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玉星 鄭洪元 王文浩 劉文俊 何麗芬 王彥尊
摘要 ? ?隨著農業經濟發展,向日葵作為農業市場中以嗑食或榨油為主的常見產品,市場需求旺盛,為向日葵產業發展提供了源動力,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對向日葵產品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為不斷滿足市場需求,同時促進向日葵產業發展,應做好市場分析和育種方向的研究工作。基于此,本文主要對向日葵市場需求以及育種方向進行了分析,旨在為向日葵市場發展和育種方向提供參考。
關鍵詞 ? ?向日葵;市場需求;育種方向
中圖分類號 ? ?S565.5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 1007-5739(2020)20-0018-0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向日葵為世界四大油料作物之一,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我國向日葵生產基地主要集中在新疆、內蒙古、遼寧、吉林、山西等北方地區。根據向日葵的特性和用途,通常可以分為食用向日葵(食葵)和油用向日葵(油葵)2種。近年來,隨著市場需求不斷提升,向日葵市場快速發展,對多種不同類型向日葵產品有了更多需求,需要通過育種解決此類問題。因此,應做好對市場需求的調查工作,以此為導向,采用科學方式進行培育,促進向日葵市場發展。
1 ? ?向日葵市場需求
向日葵屬于菊科向日葵屬大型一年生植物,其種子稱葵花籽或瓜子,經炒制后可作為零食,也可用于榨葵花籽油,產生的油渣可作為飼料。葵花籽仁含油量高,可用于榨油。炸出的油淡黃透明,清香可口,營養豐富,屬高檔優質食用油。一些歐美國家如南斯拉夫、俄羅斯等都用葵花籽油作為主要食用油。國內外將葵花籽油稱為高級營養油或健康油,是國際市場上的暢銷產品。葵花籽油為半干性油,可制作人造奶油,在工業上可制造油漆、制革用油、印刷油、肥皂及蠟燭等。近年來,許多國家還用它作為制造防治動脈硬化和高血壓等藥劑的原料。其花穗、種子皮殼可作飼料,還可作為工業原料用來制造人造絲、紙漿及纖維板等。葵花籽可提取粗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制造人造肉、醬油、味精及糕點等。食用葵花籽能治療失眠,提高記憶力,對預防癌癥、血壓和心臟病等均有一定效果,葵花籽餅粕是家畜、家禽的良好飼料。葵花籽殼還含有多縮戊糖、纖維素、木質素等,可作生產糖醛、酒精的原料,也為當今生物能源的生產提供了新的發展思路,有著良好的產品市場。
1.1 ? ?產品市場
瓜子是我國傳統磕食食品,已經成為休閑娛樂、婚喪嫁娶和逢年過節必備食品之一,其相關產品有多種類型,在我國有極為廣泛的消費市場。而油葵作為向日葵常見類型,具有氣味清香、質地純正等特征,經常被用作油料作物,或被制作為高級營養油、健康油。同時油葵還被應用于營養保健領域,經常被制作為保健產品,已經成為送禮的常見選擇[1]。
1.2 ? ?種子市場
向日葵是一種生育期短、抗旱、耐鹽堿和管理簡單的高效種植作物,在我國北方多數地區均有大面積種植,如山西晉南地區部分縣市地區常年播種面積在1 333.33 hm2以上。受近年來玉米價格降低的影響,油葵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另外,近年來部分消費者受地溝油、轉基因豆油恐慌影響,大量購買其他類型植物油,使得葵花油價格不斷上升,油葵市場需求進一步提升,市場前景廣闊。
2 ? ?向日葵育種目標和方向
2.1 ? ?育種目標
隨著向日葵市場發展,各種不同類型產品需求市場更加明確,為了更好地滿足市場,開始以高產、抗病、優質和株型理想向日葵為目標。其中,抗病品種以抗除草劑轉基因油葵和抗蟲轉基因油葵為主;優質向日葵產品主要包含富含高蛋白、高油酸、高亞油酸,以及皮殼率低和含油率高產品為主。在培育前,為保證培育效果,應結合多方面因素,明確多方面培養目標,具體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考慮。
第一,制定育種目標時,應結合不同向日葵種植區域土壤性質、氣候條件、肥力水平、市場種植要求以及病蟲害情況等,確定具體種植類型。通常,培育過程中需要關注品種適應性、產品性狀、產量、生育期以及抗逆性等。為了更好地搶占市場,品種培育應超前,確定培育類型后,通過規劃確定具體培育時間(一般為8~10年),防止產品與市場經濟發展間存在不適用現象,導致資源浪費。
第二,在制定育種目標時,應結合市場實際需要。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優質食用型向日葵為常見食品。因此,食用型向日葵培育中,應以大粒、優質、高產、抗病和矮桿新品種為主。同時,應在快速選育中,選擇結實率高、籽粒飽滿、皮殼率低、產量高、株高適中和抗病性強的雜交向日葵食用品種。
第三,應制定抗病蟲害型向日葵培養目標。向日葵種植中經常可見黑斑病、菌核病、黃萎病、褐斑病和銹病等病害,以及向日葵螟蟲等蟲害,同時也易受寄生性雜草影響,導致可獲得營養成分減少,甚至影響光合作用。向日葵病蟲害中以菌核病最為常見,流行范圍廣、發生率高、危害嚴重,蟲害則以向日葵螟蟲為主。因此,在向日葵培育中,應將培育抗菌核病和向日葵螟蟲的品種作為重點培育目標。
2.2 ? ?育種方向
2.2.1 ? ?以生產需求為導向。現代化產業發展是建立在市場需求基礎上的,一旦脫離生產需求自行制定生產目標,就會嚴重限制自身發展。市場對各種產品的需求并非一成不變,不同階段存在一定差異性。因此,應及早做好市場調研工作,了解生產需求,并結合市場變化對生產內容及時進行育種目標調整,并利用適合的育種技術,縮短育種年限,提升育種水平[2]。
2.2.2 ? ?超前育種。培育向日葵新品種通常需要經歷多年時間,同時新品種市場推廣和被市場接受也需要多年時間。為滿足當前市場對向日葵的需求,應提前進行市場預測,超前育種,以此滿足市場對相關產品的需求。
2.2.3 ? ?培育新品種。對于向日葵種植人員而言,要想不斷保證自身市場優勢,提高種植經濟效益,應采用輻射、遠緣雜交和分子手段等方式進行新品種培育,不斷豐富向日葵品種庫。同時,為保證向日葵種植穩定性,還應采用重組分離等方式,實現優勢互補,保證向日葵種子優良性和生產一致性。另外,進行向日葵新品種培育中,還應關注對品種的創新,具體從以下方面進行思考。
首先,應對種子資源進行創新,即廣泛收集國內外優質種質資源,并對其進行鑒定和轉育,結合我國地質和氣候條件,選擇優質種子類型,借助地理遠緣雜交和理化誘變等方式對種子資源實施改良創新[3]。
其次,加強對耐密植品種的研究。現階段,我國國內種植食用向日葵開始向小株密植型方向發展。而部分向日葵育種人員認為莖桿粗壯和葉面積高利于進行光合作用,依舊以降低株高、增加葉面積為育種目標,但葉面積過高會遮光并導致光合效率降低,影響產量。因此,應考慮向日葵種植發展趨向,培育新型耐密植品種。
再次,加強品質育種研究。優質品種可提升向日葵種植效益,可通過對已有品種資源進行分析、鑒定和篩選,選擇適合當地自然生態條件、性質穩定以及高產高抗病的優良自交系,為進行高質量向日葵種植提供優質品種。在此基礎上,結合市場對高產、高抗、富含VE的保健型、高油酸的亞油酸型產品的需求,進行專項培養,以滿足育種需要[4]。
最后,向多抗聚合育種方向進行創新。現階段,菌核病、黑斑病等病害依舊是影響向日葵產量的重要因素,且尚未找到病害抗原。因此,抗性育種應以抗病育種為主,從向日葵中選取優異抗原,并進行篩選鑒定,借助雜交重組和生物技術等方式,提升品種的抗病性。
2.3 ? ?育種技術和類型
2.3.1 ? ?高油酸和亞油酸品種種植。相關人員對不同向日葵品種進行了研究和調查分析,結果表明,富含油酸、亞油酸等不飽和脂肪酸的向日葵品種在改善人體新陳代謝、調節中老年群體血壓以及降低血清膽固醇等方面具有重要應用價值。目前,市場中此類品種向日葵栽培時,主要采用傳統雜交方式,而為保證品種穩定性,開始將傳統雜交技術和先進基因工程技術相結合,并將高油酸、亞油酸品種向日葵作為重要培養方向[5]。
2.3.2 ? ?富含VE保健型向日葵。向日葵中蘊含VE成分,在促進發育、抗氧化、抗癌和延緩衰老方面具有良好作用,此類富含VE的向日葵品種也是生產保健產品的重要原料。目前,向日葵品種中VE平均含量為0.06%,培育中主要通過篩選方式,不斷培育VE含量更高的品種。
2.3.3 ? ?高蛋白及高賴氨酸型向日葵。在食用型向日葵中,主要培育目標為高蛋白和高賴氨酸含量型品種,并進行高產和高抗育種,而在高抗育種中,以抗病育種為主,并不斷提高產量,滿足市場消費者需求。育種時為培育優質向日葵品種,通常利用雜交重組、生物技術等方式,提升向日葵抗病能力,并種植高蛋白及高賴氨酸型品種,不斷培育出相應類型產品[6]。
2.3.4 ? ?籽粒密實和彎曲度好型向日葵。在培育油葵籽粒過程中,葵盤排列緊密程度、葵盤彎曲程度與單盤粒數、鳥類危害等密切相關。從葵盤排列密實度方面來看,不論葵盤大小,若發生籽粒排列松散現象,鳥害會加重,反之,籽粒排列緊密,鳥害也會減輕。從葵盤彎曲程度方面分析,葵盤保持正面垂直向上或向上傾斜,鳥易站立且啄食范圍大,鳥害嚴重;葵盤向下,鳥站立于葵盤背面,啄食難度提升、范圍縮小,鳥害減輕。因此,在培育過程中應選擇葵盤籽實排列緊密和彎曲度好的品種。
2.3.5 ? ?培育抗病蟲、抗旱、高產美觀實用型品種。現階段,隨著人們對向日葵需求量增加,為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需求,應培育味道良好且外表美觀型品種,提升消費者認可。同時,為獲得更多市場份額,應培育高產品種,而高產品種培育中應關注產品種植效果,培育抗病蟲害和抗旱品種,以此保證種植區產量[7]。
3 ? ?結語
向日葵作為重要食用和油料經濟作物,在我國有著廣泛的市場需求。因此,相關產業人員為實現自身產業發展、滿足市場需求,應及早做好市場調查工作,掌握市場需求和動向,生產更多適宜類型的向日葵,滿足附加產品原料需求。同時,向日葵種植產業為保證自身經濟效益,同樣應進行市場調查,并與市場相關人員合作,獲取市場需求動向,以此為導向,明確育種方向,保證種植結構合理性。
4 ? ?參考文獻
[1] 楊海峰,段學艷,衛玲,等.向日葵市場需求及育種方向[J].山西農業科學,2018,388(6):195-198.
[2] 李洋,朱統國,李曉偉,等.淺談吉林省向日葵育種歷程及未來育種方向[J].東北農業科學,2019,44(1):7-11.
[3] 王興珍.甘肅省向日葵產業發展現狀和對策[J].甘肅農業科技,2017,13(25):25-26.
[4] 劉繼霞,山軍建,王平.向日葵育種目標的探討[J].北方農業學報,2019,47(3):26-31.
[5] 李凈.西瓜/向日葵套作栽培模式對產量、品質及效益的影響[D].通遼:內蒙古民族大學,2016.
[6] 張曉潔,李浩,張桂芝,等.山東省向日葵發展狀況與前景分析[J].中國種業,2017(8):20-22.
[7] 李洋,朱統國,李曉偉,等.淺談吉林省向日葵育種歷程及未來育種方向[J].東北農業科學,2019,44(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