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卡
悅拍影像創始人、悅拍影像首席游學導師、圖蟲簽約攝影師、華蓋簽約攝影師、米拍年度十佳攝影師、華為手機御用攝影師、小米手機樣片攝影師、一加手機樣片攝影師、vivo手機樣片攝影師。
合作的媒體與品牌有:CCTV發現之旅欄目、廈門航空雜志、京東攝影簽約攝影師、中國美術教育研究、富圖寶三腳架合作攝影師、老蛙12(長庚光學)合作攝影師。
他曾經跨過山河大海,只為尋找這絕世美景。他是阿卡,一個風光攝影師,特別的是,他走過的地方大都是山河湖海,因此我們現在看到這些片子都十分震撼,皆為不可多得的風光大片。
Q:旅游世界? A:阿卡
Q1:請問您是怎樣走上攝影之路的?
A:在讀初中的時候,就開始接觸膠片機,但沒當回事兒。直到2011年底入手了單反相機,有一次專門去拍日出之后,我就在風光攝影的路上一發不可收拾。
Q2:從一開始接觸攝影到現在,你的攝影歷程是怎么樣的?
A:大致分為“菜鳥”階段、入門階段和升華階段。
我從小就喜歡拍照,一開始用卡片機拍拍身邊的親人和朋友;買了單反后,開始風光攝影,那時候非常瘋狂,每個周末都會去周邊的地方拍攝。這也預示著我已經進入到攝影的發燒期。這一階段總的來說還是“小白”,僅是“菜鳥”一枚。
經過兩年的拍攝,開始碰到了攝影路上的瓶頸。我通過很多渠道去學習攝影技巧,2014年,一次無意間,在國外的攝影網站上了解到了“灰度蒙蔽”在風光攝影中的重要性,從此就開始進入到另外一個攝影境界了。這一階段算是入門階段。
又經過兩年的攝影后期鍛煉,以及攝影技巧的不斷提高,我就想多出去走走。這一走,就走了4年。我去了世界上的很多地方,一直行走在路上,也因為這個關系,朋友們稱我為“行走在路上的阿卡”。在這一階段里,我習慣了在路上的感覺,也喜歡在路上遇見不同的人、看不同的風景、發現更好的自己。目前,我十分享受這樣的生活,也許會一直持續下去。
Q3:為什么會喜歡風光攝影這個拍攝題材?您認為一張好的風光攝影作品,需要具備哪些特點?
A:剛剛已經提到了,我喜歡在路上的感覺,喜歡在路上的遇見不同的人、看不同的風景。其實除了風光攝影,我也拍一些人文和環境人像。
攝影本來是一個很主觀的東西,也許在你眼里是個好元素,在別人眼里恰恰相反。不過一張好的作品,首先得具備吸引人的能力、讓人停下腳步,想多看它一眼。只有這樣,它獨特的東西才會被人們發現。這種東西可能是獨特的影調和色調,或者是獨特的構圖,再或者就是它是否能引起觀者在視覺上和情感上的共鳴。我覺得一張好的作品,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它要具備讓人想多看一會,能讓人產生共鳴。
Q4:遇到過創作瓶頸嗎?怎么解決的?
A:剛開始玩攝影的前兩年,基本很少接觸攝影后期的領域。以至于在一段時間里讓我產生了一個錯覺,拍得不好是因為器材不夠好,相信這種感覺,很多攝影愛好者都經歷過。那段時間就成了一個“器材黨”。
直到后來,接觸攝影越來越多,我發現很多前期的問題可以在后期搞定。例如照片不夠通透、照片沒有層次感……這些問題,在接觸攝影后期的過程中也發現了很多前期的不足。
攝影的前后期,其實它們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也正是對后期運用的如魚得水,讓我打破了一個大的創作瓶頸。
Q5:您最喜歡、最敬仰的攝影師是誰?對您的攝影生涯有哪些影響嗎?
A:我最喜歡的兩位國外的風光攝影師,分別是來自美國的風光攝影師Marc Adamus(馬克·亞當斯)和荷蘭的Max rive,他們的作品不僅展現了地球上最美麗、最狂野、最震撼的力量——自然,也讓我們觀者能都讀懂每一張作品的來自不易。這對我攝影生涯產生了一些影響。在風光攝影的創作中,我也開始了魔幻和夢幻極致風光風格,在風光攝影的路上也讓我變得更堅強、更有毅力。我想這是他們給我最大的影響。
Q6:在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您覺得攝影人的出路在何方?有什么計劃或者期待嗎?
A:我覺得這對于攝影人來說,也是一個新的機遇。當下流行的直播或者是線上培訓,這或者會是攝影人的出路。這也是我開始嘗試的領域。也希望能夠一直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行走在路上的風光攝影師。