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深
【摘? 要】從今年年初疫情開始各地學校推遲開學,在線教育行業就迎來了爆發式的增長,目前中國接受在線教育的人已經達到了4億。近半年來,在線教育的增長是最快的,也獲得了大量的投資,本文通過分析當下在線教育的市場環境,研究在線教育未來的發展以及當下的困境。
【關鍵詞】在線教育;未來發展;爆發式增長
1.在線教育發展史
1.1遠程教育階段
在線教育的初始階段我們稱它為遠程教育,最開始的遠程教育是錄制視頻,把好的教育資源錄制成視頻打包成合集進行售賣,這種教育形式基本上是跨時間跨空間的,用戶可以再任何時間地點進行學習。但由于互聯網的初始形態的原因,視頻載體一般是用光盤等媒介進行儲存。這段時間崛起了網易公開課、可汗學院等一批擁有優秀教育資源的網站,通過和知名大學的合作將線下的優質教育資源搬到了線上。
1.2內容質量階段
當互聯網迅速發展,計算機快速普及,網絡帶寬等基礎設施質量提升以后,在線教育就發展到以內容質量為王的時代,哪家擁有更豐富更優質的教育資源就更受青睞,將線下和線上教育同時進行,目前做的比較好的就是新東方,用多樣的方式幫助用戶進行更高效的學習,例如新東方通過優質的教育視頻,高清晰度、名師、豐富幽默的課程內容,攻下了大量的用戶和市場,贏得了很好的口碑。通過互聯網技術將學習和練習合為一體,優化了用戶的教育體驗,將線上線下進行了互補。
1.3服務階段
教育是每個人都需要的接受的一種“服務”,教育不能完全的看做是一種生意,因為教育的載體也就是交付方式是很特殊的。在線教育與知識付費還是有很大的差別,知識付費行業的人愿意把知識付費叫做知識服務,把內容進行生產成產品交付到用戶的手里,生產和消費過程是分離的,但教育不能把生產和消費的過程分離開的,它是一個持續的過程,不是一個完整的產品形態,如果把知識付費看做產品經濟,在線教育更像是服務經濟。是一個持續輸出的過程,例如目前的在線教育K12平臺,會更側重于直播時用戶的體驗感,精美的資料配送,課堂在線班主任的關注以及通過數據反應你學習和練習的成果。不僅輸出課程內的知識還有課程外的人生看法,給到用戶良好的服務來形成用戶的使用習慣。并通過互聯網開放更多的課程形式,做到了PC端和移動端的互通,使獲得良好教育資源的成本降低,但隨之而來的是在線教育高額的獲客成本。
2.在線教育的“繁榮”
自疫情以來,互聯網線上教育增長迅速,眾多學校停課,使得教育業務在線上迅速擴張,可以說今年是在線教育最為豐收的一年,根據艾瑞發布的《2020Q1&2020Q2e中國在線教育市場數據發布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預計約為4003.8億元,同比增長24.1%,其中Q1市場規模為680.6億元,這樣整體看來在線教育有這樣規模的經營現金流進入能夠促使在線教育行業健康的展開一系列的經營活動。
除了龐大的市場規模,在線教育行業的領軍品牌也就是頭部玩家們也在不斷地尋求資本的加持,在2020年,猿輔導和作業幫兩個在線教育領軍者均完成了1-2輪的高額融資,猿輔導目前估值155億美元;作業幫于6月29日宣布完成E輪7.5億美元融資,投后估值110億美元。
在看似龐大的市場份額下和資本不斷加持的高估值背后才是互聯網的本質。互聯網本身是固定成本低可變成本高的,在互聯網環境下比拼的就是速度,據估計,在線教育頭部10家機構今年的暑期市場投放量,可能超過100億元人民幣。“秋季撒錢大戰”中,有頭部玩家甚至在單渠道單日砸下1400萬元做廣告。而在線教育目前的獲客成本居然達到了千元級別,而這樣的大規模的營銷使得在線教育仿佛陷入了囚徒困境,如果不出錢進行營銷爭奪流量,可能就會被趕出賽道。
砸錢的確砸出了非常好的數據,據艾瑞發布的《2020Q1&2020Q2e中國在線教育市場數據發布報告》數據顯示,在已上市的在線教育公司中除英語流利說以外網易有道、尚德機構、跟誰學、51Talk、正保遠程的營收均于2020Q1出現不同程度的增長,但盡管營收出現增長,數據非常美麗,但根據凈利潤調查來看除了跟誰學和51Talk兩家公司凈利潤為正數,其余幾家在線教育上市公司Q1凈利潤均為負數。
在目前的環境下來看,在線教育行業的競爭是相當激烈的,不僅僅是在于平臺內容上、師資力量上以及服務上,對于資金量也是有相當高的需求,在這場戰爭中燒錢做營銷仿佛進入了惡性循環,如此高的獲客成本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在線教育行業往前發展。
3.在線教育行業未來的發展
跟誰學的創始人陳向東把跟誰學的業務分成了十個環節,包括流量、銷售、主講老師、輔導老師、內容研發、教師打磨、視頻直播、數據反饋等等,而在這十個環節中我們能看出在線教育不同于傳統教育的區別,而這個區別就是在線教育未來發展的趨勢所在。就是在最后的數據反饋上,互聯網在線教育迭代到目前與以往不同的就是互動和數據化,而這兩點就體現了在線教育的用戶的需求就是互動性和個人性。一是通過互聯網老師跟學生能夠進行積極的互動,二是通過用戶學習數據的采集能夠對用戶進行個性化的反饋,了解自身學習的優勢和弊端。通過數據反饋進行課程研發以及教師打磨,給用戶更加良好的教育服務體驗才是不同于傳統線下教育的地方。
從在線教育的產品價值分布上來看,工具產品<內容產品<硬件產品。換句話來說,在線教育產品,誰對最終教育效果的影響越大,誰的價值空間就越大。而在線教育未來的發展重點在于依托于互聯網,通過互聯網技術增加數據積累,以數據為基礎提供更好的教育,也就是說在線教育最終要演化為智能教育,通過數據變為智能,了解用戶需求解決用戶痛點,做到因材施教。在線教育的未來發展一定要更去接近教育和學習本身,要不斷地了解用戶需求,使在線教育擁有更高的附加值。
(指導教師:洪紫月)
參考文獻
[1]陳麗, 林世員, 鄭勤華. “互聯網+”時代中國遠程教育的機遇和挑戰[J]. 現代遠程教育研究, 2016(1期):3-10.
[2]萬昆, 鄭旭東, 任友群. 規模化在線學習準備好了嗎?——后疫情時期的在線學習與智能技術應用思考[J]. 遠程教育雜志, 2020, v.38;No.258(03):107-114.
[3]王佑鎂, 趙文竹, 宛平,等. 應對數字社會挑戰:數字智商及其在線教育體系[J]. 現代遠程教育研究, 2020, v.32;No.163(01):62-6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