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利芳 柳新梅 郭輝 曹騫 魏曉麗 張鵬
摘要? ? 本文介紹了影響農產品質量與安全的因素,分析了農產品質量與安全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農產品質量與安全監管措施,具體包括制度保障、全社會齊抓共管、運用現代科技狠抓農產品質量安全等方面內容,以期為加快我國農產品產業發展、保證農產品質量與安全提供參考。
關鍵詞? ? 農產品;質量;安全;影響因素;監管措施
中圖分類號? ? TS207.7?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20)21-0240-0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Supervision? Measur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
GAO Lifang? ? LIU Xinmei *? ? GUO Hui? ? CAO Qian? ? WEI Xiaoli? ? ZHANG Peng
(Changji Prefecture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spection and Testing Center, Changji Xinjiang 831100)
Abstract? ?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alyze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proposed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 supervision measures, including system guarantee, joint management of the whole society, and using modern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safety and so on,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 industry and ensuring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Keywords? ?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safety; influencing factor; supervision measure
農產品是指來源于農業的初級產品,即在農業活動中獲得的植物、動物、微生物及其產品。自古以來,生物幾乎占據著地球的各個角落,無論是在高山極冰地區,還是在酷暑旱熱地帶,都有生物的存在。隨著時代的變遷,人類已經成為地球的主導者,為了滿足自身的需要,人們逐漸認識到周圍對人類有意義的植物、動物,并將其加以利用為人類造福謀利。起初人們只是為了滿足自身的需要,如保暖、充饑、裝飾等。由于階級和商業的出現,原生態的動物、植物已經遠遠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產品應運而生。現代科技的發展為人類創造著豐富多樣的生活,產品的種類及數量越來越多,將最初級的、能被人們利用的、未經過深加工的、來源于自然的產品歸為一類,即為農產品[1]。
國家規定初級農產品是指種植業、畜牧業、漁業產品,不包括經過加工的這類產品。具體包括種子、種苗、樹苗、竹秧、種畜、種禽、種蛋、水產品的苗或種(秧)、食用菌的菌種、花籽等。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產品種類千差萬別。人們的吃、穿、住、用、行等日常行為都離不開農產品,與此同時人們也越來越重視天然生態產品對人類健康的影響。農產品種類也在不斷增加,以植物為例,起初人們只吃植物的果實,但如今,植物的葉子、莖、根系等,都有可能變成極具經濟價值的農產品[2]。對人類生活起到極大干擾作用的霉菌,如今也成為生物工程中能短期內批量生產的有益菌。之前人們將動物的肉當作食物,將其骨骼當作廢品,但如今部分動物的骨骼已經成為人們提取益生素的原材料或藥品的原材料。農產品不僅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也給社會帶來了巨大的財富。農產品的生產、交易,不僅豐富了社會資源,同時也為進一步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 ? 影響農產品質量與安全的因素
農產品是人們生活的基本要素。當前,雖然已有很多種深加工的副食品上市,但人們仍以農產品為主食,以糧食、蔬菜、肉禽類為輔。影響農產品質量與安全的因素很多,根據農產品種類的不同,主要分為三大類[3]。
1.1? ? 影響植物類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因素
在植物生長過程中會有一些影響植物生長的因素,例如干旱、水災、土壤、病害、蟲害、雜草、農藥等。這些因素會影響植物幼苗生長、開花、結果、傳花授粉、果實飽滿度、色澤等,進而影響植物類農產品質量與安全。
1.2? ? 影響動物類農產品質量與安全的因素
在動物生長過程中使用飼料、喂食激素類藥物,在動物生病時給動物服用抗生素,以及動物生長環境、繁殖場所把控不嚴格,動物屠宰場的衛生環境條件差,禽類肉制品粗加工、運輸等不規范,都會對動物類農產品質量與安全產生影響[4]。
1.3? ? 影響微生物類農產品質量與安全的因素
在最初的生物分類學中,生物只被分為動物和植物兩大類。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主要將生物分為三大類,即動物、植物、微生物。顧名思義,大多數微生物的主要特征是體型微小。與人們生活最密切的是大型真菌類,即通常所說的蘑菇類,也有很多附生微生物菌對人們的生活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影響微生物類農產品質量與安全的因素主要是氣候、溫度、濕度、基質成分、生長周期、光照、激素、孢子生長情況等。
2? ? 農產品質量與安全存在的問題
2.1? ? 植物類農產品質量與安全存在的問題
植物類農產品主要是指糧食經濟作物以及其他產品的原材料等。受天氣氣候、基礎設施不配套、技術不成熟等因素的影響,植物生長過程被干預,生長周期被破壞,以致植物生長發育不理想,最終致農產品變質、腐爛、質量不達標。土壤質量不達標,導致農產品富集有害金屬離子,從而影響人體健康。為防治病蟲害而大量使用農藥,會使部分農藥殘留在植物表面及葉面表層,導致農藥污染,從而影響農產品品質,降低農產品的經濟價值以及使用價值[5]。
2.2? ? 動物類農產品質量安全存在的問題
目前,市場上多數禽類均為飼養。一方面,飼料喂養的動物生產周期短、肉產量高,可產生一定的經濟效益;另一方面,飼料喂養極大地降低了動物類農產品的營養價值。在防治動物疾病的過程中使用一些抗病抗蟲的化學藥劑,會對肉質產生一定的影響,從而間接影響人類健康。
2.3? ? 微生物類農產品質量與安全存在的問題
對于人類肉眼所能看到的大型真菌類,其屬性與植物類似。通常情況下,菌類生長需要避免雜菌的干擾,一旦純生菌種感染雜菌,勢必影響菌物的整個生活史,進而對菌類農產品的質量與安全產生較大的影響,甚至引發中毒現象。因此,嚴格控制菌類的生長條件顯得極其重要。
2.4? ? 農產品存在的共性問題
所有農產品都有一個共性,即為人們生活作出貢獻,為人類創造財富。但其中有許多共性的問題存在,諸如農產品分級分類不規范、農產品質量不達標、化學農藥污染、農產品儲存有難度、農產品腐爛、變質農產品運輸問題、生產成本難控制、農產品供求關系等。在現代社會,農產品種類繁多、數量巨大,監管部門工作量大。農產品質量與安全問題是農產品存在的共性問題,保證農產品質量與安全事關人類健康。
3? ? 農產品質量與安全監管措施
3.1? ? 制度保障
為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維護公眾健康、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于2006年4月29日通過,自2006年11月1日起施行。本法所稱農產品,是指來源于農業的初級產品,即在農業活動中獲得的植物、動物、微生物及其產品。本法所稱農產品質量安全,是指農產品質量符合保障人的健康、安全的要求。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從我國農業生產實際出發,遵循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的客觀規律,針對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主要環節和關鍵點,主要確立了7項基本制度。一是政府統一領導、農業主管部門依法監管、其他有關部門分工負責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體制。二是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的強制實施制度。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按照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要求,依法制定和發布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并監督實施;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的農產品禁止銷售。三是防止因農產品產地污染而危及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農產品產地管理制度[6-7]。四是農產品的包裝和標識管理制度。五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查制度。六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風險分析、評估制度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的信息發布制度。七是對農產品質量安全違法行為的責任追究制度。
3.2? ? 全社會齊抓共管,提高農產品質量水平
農產品質量與安全問題對人類最直接的影響是直接危及公眾健康,給人們正常的工作生活造成一定的影響,造成重大經濟損失,降低農產品經濟價值,引發國際貿易爭端,給國家帶來負面影響[8-9]。保證農產品的質量與安全僅有政治機構制定相關的法律政策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相關鑒定機構對農產品進行監督檢測,政府相關部門應給予大力配合。只有這樣,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農產品的質量與安全。農產品監管不僅需要政府部門的努力,也需要廣大人民群眾的參與,應從生產環節嚴格把關,對初級農產品問題進行嚴懲,真正做到監管有加。
3.3? ? 運用現代科技狠抓農產品質量安全
現代檢測技術為農產品檢測提供了科學依據。色譜儀能高效地對目標待測物進行分離與純化,并能測定待測物質相對分子質量[10-11];質譜儀能根據待測樣品繪制出質譜,根據質譜分析從而確定被測物品的分子結果;各類光度計能有效測出各被測物中目標物的含量;使用無菌操作工作臺及各類培養基能有效地檢測出樣品是否有微生物、是否有質變現象;大型離心機、電泳儀、核酸提取儀等儀器,可以在分子水平上對農產品質量與安全進行檢測。通過高科技檢測設備以及學術界科學前沿不斷更新的檢測方法,可以檢測出農產品質量問題,從而提供精確的數據或圖譜,以便工作人員對檢測結果進行分析,從而制定出科學計劃,確保農產品質量與安全,為人民群眾的生活起到監督管制作用。
4? ? 結語
農產品是人們生活的基礎,農產品在人類世界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狠抓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對人類社會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應深入理解認識農產品,并深入研究影響農產品質量與安全的因素,避免外在因素對農產品的影響。應從避免藥物殘留和重金屬等有毒有害物質含量超標[12-13]、微生物污染和生物毒素含量超標、摻雜使假等方面入手,加強監管,實施有效措施[14-16],合理運用現代科技技術對農產品進行檢測檢驗,從而使我國農產品質量與安全水平再上新臺階。
5? ? 參考文獻
[1] 孫一.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存在問題及對策探討[J].吉林蔬菜,2012(6):57.
[2] 許志輝,胡云娟,倪華,等.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因素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09(20):347-351.
[3] 陸美斌,王步軍.中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現狀分析與對策建議[J].農業展望,2014(3):34-35.
[4] 錢永忠,王芳,陳松,等.《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實施狀況分析[J].農業質量標準,2007(6):4-6.
[5] 湯曉艷,郭林宇,王敏,等.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發展現狀與主攻方向[J].農產品質量與安全,2017(6):3-8.
[6] 李鐵林.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生產補償機制[D].北京:中國農業科學院,2013.
[7] 張峰.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建設現狀與問題及對策[D].北京:中國農業科學院,2011.
[8] 陳曉華.2013年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形勢與任務[J].農產品質量與安全,2013(1):5-9.
[9] 劉錄民.我國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研究[D].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9.
[10] 孫曉燕.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的成因與治理[D].重慶:西南財經大學,2008.
[11] 仲維科,郝戩,樊耀波,等.食品農藥殘留分析進展[J].分析化學,2000(7):904-910.
[12] 陳晨,錢永忠.農藥殘留混合污染聯合效應風險評估研究進展[J].農產品質量與安全,2015(5):49-53.
[13] 解彥平,李麗敏,何燕,等.食品農藥殘留預處理技術[J].河北化工,2010(11):65-67.
[14] 王靜,金芬,邵華,等.國外農產品質量安全快速檢測技術發展[J].農業質量標準,2007(增刊1):52-55.
[15] 任君,毛麗萍.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建設的現狀與發展對策[J].貴州農業科學,2017(7):102-104.
[16] 楊玲,盛松華,溫少輝,等.縣域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現狀及問題分析[J].農產品質量與安全,2015(4):18-21.
作者簡介? ?高利芳(1988—),女,重慶人,碩士,中級農藝師。研究方向:氣相色譜-質譜。
通信作者
收稿日期? ?2020-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