關系[J]. 南方農機,2019,50(2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