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輝 柳光斌 閆安



摘要:目的 ?了解天津市南開區居民的死亡水平,分析死因分布特點及對預期壽命的影響,以便于相關部門制定衛生決策和評價效果。方法 ?采用天津市南開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收集的2018年南開區居民全死因監測數據,所有死亡報告卡按照國際疾病分類(ICD-10)編號,對居民死亡率(粗死亡率、標化死亡率)、死因順位、不同年齡段死亡分布情況、期望壽命和潛在壽命損失進行統計分析。結果 ?天津市南開區2018年居民粗死亡率為834.31/10萬,標化死亡率為295.2/10萬。其中男性粗死亡率與標化死亡率分別為939.43/10萬、338.12/10萬,女性粗死亡率與標化死亡率分別為733.15/10萬、253.48/10萬;死因順位前5位依次為心臟病、惡性腫瘤、腦血管病、呼吸系統疾病、內分泌系統疾病,分別占南開區死因構成的32.32%,25.27%,19.73%,5.30%和4.00%。1~39歲年齡組死亡率相對較低,40歲以后逐漸上升,65歲以后大幅上升,85歲以上年齡組死亡率最高,達11769.8/10萬。南開區2018年平均期望壽命為82.33歲,其中男性79.97歲,女性84.74歲,減壽順位前5位依次為循環系統、腫瘤、損傷和中毒、內分泌系統、先天畸形。結論 ?天津市南開區居民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65歲以上人群是死亡病例的主要構成,循環系統疾病、惡性腫瘤及呼吸系統疾病是造成天津市南開區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有關部門應加強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防控,實施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策略,大力普及預防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治知識,提高居民預防意識。
關鍵詞:死亡率;死亡分布;死因順位;期望壽命
中圖分類號:R195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20.21.037
文章編號:1006-1959(2020)21-0120-04
Abstract:Objective ? To understand the death level of residents in Nankai District, Tianjin,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use of death and its impact on life expectancy, so that relevant departments can make health decisions and evaluate the effects.Methods ?The data collected by the Nankai District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in Tianjin in 2018 were used to monitor all death causes of residents in Nankai District. All death report cards were numbered accord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ICD-10), the order of death causes, the distribution of deaths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life expectancy and potential life loss a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Results ?The crude death rate of residents in Nankai District of Tianjin in 2018 was 834.31/100,000, and the standardized death rate was 295.2/100,000. Among them, male crude death rate and standardized death rate were 939.43/100,000 and 338.12/100,000 respectively, female crude death rate and standardized death rate were 733.15/100,000 and 253.48/100,000 respectively; the top 5 causes of death were in order heart disease, malignant tumor,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respiratory system disease, and endocrine system disease accounted for 32.32%, 25.27%, 19.73%, 5.30% and 4.00% of the death causes in Nankai District. The mortality rate for the 1 to 39-year-old age group was relatively low, gradually increasing after the age of 40, and rising sharply after the age of 65, and the mortality rate for the age group over 85 was the highest, reaching 11769.8 per 100,000. The average life expectancy in Nankai District in 2018 was 82.33 years, of which males were 79.97 years old and females were 84.74 years old. The top five in the order of life loss were circulatory system, tumor, injury and poisoning, endocrine system, and congenital malformations.Conclusion ?The mortality rate of men in Nankai District of Tianjin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women. People over 65 years old were the main cause of deaths. Circulatory system diseases, malignant tumors and respiratory diseases were the main causes of death in Nankai District of Tianjin. Relevant departments should strengthen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hronic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implement the strategy of focusing on prevention and combining prevention and control, vigorously popularize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knowledge of chronic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and raised residents' awareness of prevention.
Key words:Mortality;Death distribution;Order of death causes;Life expectancy
近年來,以心血管疾病為代表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發病率及病死率在我國逐年上升,嚴重威脅居民的生命健康[1]。生活方式改變、飲食結構不當及居民城市化、人口老齡化加劇均會加快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進程,導致居民死亡率上升[2]。居民死因監測可通過持續、系統地收集地區人群資料并進行統計分析,明確某個地區居民死亡水平、死亡原因及變化趨勢,監測結果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當地居民健康狀況和社會經濟水平[3]。本研究通過對2018年天津市南開區居民死因進行監測,了解該地區居民的死亡水平,分析死因分布特點及對預期壽命的影響,以期為相關部門制定衛生決策和評價效果提供數據參考。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2018年天津市南開區戶籍人口數為873061人,數據來源于天津市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其中男性428133人,女性444928人,性別比為男∶女=0.9623∶1。
1.2死因資料 ?居民死亡原因報告資料來源于2018年“天津市南開區居民病傷死亡原因報表”。
1.3方法 ?死亡資料按照國際疾病分類(ICD-10)進行編碼、分類和統計。分析指標包括死亡例數、死亡率(1/10萬)、構成比(%)、期望壽命(歲)和分別去除主要疾病后的潛在壽命損失年齡(歲)。
1.4質控與評價 ?本次調查的數據質量主要評價數據的完整性,利用本區調查粗死亡率來判斷。通過多種方法對死亡報告進行質量控制,保證死亡數據的可靠性。天津市南開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人專職開展死因監測管理工作,定期接受天津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技術培訓和質量考核,并對轄區各醫療機構死因報告人員提供專業培訓、技術指導和質量考核。轄區各級醫療機構利用死因監測系統對死亡病例實時報告,南開疾控中心對全區報告死因病例逐例審核,并反饋上報的各級醫療機構進行訂正。報告死亡病例均通過醫療機構、區級疾控中心和市疾控中心的三級質量審核實施質控。南開疾控中心和醫療機構報告的死亡病例接受市疾控中心定期抽樣復核,定期開展轄區全人群死因漏報進行調查。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的卡方檢驗比較不同性別和年齡組的死亡率,用(n)和(%)描述數據,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居民死亡情況 ?天津市南開區2018年居民死亡例數7284例,其中男性死亡例數4022例,女性死亡例數3262例。居民粗死亡率為834.31/10萬,標化死亡率為295.20/10萬。其中男性粗死亡率與標化死亡率分別為939.43/10萬、338.12/10萬,女性分別為733.15/10萬、253.48/10萬,男性高于女性。
2.2死因分析 ?2018年天津市南開區死因順位前5位依次為心臟病、惡性腫瘤、腦血管病、呼吸系統疾病、內分泌系統疾病,占死因構成的86.62%。死因以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為主,傳染病死亡率僅占死因構成的0.43%,在死因順位中排列第10位。在前10位死因順位疾病中,男性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字2=112.21,P<0.001),見表1。死因順位前5位疾病中,心臟病和腦血管病均屬于循環系統疾病死亡病例(3865例),分別占60.91%、37.18%;因惡性腫瘤死亡病例以肺癌(585例)、結直腸肛門癌(173例)、肝癌(159例)、胃癌(152例)為主,分別占31.78%、9.40%、8.64%、8.26%;因呼吸系統疾病死亡病例以肺炎(172例)和慢性下呼吸道疾?。?62例)為主,分別占44.56%和41.97%;因內分泌系統疾病死亡病例以糖尿?。?82例)為主,占96.01%。
2.3不同年齡段居民死亡情況 ?1~39歲年齡組死亡率相對較低,40歲以后逐漸上升,65歲以后大幅上升,并以心腦血管疾病及腫瘤等慢性病死亡為主,85歲以上年齡組死亡率最高,達11769.8/10萬。除0~1歲年齡組外,其余年齡組男性死亡率均高于女性,見表2。新生兒(年齡0~28 d)死亡11例,占死亡人數的0.15%,其中因圍生期疾病死亡占36.36%,先天畸形占63.64%。
2.4期望壽命及潛在壽命損失 ?2018年天津市南開區居民平均期望壽命為82.33歲,其中男性79.97歲,女性84.74歲。分別去除循環系統、腫瘤、損傷和中毒、內分泌系統、先天畸形等疾病死因,南開區居民平均期望壽命可分別增加2.30歲、4.54歲、9.24歲、4.00歲和50.59歲,見表3。
3討論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2018年天津市南開區居民粗死亡率為834.31/10萬,標化死亡率為295.20/10萬。男性粗死亡率和標化死亡率均高于女性,與國內多數研究結果一致[4,5],分析其原因可能與男性暴露于吸煙、喝酒、不合理膳食、空氣污染等多種影響健康危險因素的機會明顯大于女性有關。通過對天津市南開區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進行分析發現,死因順位排名前5的依次為心臟病、惡性腫瘤、腦血管病、呼吸系統疾病、內分泌系統疾病。其中心臟病和腦血管病均屬于循環系統疾病。有研究顯示[6],發達國家居民的主要死因排名前3的依次為循環系統疾病、腫瘤和呼吸系統疾病,本次調查結果與上述研究基本一致。因此建議相關部門進一步加強心腦血管疾病防控措施,全面普及心腦血管疾病防治知識,實施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心腦血管疾病防治策略。對死亡順位前5的疾病進行分析發現,惡性腫瘤所致的死亡中以肺癌(585例)、結直腸肛門癌(173例)、肝癌(159例)、胃癌(152例)為主,分別占31.78%、9.40%、8.64%、8.26%,其中肺癌所占比例最大。呼吸系統疾病死亡以肺炎和慢性下呼吸道疾病為主;內分泌系統疾病死亡以糖尿病為主,占96.01%。從以上結果可以看出,天津市南開區居民除因心臟病和腦血管疾病死亡外,因癌癥死亡的患者占比較大,特別是肺癌,與孫雯雯[7]研究結果基本一致。癌癥會嚴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威脅生命健康,吸煙作為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與多種癌癥的發病有關,因此,應繼續加大煙草危害知識的宣傳,加強各類無煙環境建設,有關部門應切實加強聯合督導,繼續開展控煙專項執法,進一步加大控煙執法力度具有重要意義[8]。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因消化道癌癥死亡的患者例數也較多,分析其原因可能為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生活方式的轉變,油脂性食物進食較多以及飲食時間不規律等因素增加了消化道腫瘤的患病風險,提示有關部門應加強生活方式的宣教工作,引導居民合理飲食、平衡膳食結構、控制飲酒量、減少腌制食品攝入量,鍛煉身體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力宣傳死亡率較高疾病的預防知識以及疾病的危害性和嚴重性,提高居民的預防意識[9,10]。
通過對天津市南開區不同年齡段死亡分布情況調查發現,1~39歲年齡組亡率相對較低,40歲以后逐漸上升,65歲以后大幅上升,85~年齡組死亡率最高,并以心腦血管疾病、腫瘤等慢性死亡為主,除0~1歲年齡組外,其余年齡組男性死亡率均高于女性。提示慢性病的預防重點應放在40歲以下。
2018年天津市南開區居民期望壽命為82.33歲,其中男性79.97歲,女性84.74歲。對影響居民健康、期望壽命的主要死因進行分析發現,以腫瘤、心臟病、腦血管病、損傷和中毒、內分泌系統疾病為主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是影響居民健康、期望壽命的主要死因,去除以上5種疾病死因,可分別提高壽命4.54、2.88、2.18、9.24和4.00歲。因此,預防和控制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是各級衛生部門的重點工作。
綜上所述,天津市南開區居民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65歲以上人群是死亡病例的主要構成,循環系統疾病、惡性腫瘤及呼吸系統疾病是造成天津市南開區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未來人口老齡化的狀況正在加劇,南開區面臨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發病及死亡的總量以及產生的相關經濟負擔將會更加巨大,有關部門應加強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防控,實施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策略,大力普及預防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治知識,促進健康生活方式,控制吸煙、高鹽、高糖、高脂等危險因素,提高居民預防意識。
參考文獻:
[1]張珊,姜瑩瑩,董文蘭,等.2007-2016年中國勞動力人口全死因及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死亡水平與變化趨勢[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8,39(12):1582-1588.
[2]張梅,王麗敏.我國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流行狀況及防控策略[J].中國醫學前沿雜志,2016,8(12):1-5.
[3]Wang DZ,Xue XD,Zhang H,et al.[Analysis on trend of cerebral infarction mortality from 1999 to 2015 in Tianjin of China][J].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logy,2018,46(2):152-158.
[4]李明春,楊吉平,劉金銘.2017年湖北潛江市居民死因監測分析[J].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2018,29(3):137-139.
[5]史珊珊,石亞鋒,邵哲.2014-2017年浙江省余姚市居民死因監測分析[J].疾病監測,2019,34(5):460-463.
[6]邵永強,陳志輝,李江峰,等.2010-2014年浙江省溫州市傷害死亡趨勢及疾病負擔分析[J].疾病監測,2016(8):697-702.
[7]孫雯雯.2016年撫順市城市居民死因監測分析[J].中國衛生統計,2018,35(3):457-458,461.
[8]陳婷,丁賢彬,白雅敏,等.重慶市機關事業單位慢性病高風險人群煙草相關知識調查及影響因素[J].職業與健康,2019,35(10):1373-1376.
[9]王震,莫駿,陶綱,等.基于信息協作平臺的消化道腫瘤慢病防治體系建設[J].醫藥前沿,2018,8(28):397-398.
[10]李洋洋,李小江.腫瘤患者合并消化道癥狀的原因淺析及防治措施[J].臨床醫藥文獻雜志(電子版),2016(42):8282-8284.
收稿日期:2020-07-27;修回日期:2020-08-10
編輯/肖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