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高校實驗教學對創新型學生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以農學專業室內試驗課程考核為例,闡述了實驗課程考核的方式,總結了存在的問題,并從單獨小實驗和綜合性大實驗2個方面構建了多元化實驗課程考核體系,以期為探索出農學專業室內實驗課程考核方法提供參考。
關鍵詞? ? 高校;農學專業;室內實驗課程;考核方式
中圖分類號? ? G642?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20)21-0263-0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高校的教學活動包括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2個部分。一直以來,高校對于理論教學的重視程度要遠遠高于實驗教學,甚至在一些高校中實驗教學長期處于從屬地位,得不到應有的重視[1]。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用人單位對各專業人才的更高層次要求,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引起越來越多人的重視。學生創新思維的形成、創新精神的培養、創新能力的提升離不開理論教學,更離不開實驗教學,實驗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更直觀、更簡潔地將理論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進行進一步補充吸收[2]。
實驗教學在高校培養創新型學生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實驗教學要發揮其在創新型學生培養過程中的作用,實驗教學的效果就要進一步提高。改革實驗課程考核是提高實驗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3]。實驗課程考核是實驗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檢查、導向與激勵、教學效果反饋等功能[4]。目前,高校中大多數實驗課程的考核方式單一,通常以學生實驗結果分析報告作為主要考核標準,造成學生只重視實驗報告的完美撰寫,忽視實驗課程的預習、實驗過程的思考,甚至有學生進入實驗室后連自己將要開展的實驗都不清楚,不能客觀準確地反映出學生的實驗能力,不利于高校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嚴重影響實驗效果[5]。要改變這種狀況,就要讓學生全程參與到實驗中來,教師對實驗全過程進行監督和指導。因此,實驗課程考核就成為提高實驗教學效果的一把利劍,改進實驗課程考核評分方式已成為實驗教學亟待解決的問題[6]。如何改進實驗課程的考核評分方式已成為實驗教學的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以農學專業室內實驗課程的考核為例,旨在探索出農學專業室內實驗課程考核的方式方法。
1? ? 實驗課程的考核方式
授課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驗結果,結合實驗報告考查學生對課程內容的掌握情況,綜合考慮后給予學生最終分數。這種實驗報告+實驗操作的考核方式有了較大改善,學生的動手能力得到鍛煉,但其離創新型人才培養仍有較大差距,學生仍是被動學習,未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 ? 實驗課程考核和存在的問題
當前,我國絕大多數高校的實驗課程考試總體上沒有脫離應試教育的軌道,教師負責教,學生負責學,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互動。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缺乏有效的評判標準,導致學生對學習的知識無法進行直觀判斷,成為制約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的瓶頸。此外,因為實驗課程是按照實驗報告的完整度給予最終分數,所以大部分學生將精力放在撰寫實驗報告環節。學生課上不認真聽講,只是按照書本上的實驗步驟將實驗過程重復1遍,對于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不進行思考,甚至有些學生修改實驗數據以求實驗結果完美。實驗報告相互抄襲或者照搬照抄實驗指導書,對于實驗原理和實驗過程、儀器設備的操作以及實驗注意事項等沒有理解和掌握。當實驗課程結束時,很多學生忘記本學期實驗授課教師講授的實驗內容,學生的收獲甚微,教學效果不理想。
3? ? 多元化實驗課程考核體系構建
教學效果和學習效果得到有效提升是實驗課程考核的主要目的。實驗課程考核體系的建立能夠進一步促進實驗課程教學內容的完善、實驗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進,提高學生素質,為創新型人才培養提供保障。為此,總結國內農學類專業實驗課程考核方式與方法,結合安徽農業大學農學類專業實驗課程考核的經驗,逐步建立完善了一套科學、公正的農學類專業實驗課程考核機制,引導學生在實驗課程的學習過程中注重自身素質、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等的培養,使學生由過去的“要我學”型向“我要學”型轉變。農學專業的室內實驗顧名思義就是在實驗室內進行的實驗,包括單獨的小實驗和綜合性大實驗,這2類實驗應該采取完全不同的考核形式和考核標準。
3.1? ? 單獨小實驗的考核形式和考核標準
單獨小實驗是為了檢測和加深理論學習某個知識點而設置的實驗,每次實驗課安排1個實驗。如果一個班級有10次實驗課,就需要安排10個獨立的小實驗。這類實驗考核采取“六步結合法”,分別是課前預習、進門測試、課堂發言、實驗操作、實驗報告和課后測試等,并將每個步驟賦予不同的比重,課前預習占比10%、進門測試占比10%、課堂發言占比5%、實驗操作占比40%、實驗報告占比25%和課后測試占比10%。如實驗課程總分為100分,那么課前預習15分、進門測試10分、課堂發言5分、實驗操作40分、實驗報告25分和課后測試10分。
3.1.1? ? 課前預習。實驗課程授課教師利用線上教學平臺將實驗課內容(包括實驗的目的和意義)、試驗需要的材料和儀器設備、實驗操作過程以及注意事項等以PPT的形式展示給學生使之進行課前預習。如果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預習,就可以得到課前預習的10分;如果學生在規定時間內未進行預習,該學生此環節得分為0分。
3.1.2? ? 進門測試。每節課在上新課前,授課教師就上節課所學知識設置2個問題,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作答并上交。授課教師按照學生作答情況給分,對在規定時間內正確完成答題的學生,給予10分;對在規定時間內未能正確完成答題的學生,根據大體情況給予分數。
3.1.3? ? 課堂發言。課堂上對于授課教師提出的問題能夠積極踴躍正確回答的學生給予5分,在實驗過程中遇到不懂的知識點主動找教師詢問的學生給予5分,實驗過程中有新發現、新想法并告知授課教師的給予5分。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與授課教師無互動,則該學生此環節得分為0分。
3.1.4? ? 實驗操作。實驗課程最重要的環節就是操作環節,此環節最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動手能力以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實驗課程考核的過程中實驗操作是考核的重點環節,主要包括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規范性、準確性。學生在整個實驗過程中能夠正確使用實驗儀器得10分,實驗過程規范準確得15分,實驗結果較好得15分,則該學生在此環節將獲得滿分40分。如果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未按要求操作實驗設備將酌情扣減分。
3.1.5? ? 撰寫實驗報告。實驗報告格式規范、結構完整、思路清晰、觀點正確和實驗數據真實有效,解決問題的方法正確和方法可行,則這樣的學生的實驗報告將得到滿分25分。如果實驗報告沒有按照要求撰寫將酌情扣減分。
3.1.6? ? 課后測試。為了解學生對本次課程內容的掌握情況,當學生完成實驗報告后,授課教師會安排10 min的本次試驗內容測試。通過測試學生可以對所學內容進行梳理復習,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識。如果所有課后測試題都正確,學生將得到滿分10分,如有錯誤將酌情扣減分。
3.2? ? 綜合性大實驗的考核形式和考核標準
綜合性大實驗和單獨小實驗不同,小實驗是1次課1個實驗,實驗與實驗之間聯系不緊密,2次實驗之間的時間間隔長短對實驗的效果沒有影響;綜合性大實驗是一個連續性的實驗,因而綜合性大實驗的考核形式和考核標準與單獨的小實驗不同。單獨小實驗一般是驗證性實驗,主要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驗操作能力,綜合性大實驗不僅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和實驗操作能力,還要求學生有一定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試驗有創新點。因此,綜合性大實驗的考核和標準采用“六步結合法”,分別是資料查找、實驗設計、實驗操作、創新點、實驗報告和PPT展示,并將每一步賦予不同的比重,資料查找占10%、實驗設計占30%、實驗操作占20%、創新點占10%、實驗報告占20%和PPT展示占10%。如實驗課程總分為100分,那么資料查找為10分,實驗設計為30分、實驗操作為20分、實驗創新為10分、實驗報告為20分和PPT展示為10分。
3.2.1? ? 資料查找。資料收集要求全面、合理,至少收集10篇參考文獻,整理方法正確、恰當,科學性、邏輯性好,達到以上要求,學生可以得到10分,如有欠缺酌情減分。
3.2.2? ? 實驗設計。按照實驗要求和目的,在實驗室條件允許的基礎上,結合查找的資料,設計實驗方案。實驗方案包括試驗意義、實驗目的、實驗材料、實驗儀器、實驗步驟、預期結果以及注意事項等。授課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驗方案判斷實驗的可行性,如實驗可行且實驗方案完整詳細,學生可以得到30分,如有欠缺酌情扣減分。
3.2.3? ? 實驗操作。主要考查學生實驗步驟是否正確、是否會使用實驗儀器、實驗儀器的使用是否正確規范。如果學生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實驗步驟正確、使用正確規范,學生可以得到該項的滿分20分。學生實驗過程中如有不規范,則酌情扣減分。
3.2.4? ? 實驗創新。該項主要考查學生在整個試驗過程中有無自己的想法,實驗過程是否照搬照抄參考文獻,以及是否在別人的試驗基礎上添加了自己的想法。如果學生在試驗方案中列出了實驗的創新點,該學生可以得到該項的滿分10分;若學生沒有創新點則該項不得分。
3.2.5? ? 實驗報告。實驗報告能夠直觀地反映學生對整個實驗的掌握情況,實驗報告包括實驗意義、實驗目的、實驗材料、實驗儀器、實驗方法和步驟、實驗結果及分析等。如學生的實驗報告完整詳細、結果分析合理,該學生可以得到該項滿分;如這幾個方面有欠缺則酌情給分。
3.2.6? ? PPT展示。綜合性大實驗的最后環節是實驗展示。一方面,此環節使學生不僅會做實驗,還能夠將自己的實驗內容展示給大家,對于學生來說是很好的科研展示鍛煉方式;另一方面,通過展示學生之間可以互相學習、互相借鑒。如學生在此環節PPT制作精良,口頭表達能力較強,能夠將自己的實驗完整清晰地展示給大家,則該學生在此項獲得滿分;如有欠缺,則酌情給分。
4? ? 結語
農學類實驗課程的考核標準和考核方式應該引起學校領導、學院領導以及師生的重視。實驗課程的考核標準明確、考核方式規范,學生的實驗學習熱情會進一步得到提升,實驗教學地位將得到進一步重視提高。學生喜愛實驗課程,認真學習實驗課程,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實驗課程的學習中,國家創新型人才培養將得到進一步保障。
5? ? 參考文獻
[1] 賀鋒,曾文杰.地方高校基礎化學實驗教學的基本問題及對策分析[J].高教學刊,2016(12):171-172.
[2] 趙躍強,劉瑋煒,許瑞波.實驗教學考核方法的探索與實踐[J].文教資料,2006(1):42-43.
[3] 夏娜,任小娜,賈淑萍,等.食品科學與工程本科專業實驗課程考核方式的改革探究:以喀什大學為例[J].高教學刊,2017(23):134-136.
[4] 林松.依托專業競賽平臺提升實驗教學效果[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l4,33(12):101-104.
[5] 強華,李正網,武時會.高校實踐教學考核方式探索[J].實驗技術與管理,20l8,35(6):170-173.
[6] 趙庚升,陶田,馮岑明,等.高校實驗課成績考核與評定探討[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5,34(7):246-249.
基金項目? ?安徽農業大學教學研究項目“‘全員導師制背景下農學類實驗課程考核模式的構建和探索”。
作者簡介? ?趙良俠(1981—),女,安徽懷遠人,博士,實驗師,從事實驗課程教學及實驗室管理工作。
收稿日期? ?2020-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