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闡述了稻田冬種花椰菜的優越性和花椰菜的特征特性,并從品種選擇、播種育苗、田塊準備、合理定植、田間管理、適時采收等方面總結其栽培技術,以期為推廣利用水稻冬閑田種植花椰菜提供參考。
關鍵詞? ? 稻田;冬種;花椰菜;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 S635.3? ? ? ? 文獻標識碼? ?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20)21-0105-0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南平市建陽區潭城街道地處建陽城郊,轄8個行政村,農田面積1 456 hm2,是傳統的水稻生產區,除春、夏、秋季主要種植水稻,輔以瓜果、煙草等部分作物外,冬季農田大多閑置。如何充分利用冬閑田發展農業生產、增加村民收入,是當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課題。隨著2019年南平市行政中心正式遷至建陽區,城市規模迅速擴大,城市人口快速增加,確保蔬菜一年四季均衡供應顯得尤為重要。
1? ? 稻田冬種花椰菜的優越性
在稻田小面積冬種成功的基礎上,自2017年起,每年冬季在回瑤村水稻收獲之后連片種植花椰菜15~20 hm2,取得了較高的效益,平均產量都在22.5 t/hm2以上。利用冬閑田種植花椰菜,實行稻—菜水旱輪作,既增加了村民冬春季生產收入,也改良了稻田土壤結構,增加了土壤肥力,減少了病蟲危害,有效促進了化肥、農藥減量增效技術落實;結合統防統治、綠色防控等技術措施,可提高稻菜的產量和品質。同時,冬春季農田遍野綠油油的景象,構筑了鄉村振興綠色經濟產業帶,美化了鄉村環境,增加了人們休閑郊游去處。
2? ? 花椰菜的特征特性
花椰菜也稱菜花、花菜,屬十字花科蕓薹屬結花球的草本植物。花椰菜根系發達,須根多。莖粗短,白色,圓柱狀,四周著生花薹和花枝,頂端著生短縮的花蕾,共同聚合組成花球。葉片狹長、綠色、有皺、有蠟粉,隨著花球的生長,內葉自然卷曲或扭轉保護花球?;ǔ庶S色、十字形,在花莖上、下面有伸長的花枝。果為角果,成熟后開裂。種子圓球形、黑褐色,千粒重2.5~4.0 g[1]。
花椰菜為半耐寒性蔬菜,喜冷涼氣候。①溫度要求。生長適宜溫度為6~26 ℃,最適溫度為16~22 ℃,超過24 ℃則產品質量不佳。②水分要求。花椰菜耐旱、不耐澇、喜濕潤,花球期供水必須充足。③光照要求。花椰菜喜弱光和長日照,尤其在花球膨大期,不可讓陽光直接照射;否則花球淡黃或變綠,生長小葉,營養和商品價值下降。④營養要求。花椰菜對營養條件要求較高,營養生長期需要較多的氮肥,進入花球發育期還需要較多的磷肥和鉀肥。每生產1 000 kg花椰菜需施純N 6.17 kg、P2O5 2.73 kg、K2O 5.57 kg,還需要適量硼肥;如營養不足,則花球開裂,味苦變褐。⑤土壤要求。土壤要深厚疏松,保水保肥,富含有機質[1]。
3? ? 稻田冬種花椰菜高產栽培技術
3.1? ? 品種選擇
花椰菜是低溫長日照綠體春化型植物,莖粗6~8 mm時,可感應低溫而春化。早熟品種通過春化時對溫度要求不嚴格,不需明顯低溫就可以通過春化,生產上一般選用抗病性強、品質好、商品性好的早熟品種或中早熟品種[2],如福建農豐90d花椰菜、臺灣大立白玉80 d青梗松花、日本川島松花80 d花椰菜。
3.2? ? 播種育苗
3.2.1? ? 播種時間。稻田冬種花椰菜一般在9月上旬至11月上旬播種,具體播種時間要根據花椰菜品種、水稻收割時間、計劃上市時間以及天氣情況確定。前茬水稻如中稻、再生稻、煙后稻或晚稻應適時早收,及時整理地塊安排冬種,一般在水稻收割結束后進行地塊準備,7 d左右完成開溝整地做畦,隨后定植?;ㄒ瞬墒丈鲜袝r間安排在次年1—3月較為合理,通常春節前后蔬菜銷售價格較高。
3.2.2? ? 培育壯苗。采用塑料溫室大棚培育秧苗。苗床與大田面積比約為1∶10,大田用種量450~600 g/hm2。選擇當年沒有種過十字花科蔬菜的溫室大棚育苗,撒施商品有機肥15 t/hm2、過磷酸鈣450 kg/hm2、三元復合肥(16-16-16)300 kg/hm2,耕翻整地,耙勻做畦,壓平建立苗床。苗床要求畦面寬1.0~1.1 m,畦高25 cm,畦溝寬30 cm。播種前1 d澆足畦面水,用50%丁草胺乳油2 250 mL/hm2、40%辛硫磷乳油1 125 mL/hm2兌水450 kg/hm2噴霧,防治田間雜草、地下害蟲。播種時,先用50 ℃溫水浸種20 min,洗凈瀝干后拌細沙均勻撒播,播后覆細土0.5 cm。幼苗三葉期定苗,株行距以10 cm×10 cm為宜,間除過密苗、畸形苗、病弱苗。定苗后視長勢可結合澆水施用少許速效性肥料如尿素,以促進秧苗生長,培育壯苗[3]。整個育苗期間應保持苗床濕潤,小水勤澆,同時注意防治病蟲害。
3.3? ? 田塊準備
3.3.1? ? 田塊選擇。種植花椰菜的稻田要求地勢平坦、耕層深厚、土壤肥沃、排灌方便、交通便利。畦長以25~30 m為宜,若田塊面積較大,應開溝分塊,利于田管。
3.3.2? ? 整地做畦。水稻收割結束后,根據擬定的定植時間提早開溝做畦,在每塊稻田的四周開挖環田溝,溝的寬度、深度均為30~40 cm,并在田邊開挖排水口,及時排除雨后積水。要求畦面寬0.9~1.0 m,畦高20~25 cm,畦溝寬25~30 cm。畦上田土需深翻鋤碎,方便秧苗定植,利于根系生長。
3.4? ? 合理定植
一般苗期25~35 d、秧苗4~6葉時定植。定植時選擇葉色濃綠、葉片肥大、節間距短、根系發達的壯苗,去除弱小苗、傷病苗、畸形苗,以提高大田定植苗的整齊度。寬0.9~1.0 m的畦面栽種中、早熟品種,按株距55~60 cm斜栽2行,定植2.4萬株/hm2左右。切不可大苗遲定植,以免出現早花,造成小花和低產;定植時也不宜用力推壓泥土,以防損傷根系,影響緩苗。施足基肥是花椰菜優質高產的基礎,要求在定植前1~3 d結合整地做畦撒施基肥,以有機肥為主,施商品有機肥7 500 kg/hm2、過磷酸鈣375 kg/hm2、硼砂30 kg/hm2。定植前澆水濕潤畦面,定植后立即澆足定根水[4]。
3.5? ? 田間管理
3.5.1? ? 肥水管理。加強肥水管理是獲得花椰菜高產優質的關鍵,中早熟品種生長期間共追肥3~4次,生長中后期注意增施磷鉀肥。一般在定植10~15 d后進行第1次追肥,追施三元復合肥(16-16-16)75 kg/hm2;第2次追肥在定植后25~30 d,施尿素75 kg/hm2、三元復合肥(16-16-16)75 kg/hm2;第3次視蓮座期生長情況,施尿素112.5~150.0 kg/hm2、三元復合肥(16-16-16)112.5 kg/hm2、硫酸鉀112.5 kg/hm2;第4次追肥則在顯球初期,施尿素150~225 kg/hm2、三元復合肥(16-16-16)112.5~150.0 kg/hm2、硫酸鉀112.5~150.0 kg/hm2。在蓮座末期或顯球初期,根外噴施0.2%硼砂1次,促進花球形成。
土壤水分對花椰菜的生長、產量、品質影響較大,全生育期都要保持土壤呈濕潤狀態。遇旱要噴灌澆水,忌大水漫灌;遇雨要及時排除積水,防止漚根,誘發病害。當花球長至5~6 cm時,選一較大的葉片向內折斷覆蓋花球,以防日曬,造成花球變色,影響品質。
3.5.2? ? 病蟲害防治。稻田冬種花椰菜病蟲害較少,一旦發生病蟲害,優先采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結合使用化學防治,具體要按農藥的安全使用規則合理使用,嚴禁選用果蔬禁用、限用的農藥種類。大面積連片種植花椰菜,通過飛機噴灑農藥統一防治效果更好。
(1)物理防治。對于蚜蟲,按照450~600塊/hm2的密度設置黃板誘殺,設置高度要求高出植株頂部;對于斜紋夜蛾、菜青蟲等鱗翅目害蟲,可利用風吸式太陽能殺蟲燈誘殺,平均每1.25 hm2安裝1盞殺蟲燈,均勻分布提高誘殺效果。
(2)藥劑防治。菜青蟲、斜紋夜蛾等鱗翅目害蟲,可用20%氯蟲苯甲酰胺(康寬)懸乳劑3 000倍液,或5%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甲維鹽)乳油1 500倍液噴霧防治;蚜蟲,可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200倍液噴霧防治;霜霉病,可用50%烯酰嗎啉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噴霧防治;黑斑病,可在發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防治;黑腐病、軟腐病,可用可殺得叁千水分散顆粒劑1 500倍液噴霧防治;菌核病,可用40%菌核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防治。使用上述農藥時需嚴格遵守農藥安全間隔期規定。
3.6? ? 適時采收
花椰菜采收標準是花球充分長大,表面圓正,邊緣不散開。通常在花球充分長大、邊緣花枝開始向下反卷且尚未散開時采收。采收過早,花球小、產量低;采收過遲,花球松散,表面凸凹,不利運輸,甚至變色,影響商品性。收獲時,花球外留幾片嫩葉,保護花球免受污染和損傷,提高商品性。外調的花椰菜,宜及早采收進入冷庫,在0~3 ℃下貯藏保鮮,待集中裝車外運銷售。
4? ? 參考文獻
[1] 汪淑明,胡惠根,倪文海,等.花椰菜的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術[J].上海農業科技,2012(3):83-84.
[2] 周柏權,游奕來,李澤明,等.稻田板地冬種花椰菜栽培技術[J].中國農技推廣,2008(10):22-23.
[3] 牛國保,陶秀娟,單曉政,等.京津冀春保護地花椰菜栽培技術[J].長江蔬菜,2020(6):75-76.
[4] 李關發,薛珠政.高山“花椰菜—薤白”輪作模式優化[J].中國果菜,2019,39(11):92-95.
作者簡介? ?范德友(1965—),男,福建南平人,高級農藝師,從事農業技術推廣、病蟲害防治工作。
收稿日期? ?2020-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